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肾功能亢进患者万古霉素个体化用药中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原因。方法 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使用万古霉素且发生急性肾损伤的3个病例进行药学监护,分析使用群体药动学软件预测万古霉素谷浓度准确性差的原因,寻找发生万古霉素急性肾损伤的原因。结果 在查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均获得较好的控制与转归。结论 肾功能亢进患者出现万古霉素相关性肾损害主要为联用肾毒性药物、肾脏灌注不足,临床用药中需加强用药监护,提高万古霉素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由FGG基因突变所致肝纤维蛋白原贮积症(HFSD)临床特征,报道一汉族家系基因突变类型、治疗情况,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集2019-08-19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1例FGG基因突变所致HFSD患儿,分析其肝脏穿刺活检、高精度临床外显子检测分析,以及家系资料。结果患儿肝活检术前常规检查发现纤维蛋白原显著降低;肝活检免疫荧光纤维蛋白原染色阳性,磷钨酸-苏木素显示弥漫肝细胞内大量蓝染颗粒样及球性物质,电镜提示肝细胞肿胀,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其内充满致密并呈指纹样排列的管状物质。对患儿外周血DNA进行临床医学外显4000致病基因检验和分析,采父母血进行一代验证。检测到FGG基因杂合变异c.1201C>T(p.R401W),验证表明这个变异遗传自父亲。查患儿父亲、母亲、祖母、姑母肝功能、肝脏彩超、凝血功能等,患儿父亲、姑母也存在纤维蛋白原降低情况。结论鉴定出我国汉族1例FGG基因杂合变异c.1201C>T(p.R401W)家系,扩大了HFSD的流行病学数据,进一步验证了HFSD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且临床表型轻重不等。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转氨酶升高患儿,医务人员应该考虑该病可能,进行肝活检及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卡马西平治疗或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估小剂量阿加曲班与枸橼酸钠在高出血风险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中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125例患者分为枸橼酸钠组(n=53)和阿加曲班组(n=72)。比较2组CRRT滤器寿命、凝血功能指标、滤器及管路凝血事件、血栓事件、出血事件、CRRT参数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阿加曲班组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枸橼酸钠组相比均有延长(P<0.05)。2组的凝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枸橼酸钠组的静脉壶无凝血比例高于阿加曲班组(P<0.05),滤器寿命也更长(P<0.05)。枸橼酸钠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阿加曲班组(P=0.001)。2组发生滤器凝血事件的血流量和超滤率均低于未发生滤器凝血事件的血流量和超滤率(P<0.05)。结论 枸橼酸钠在CRRT中的抗凝效果更具优势,但阿加曲班安全性更好,对于低血流量和低超滤率的CRRT宜增加阿加曲班抗凝剂量。  相似文献   
54.
为探讨替考拉宁在肾衰竭患者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下的清除情况,优化替考拉宁首剂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临床药师通过2例CRRT患者替考拉宁治疗药物监测(TDM)协助医师制定和优化替考拉宁的给药剂量.同时测定替考拉宁在CRRT上机时和下机时的血药浓度、滤出液浓度和尿液浓度,计算该药物的滤过系数和清除比率,为不同CRRT...  相似文献   
55.
