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60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篇
  2篇
中国医学   60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将芩百清肺浓缩丸按中药方剂理论拆方并分组,通过给大鼠灌胃各受试药物组,比较各组黄芩苷药动学参数的变化,阐明芩百组方的合理性及臣药在组方中的重要作用。对大鼠进行分组,分别灌胃君药组(黄芩粗提物,主要为黄芩苷)、与君药组黄芩苷含量相等的臣药组及芩百组(全方组),在28 h内于不同时间点采集大鼠血浆,应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黄芩苷的药时曲线,用3P97实用药动学计算程序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分析得出,芩百全方组大鼠血浆中黄芩苷的Cmax是君药组的4倍,AUC是君药组的6倍;芩百全方组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含量最高,臣药组大鼠血浆中黄芩苷含量不及全方组,但明显高于君药组。通过以上药动学结果得知,芩百能明显增加黄芩苷的Cmax和AUC,芩百中的其他中药成分促进了黄芩苷在体内的吸收,表明芩百复方配伍的合理;臣药对黄芩苷的体内吸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2.
郑琳  孙妍  梁晓亮  田悦  芦珊  宋丹 《四川中医》2020,38(4):162-165
目的:观察中药百合知母汤加味治疗围绝经期抑郁(P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PDD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应用百合知母汤加味,每日1剂,早晚分2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并比较两组血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皮质酮(CORT)、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Kupperma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E2、5-HT、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FSH、LH、ACTH、COR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合知母汤加味可调节性激素分泌、增加5-HT、BDNF表达,降低ACTH、CORT的表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治疗PDD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3.
目的:探讨原发性EB病毒感染患儿黑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通路的表达及与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82例原发性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入院时EB-VCA-Ig M和EB-DNA检测均阳性),按有无肝损伤分为肝功能异常组(52例)与肝功能正常组(30例);同期选取门诊体检EBVIgG阳性(EB-VCA-IgG、EB-NA-IgG)而EB-VCA-IgM阴性的50例健康儿童为既往EBV感染组;门诊体检EBV-IgG和EBV-VCA-Ig M均阴性的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IM2炎症小体(AIM2、ASC和caspase-1)m 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水平。结果:原发性EBV感染患儿外周血AIM2、ASC和caspase-1 mRNA的表达量以及IL-1β和IL-18水平均高于既往EBV感染组、对照组(P<0.05),并且血清EBV-DNA载量与AIM2、ASC和caspase-1 mRNA表达及IL-1β和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12、0.49...  相似文献   
394.
目的:评价针刺防治治疗化疗引起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针刺治疗化疗引起急性和延迟性呕吐的中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和临床对照试验(C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使用软件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和CCT,共纳入1 458例。与对照组比较,针刺能显著降低化疗引起急性呕吐(RR=0.71,95%CI为0.60~0.84,Z=3.93,P<0.000 1)、24~48 h延迟性呕吐(RR=0.61,95%CI为0.52~0.72,Z=5.96,P<0.000 01)、48~72 h延迟性呕吐(RR=0.80,95%CI为0.71~0.89,Z=3.86,P=0.000 1)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针刺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RR=1.07,95%CI为1.03~1.11,Z=3.40,P=0.000 7),24~48 h延迟性呕吐(RR=1.12,95%CI为1.07~1.18,Z=4.97,P<0.000 01)以及48~72 h延迟性呕吐(RR=1.09,95%CI为1.03~1.14,Z=3.30,P=0.001)的疗效比较显著。结论:针刺可降低化疗引起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对化疗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呕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9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以出血、乏力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治疗不离治血、治气、治火。文章基于血气火关系,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进行探讨。通过回顾文献,分析其“从气论治”理论依据;从辨病辨证角度,阐述“从气论治”临证思路及其机制。发现血气火3者关系密切,相互承载转化制约;“从气论治”主要分为气之不及与气之太过,治以益气固表、益气生血、益气摄血、温阳益气、补气祛阴火、行气化瘀及清气降火等;“气”与免疫因素关系密切,“从气论治”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发挥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为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96.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自2002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收录的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Excel建立数据库,统计治疗方法、刺法及其选穴、电针波形与频率的频次。将相关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ics 26.0及SPSS modeler 18.0,进行腧穴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文献253篇,涉及344个针刺处方,132个腧穴,总应用频次3 796次;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主要包括针刺、电针、针灸、穴位注射等;高频应用腧穴分别是下关、合谷、四白、颊车、颧髎、阳白、地仓、攒竹、迎香、太阳;应用频次较高的经脉为手足阳明经及足少阳胆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得到了9组强关联腧穴关联规则和10组高频经脉关联规则以及3个聚类。结论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以局部取穴为主,重视远近配穴,多用手足阳明...  相似文献   
397.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在口腔黏膜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试验组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比较两组学生的成绩并调查学生的认可程度。结果:试验组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且得到了学生的认可。结论:融“思政元素”于口腔黏膜病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98.
枕神经痛(0ccipital neuralgia, ON)是临床常见疾病,以后枕部和侧头部的剧烈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目前ON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机械压迫、悬浮网状结构异常和炎性刺激有关。针灸作为治疗ON的重要方法,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不断增多。本文归纳整理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ON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9.
目的:探索伴随骨髓网状纤维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58例ET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1级)分为增多组(29例)和无增多组(29例),比较2组患者间基线资料、基因突变、血常规、生化、骨髓细胞学、骨髓活检等指标差异,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ET患者伴随轻度骨髓网状纤维增多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无增多组比较,增多组患者的TET2突变频率(30.77%vs 8.33%,P=0.048)、血小板计数(PLT)[(820.93±242.95)×109/L vs (673.93±174.00)×109/L,P=0.01]、乳酸脱氢酶[(285.63±97.60) U/L vs(213.46±45.14) U/L,P=0.02]、造血容量[(62.00±15.75)%vs (53.20±12.82)%,P=0.04]、粒系细胞占比[(63.64±8.61)%vs (57.70±8.80)%,P=0.02]、粒红细胞比[(4.01±2.02) vs (2.88±...  相似文献   
400.
例1, 女, 3月龄, 因"发现血常规异常2 d"就诊, 初诊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 KMT2A-USP2融合基因阳性, 高危组, 应用Interfant-06方案化疗, 化疗3个疗程后微小残留病(MRD)及融合基因持续阳性。例2, 男, 4岁, 因"反复下肢痛、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个月"就诊, 初诊B-ALL, KMT2A-USP2融合基因阳性, 中危组, 应用中国儿童肿瘤协作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20方案化疗, 化疗第19天、第46天MRD及融合基因阳性, 因第46天MRD大于1.00%升为高危组。2例患儿诱导及早期强化治疗后MRD持续阳性, 接受28 d贝林妥欧单抗治疗后, MRD与融合基因均转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