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Fontan术,即引导体静脉血直接进入肺动脉,降低单一心室的容量负荷,提高体循环氧合浓度的多种术式的总称,该手术经多次改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只有一个功能心室而无法进行双心室修补的多种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婴儿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外科治疗的病例选择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中度低温(鼻咽温度24-26℃)标准体外循环下心内矫治术及室温(20℃)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矫治术治疗婴儿期先心病194例。结果:手术总治愈率92.3%(179/194),手术病死率7.7%(15/194),其中体外循环下心内矫治手术病死率7.1%(12/168),非体外循环下心外矫治手术病死率11.5%(3/26);一期根治性手术191例,姑息手术3例。结论:新生儿期及婴儿期的危重先心病病死率高,应及早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治愈率高,手术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23.
夏园生  杨盛春  李维光  刘威  梁建华 《广东医学》2004,25(11):1287-1288
目的 总结 6个月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 (VSD)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 72例手术治疗的 6个月以下婴儿VSD的病历和随访资料。结果  72例 6个月以下患儿全麻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 ,无手术死亡和远期死亡 ,大部分病例痊愈出院 ;随访症状消失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有症状的 6个月以下婴儿VSD的修补术有良好效果 ,有严重心衰、呼吸衰竭的患儿更要及时手术 ;精细手术技巧、完善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恰当的手术前后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5例患儿均根据病史,体查,血培养及超声心动图确诊。内科保守治疗最短2周,最长3周,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二尖瓣替换2例,室缺修补+三尖瓣替换1例,室缺修补+三尖瓣成形1例,室缺修补+三尖瓣+肺动脉瓣成形1例,其中植入机械瓣2例,生物瓣1例,结果:4例痊愈,1例三度房传导阻滞,5例患儿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合并室缺,血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或巨大赘生物者应进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Ross-Konno手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共12例患儿因主动脉瓣及瓣下狭窄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4例,接受手术时中位年龄4岁(11个月~12岁)。Ross-Konno手术11例,单纯Ross手术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8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狭窄合并关闭不全2例。合并主动脉二瓣化畸形6例,瓣下流出道显著狭窄4例,合并二尖瓣病变4例,合并弓部病变3例。手术采用自体肺动脉带瓣管道移植于主动脉瓣位,同期采用Konno法扩大左室流出道。采用牛颈静脉或带瓣Gore-tex人工血管重建右室流出道,并同期矫治心内合并畸形。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定期进行随访评估。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中位随访时间5.5(1~12)个月,1例患儿残余左室流出道中度狭窄,其余患儿无显著左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或复发梗阻,无新主动脉瓣显著反流。1例患儿肺动脉带瓣管道主干中度狭窄,余重建右室流出道血流通畅,无明显瓣膜反流及赘生物形成。结论对于不适合瓣膜成形或置换术的儿童主动脉瓣膜病变,Ross-Konno手术早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总结79例小儿先天性漏斗胸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9月~2004年12月间手术治疗先天性漏斗胸79例,男64例,女15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4岁.体重15~32 kg.有不同程度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35例;有活动后气促13例;心电图T波改变或心肌劳损39例;X线胸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左移18例.肺功能检查有限制型通气障碍24例;二尖瓣脱垂1例;漏斗胸指数(FI)>0.3有30例;FI为0.2~0.3有47例;FI<0.2有2例;Heller指数(CT)>3.2有1例.结果全组患儿漏斗胸的矫治均采用改良胸骨上举术方法.早期并发症:肺不张2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2例,伤口感染并形成溃疡1例;晚期并发症:第2、3肋软骨前凸畸形1例.72例术后随访1~5年,复查所见胸廓塑型满意,胸壁强度理想,无反复呼吸道感染,运动后气促消失,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同,无一复发.全组术后住院7~15天(平均9天).结论小儿中、重度的先天性漏斗胸应选择手术治疗;手术年龄掌握在年龄3~5岁为宜,改良胸骨上举术近远期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可作为首选术式;术中需注意保护肋骨肋软骨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27.
杨盛春  刘威  夏园生  梁建华 《新医学》2007,38(11):718-720
目的:探讨婴儿肺切除手术的病因、手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分析24例婴儿肺切除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中先天性肺囊肿10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4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3例、肺隔离症1例,肺部感染合并脓胸6例。根据患儿情况行患侧肺叶、肺楔型或肺段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脓胸纤维板剥离术。24例患儿术程均顺利。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气胸、肺出血各1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先天性肺囊肿于术后3日死于肺功能不全;其余20例术后恢复良好。生存的23例于术后8~15日出院。20例获得随访2个月~11年,除1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出现轻度气促外,其他病例无明显异常。结论:婴儿肺切除手术主要的病因为先天性疾病与严重肺部感染,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肺切除手术的方式,并重视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得当手术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28.
目的:提高婴幼儿期房室隔缺损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科婴幼儿房室隔缺损16例的外科治疗,16例房室隔缺损患儿的外科治疗情况:部分性房室隔缺损(PAVSD)10例,6个月至3岁,体重平均(7.2±1.5)kg。完全性房室隔缺损(AVSD)6例,年龄92d至2.8岁,体重平均(7.23±3.1)kg,均在低温(26~32℃)中度血液稀释(20.0%~25.0%)体外循环下进行。PASD10例用心包补片修补原发孔房缺同时修补二三尖瓣裂缺。AVSD6例双片法修补,先室间隔缺损修补后再作二尖瓣膜或瓣环成形,瓣膜成形后再用蝶形心包作原发孔房缺关闭。结果:PAVSD组1例手术死亡,病死率6.25%,其余病例康复出院,心功能Ⅰ~Ⅱ级。结论:婴幼儿期房室隔缺损的外科治疗条件成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9.
目的 讨论先天性血管环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先天性血管环患儿(占同期手术患儿的1.04%)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手术年龄24d至6岁,平均10.7个月.包括肺动脉吊带26例,双主动脉弓10例,右位主动脉弓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3例,肺动脉吊带合并右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2例,肺动脉吊带合并左位主动脉弓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1例.38例患儿合并其他的心血管畸形.36例患儿行螺旋CT检查气道重建,23例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除2例气道未见异常外其余患儿均存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或软化.所有患儿均行手术矫治先天性血管环,根据情况同期行心内畸形矫治手术;1例同期行气管狭窄切除并Slide成形术,1例在术后行气管内支架植入术.结果 3例患儿院内死亡(7.1%),死亡原因均为术后反复发生气管内肉芽肿形成;其余39例均顺利出院.存活患儿总体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4 h(22 h)[M(QR)],心脏ICU停留时间5d(8 d),住院时间19 d(9 d).肺动脉吊带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心脏ICU术后停留时间均长于双主动脉弓患儿[23 h(123 h)比9 h(9 h),7 d(13 d)比4 d(2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双主动脉弓患儿[23 d(9 d)比16 d(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157,P=0.006).结论 先天性血管环早期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近期效果良好.合并的气管软化和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0.
风心病合并房颤占风心病患者的70%,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仍有房颤存在,影响其生活质量。1996年4月至1997年12月我们对6例风心病并房现行改良Cox-maze手术,效果较好。本文就其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基础理论予以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