陈燕妮  王俐  陆澄  刘小丰  唐莲  丁选胜 《中国药房》2011,(18):1659-1661
目的:促进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的合理应用。方法:依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及规范(2008年版)》建立评价标准,采用药物利用评估法评价某院2007-2009年128例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的应用情况。结果:12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4例(34.4%)用药与评价标准不符,属于不合理用药。其中有16例(12.5%)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未采用内分泌药治疗;有7例(5.5%)绝经前或围绝经期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应用第3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有22例(17.2%)更换过内分泌治疗药。结论:该院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治疗指南的学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急性感染患儿病情严重度与凝血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 将收住人ICU的88例急性感染患儿进行危重病例评分后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所有患儿检测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分析比较三组患儿主要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 危重组PT、APlT较非危重组延长,极危重组PT、APTT延长更明显(P<0.01).极危重组PLT较非危重组低,而危重组PLT较非危重组高(P<0.01).结论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例评分与凝血功能紊乱密切相关,随着病情加重,凝血功能紊乱更明显.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研究万古霉素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及血药谷浓度达标情况,评价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建立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新生儿科2011年7月-2014年8月使用万古霉素的病史材料,对其感染部位、病原学检查、疗程、疗效、合并用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入选71例患儿,90.14%为多部位混合感染,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并血流感染(43.66%);病原学送检率100%,首次培养阳性率80.28%,以葡萄球菌属为主(87.67%);万古霉素首次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10~20 mg·L-1)率28.17%,未达标患者中有43.14%进行剂量调整,调整后达标率50%;万古霉素总临床有效率为90.14%,血药谷浓度未达标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2.25%,达标组有效率为47.62%;首次经验性用药未进行剂量调整组万古霉素疗程为(13.41±4.41)d,经验性剂量调整组为(18.73±9.52)d(P=0.00188)。结论: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疗效确切,但经验性用药后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未达标者临床疗效差,经验性多次调整万古霉素用法显著延长患儿治疗时间,因此有必要建立新生儿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模型以实现个体化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水平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ICH)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收入或转入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的121例IC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26例)和无肝硬化组(95例),对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25(OH) D、肝功能指标(TBil、DBil、总蛋白、Alb、ALT、AST、GGT、ALP、总胆汁酸、PT)、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以及与维生素D代谢有关的指标(Ca、P)等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肝硬化发生有关的因素。结果 ICH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88. 43%(107/121),肝硬化患儿中维生素D缺乏者占100%(26/26);与无肝硬化组比较,肝硬化组血清25(OH) D(Z=3. 029,P=0. 002)、Alb水平明显降低(t=2. 294,P=0. 024),DBil(Z=3. 032,P=0. 002)、AST(Z=2. 026,P=0. 043)、GGT(Z=3. 439,P=0. 001)、HA(Z=3. 143,P=0. 002)、CⅣ(Z=2. 247,P=0. 025)水平明显升高,其他各指标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与ICH患儿发生肝硬化有关的因素包括25(OH) D[比值比(OR)=0. 865,95%可信区间(95%CI):0. 755~0. 922,P=0. 038]、GGT(OR=1. 002,95%CI:1. 000~1. 004,P=0. 039)和HA(OR=1. 004,95%CI:1. 000~1. 008,P=0. 034)。结论血清25(OH) D对于预测ICH患儿肝细胞受损严重程度及早期肝硬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9.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四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诊治经过,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防治提供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9年11月成功救治的4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儿均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中疗程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及乌斯他丁抑制炎症反应,静脉丙种球蛋白增加机体抵抗力,呼吸机辅助通气和保持气道通畅,超微剂量肝素抗凝及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改善微循环,使用抗生素防治继发感染,保护脏器功能及营养支持治疗.上机后1周内均成功撤离呼吸机,且体温恢复正常,肺部湿哕音完全吸收,基础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均痊愈出院.结论 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尤其是合并有基础疾病时病情进展快,可迅速出现呼吸功能衰竭,甚至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质量,建立具有寄主针对性的桑寄生药材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MG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测定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以16批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药材为样品(桑树寄主、柳树寄主、茶树寄主、枫香树寄主的桑寄生各4批),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生成HPLC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再通过与对照品比对进行色谱峰的指认。采用IBM 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从建立的共有特征图谱中标定出了11个共有峰,并指认了8、10、11号峰分别为芦丁、槲皮苷和槲皮素;16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在化学成分种类上基本一致(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03%~0.40%),但同一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各共有峰相对峰面积的RSD为27.00%~64.20%)。聚类分析将16批不同寄主来源的桑寄生分成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提示,槲皮苷、槲皮素和芦丁对桑寄生品质有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