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早产儿低钙血症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艳  姚明珠  陆国强  郭佳林 《山东医药》2007,47(31):106-106
为探讨早产儿低钙血症的临床相关因素,我们对本院新生儿科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38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2.
厌氧菌大量存在于正常人体各腔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和阴道等处,和需氧菌共同构成这些器官的正常菌群,且占优势。但厌氧菌也在很多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一部份是单独感染,而大部分是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大量的研究发现,多数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致病菌为厌氧菌,当这些病原感染母亲后可引起宫内感染或在分娩时直接污染新生儿。婴儿室和NICU常规的操作有时亦可能促进感染的获得。一、新生儿厌氧菌的寄居分娩时新生儿经过产道,接触到母亲产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近足月儿发生的原因及常见并发症,以提高近足月儿的救治及减少伤残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的近足月儿资料。结果:胎膜早破和双胎为近足月儿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以湿肺、吸入性肺炎、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为主。结论:防止胎膜早破是预防近足月儿出生的关键,而密切观察近足月儿并发症的出现,及时处理,对减少伤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4--2008年在本院出生的165例先心病患儿和同期出生的202例健康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了解先心病的类型,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室间隔缺损87例,占52.7%,房间隔缺损17例,占10.3%,各类复杂先心痛共占29.7%,以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最多见,其次为法洛四联症.孕早期感冒服药、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高龄产妇(>35岁)、曾接触杀虫剂或类似药、母亲孕前或孕早期饮酒史、主被动吸烟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早期接触室内装修物及油漆、先兆流产并服药及病毒感染均是先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产前产后诊断水平.以早期防治先心病.  相似文献   
35.
1990年9月,本院1例精神病病人在服药治疗期间,突然发生喉梗阻窒息,经积极抢救,避免了死亡,现将该病例的病情、治疗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一、病例介绍病人男,20岁,1990年8月因精神分裂症入院。入院后每日口服氯丙嗪200~500mg。30日后,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早产儿窒息发生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早产儿窒息的临床资料,比较早产儿窒息与足月儿窒息发生率,分析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窒息发生率,总结窒息复苏中注意事项.结果:早产儿窒息发生率较足月儿高(P<0.01);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窒息发生率越高(P<0.01) ,90例窒息早产儿复苏均获成功,无气胸和颅内出血发生;仅1例出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合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结论:由于解剖和生理学特点以及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作用,早产儿发生窒息概率较足月儿大,且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窒息发生率越高.对早产儿实施窒息复苏的同时要避免对早产儿造成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不同组成成分的配方粉对胎龄〈34周和(或)出生体重〈2000g的住院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对早产儿的喂养提出建议。方法受试对象为上海市3家医院住院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分为两组,分别应用Ⅰ号(早产Ⅰ组)和Ⅱ号(早产Ⅱ组)配方粉进行喂养。研究采用严格的盲法,试验设计者不参与试验实施,数据整理者为独立的第3方人员,参与试验的医生和患儿家长对两种配方粉的具体组成成分均不知情。Ⅰ号为适于早产儿的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Ⅱ号为足月儿或胎龄〉34周早产儿的优博标准婴儿配粉。结果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早产Ⅰ组117例,早产Ⅱ组106例进入分析。早产Ⅰ组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均显著快于早产Ⅱ组。试验期间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2.6g·kg^-1·d^-1和10.6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86cm和0.80cm(P〈0.05),身长每周增长分别为0.73cm和0.67cm(P〈0.05);按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后计算,早产Ⅰ组和早产Ⅱ组的平均体重增加速度分别为16.2g·kg^-1·d^-1和14.1g·kg^-1·d^-1(P〈0.001),头围每周增长分别为0.96cm和0.87cm(P〈0.05),身长增长分别为1.08cm和0.99cm(P〈0.05)。早产Ⅰ组的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57.3%)低于早产Ⅱ组(72.5%)(P〈0.05)。结论在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中,应用优博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配方粉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明显优于优博标准婴儿配方粉,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的生长速度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宫内生长速度,也可明显降低EUG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28 ~ 36周正常早产儿出生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特征,为早产儿临床脑功能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共纳入胎龄28~ 36周早产儿135例,采用国产数字化振幅整合脑功能监护仪(CFM3000,样机)分别于生后3d内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4h。分析正常28~36周早产儿aEEG背景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周期性)、电压和带宽。结果 连续性电压由28周的30%增加至36周时的85.7%(x2=28.2,P=0.026)。睡眠-觉醒周期出现率由28周的10%增加至36周时的100%( x2=192.4,P<0.01)。窄带下界电压由28周的(6.8±1.7) μV升至35~36周的9.7~10.1 μV(F=11.4,P<0.01)。窄带带宽由28周的(21.3 ±8.3)μV降至36周的(14.9±7.5) μV(F =8.731,P=0.000)。aEEG连续性、周期性、窄带带宽和总评分与胎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81、0.55和0.78,P均<0.05,窄带下界电压(μV)与胎龄的相关系数为0.38,P< 0.05。结论出生时胎龄越大,aEEG越成熟,表现为aEEG图形的连续性、睡眠-觉醒周期渐趋明显,窄带下界电压逐渐升高,带宽变窄。  相似文献   
39.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481例构成和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10年中新生儿畸形在发生率和组成结构中的变化,并探讨可能与畸形发生相关的多种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新生儿畸形的现状,从而寻求有效降低新生儿畸形的方法.方法 选择10年内发生的所有新生儿畸形病例,对历年孕妇产前检查率、胎儿畸形构成状况、孕妇多种相关暴露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 孕妇按时作产前检查对降低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率和降低畸形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意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占所有畸形之首,神经系统畸形的发生率则明显下降.育龄妇女患性病、孕期感染等致畸因素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结论 孕妇产前检查,特别是应用B超和染色体检测进行筛查;减少母亲性病及孕期感染的发生对防范新生儿畸形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0年2~3月份上海国际妇婴保健院婴儿室发生呼吸道感染暴发,大多数患儿确诊为肺炎,部分患儿经血清学检查证实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就此次因医院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作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特提出以下讨论。 1.本次病儿发病集中在同一产婴室,产妇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而蔓延到多数新生儿受累,RSVIgM检测,阳性率高,为受检人数的61%。所以我们认为本次为RSV病毒感染, 2.RSV病毒感染的发病季节较局限于冬未春初发病率高,并易在新生儿室发生医院感染。本次发病均集中在2~3月份,4月份未出现新的感染患者。 3.对于RSV感染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症状不一,本组病儿有的仅有鼻塞,轻咳或低热等症状而无肺部体征,但多数引起肺炎,症状表现较轻,少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