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2篇 |
基础医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87篇 |
内科学 | 30篇 |
特种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22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7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为研究肿瘤的发生与转移,寻找与肿瘤发生及转移相关的新的蛋白质、肿瘤特异性的标志物及肿瘤药物治疗的靶标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蛋白质芯片技术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阐明三氧化二砷的发育毒性,本研究应用Flint等人建立的胚胎肢芽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不同浓度砷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砷对大鼠肢芽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砷对肢芽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D50)分别为0.70mg/L和0.21mg/L;IP50/ID50值为3.3,揭示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分化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根据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判断标准,砷属于强致畸物。实验结果提示砷对大鼠肢芽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可能并非其细胞毒性作用所致,这是砷致畸作用的重要基础之一。此外还初步探讨了大鼠肢芽细胞异常分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疗效.方法 32例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首次缓解并经3个周期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MAC、CEAC等,造血重建后予以大剂量IL-2生物治疗4个疗程,之后每3~4个月予以长间歇化疗1次,共维持2年,常用方案包括TA、MA、HEA 等.结果 32例患者移植后均成功重建造血,无一例移植相关死亡.长间歇维持化疗满2年的12例中,有8例存活;存活中位时间为确诊后1268(953-1926)d,移植后986(725-1742)d,平均生存时间为1475.7 d,3年无病存活率为(66.7±8.1)%;其余维持化疗还未到2年的20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10.0%),其中1例死亡(5.0%),其余18例至今病情稳定.结论 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较高,可作为改善成人ANLL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医学模式已逐渐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 -心理 -医学模式转变 ,对医学生的教育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的医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医学知识 ,同时要掌握一些关于社会、人文、心理、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在现代的医学活动中成为一个称职的、受人尊重的医务工作者 ,才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进行医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以下各方面的知识讲座 ,以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知识和素质水平。1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科技进步与人的发展、科学知识与精神的关系等方面。人文教育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是趋化因子CXC亚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SDF-1不仅与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维持及造血干/祖细胞的回髓定位和植入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各种白血病细胞的移动和功能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重点就SDF-1与急性白血病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E838等5种辐射防护药对放烧复合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比较研究E838、WR-2721茜草、盐酸胱胺和炔雌醇等5种辐射防护药对放射损伤和放烧复合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互间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腹腔注射、灌胃的方法在致伤前/或和致伤后按常用量给药,观察30d存活率,死亡动物平均存活日和保护系数K的差异。结果 (1)致伤前预防给药,5种药物均明显提高了放射损伤和放烧复合伤的存活率,并延长了死亡动物的平均存活日,其中以E838和WR-2721效果最佳;(2)致伤后给药则仅E838和茜草显示了治疗效果;(3)联合用药实验显示所研究的5种配伍用药方式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以WR-2721 E838治效果最好。结论 E838和WR-2721与其它辐射防护药相比具有较理想的辐射防护作用,且E838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两者合理配伍可发挥协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质细胞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阐明基质细胞在造血细胞体外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体外液体培养和各种造血相细胞集落培养技术,进行基质细胞支持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并与单纯细胞因子支持下的细胞扩增进行比较。结果 在照射后细胞层存在的条件下,同时含有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体系,对细胞总数和集落形成细胞数的扩增作用明显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基质细胞对细胞因子作用下的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组合对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细胞因子组合对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方法 采用SCF、IL 3、IL 6、GM CSF、G CSF和EPO等 6种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扩增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 5d后 ,收集培养细胞作体外半固体培养计数各不同阶段祖细胞数 ,并计数细胞总数 ,与未经扩增培养的细胞作比较以判断其扩增情况。结果 有核细胞总数扩增不显著 ,为 (1 .3 60± 0 .1 2 6)倍 ,但造血祖细胞却获得了明显扩增 ,其中CFU E达培养扩增前的 (7.0 4± 1 .2 6)倍 ,BFU E为 (4 .74± 1 .0 4)倍 ,CFU GM和CFU Cs则分别为 (1 .78± 0 .47)和 (1 .74± 0 .48)倍。由此可见 ,在此培养体系中以红系祖细胞的扩增最为显著。结论 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在单纯细胞因子存在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定的扩增其细胞总数和集落形成祖细胞数的能力 ,为进一步作体内实验判断其造血重建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e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患者多器官、多系统受损与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例合并多系统损害的IHE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国内文献报告的9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出现如心脏、肺、神经系统、肝脾、皮肤等多系统受累,以心脏受累病情最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合理治疗、定期随访,积极控制高嗜酸细胞对靶器官的损害,对患者的长期生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形态学差异及造血重建情况。方法在235名实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单体型相合120名,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联合骨髓移植;115名全相合的患者,采用单纯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出层流室+30 d行骨髓穿刺抽吸涂片观察骨髓形态学差异,并观察造血重建情况。结果 235名患者均成功重建造血。全相合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4.7 d(12~26 d)及20.6 d(13~32 d);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白细胞及血小板重建的时间分别12 d(10~21 d)及18 d(15~30 d);2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骨髓全部完全缓解。在骨髓增生程度、粒红比例和细胞形态等方面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体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全相合移植造血重建早,移植后骨髓形态学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