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0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 3~ 59岁 ,平均4 7.4岁 ;病程分别为 4个月、1年、2年半、3年及 2 0年。发病前均无明显发热或感染病史。 1例为垂体瘤切除术后 2年半发病 ,另 1例有慢性鼻窦炎病史 ,其余 3例均无相关既往史。临床表现为头痛 4例 ,视力和 (或 )视野改变 2例 ,出现内分泌功能改变 3例 ,1例有杵状指。内分泌学检查 1例有血泌乳素 ( PRL)升高。 4例行头颅 CT检查 ,2例鞍区未见异常 ,1例示低密度肿块影 ,1例示增强后明显的结节。 5例均行头颅MRI检查 ,3例示 T1低信号 ,T2 高信号 ,病灶边缘有 T1、T2均呈等信号的包膜 …  相似文献   
42.
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体会,对其指征、操作要点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初步探讨。方法:24例宽颈后交通动脉瘤,植入球囊膨胀型网孔冠脉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内行GDC填塞。结果:完全填塞19例,90%以上填塞3例,60%-70%填塞2例,载瘤动脉通畅,平均随访6.8个月,所有患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是治疗宽颈后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43.
笔者用电针、耳穴贴压治疗了80例失眠症患者,其中治愈52例,占65.0%;好转26例,占32.5%;无效2例,占2.3%.总有效率为97.5%.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分析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治疗。方法Hunt-HessⅠ~Ⅲ级并在发病后72h内进行GDC栓塞治疗的动脉瘤病人86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并有TCD和/或脑血管造影的证据。结果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17例(19.8%),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平均随访13个月,17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中恢复良好12例,中度致残4例,重度致残1例。结论GDC栓塞治疗动脉瘤后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常规手术治疗;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能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5.
颅内宽颈动脉瘤治疗非常棘手 ,特别是颈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常规的血管内治疗极为困难。笔者成功应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uglielmidetachablecoils,GDCs)治愈 1例该部位宽颈动脉瘤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 ,43岁 ,因突发头痛、呕吐 10h入院。入院时血压 13 5 /90mmHg(1mmHg=0 13 3kPa) ,神经系统检查 :意识清楚 ,言语流利 ,反应正常 ,查体配合。瞳孔等大 ,光反射灵敏 ,颈轻度抵抗 ,感觉运动系统正常。入院后给予卧床、通便、镇静、吸氧及止血等治疗 ,尼莫地平微泵维持静脉滴注 ,…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早期血脑屏障通透性(BBBP)、磷脂酶A2(PLA2)与脑水肿的改变及其相关关系;以及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治疗的影响。方法:应用鼠脑液压伤模型,观测伤后不同时间伊文氏蓝在伤侧脑组织内吸光度变化、PLA2和脑含水量改变;并观测经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后上述指标的改变。结果:液压伤后1小时伤侧脑组织伊文氏蓝吸光度开始升高,伤后6小时至峰值,随后逐渐降低,伤后12小时~72小时仍维持在高于对照组1倍以上的水平;PLA2于液压伤后1小时发生改变,12小时~24小时达峰值,48小时~72小时仍高于对照组;脑含水量在伤后24小时~72小时呈阶梯状升高;创伤早期BBBP的改变程度较PLA2和脑含水量明显;BBBP与PLA2和脑含水量均呈正相关。结论:①创伤早期BBBP增加是由脑血管功能紊乱和机械物理损伤所致,也是PLA2升高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形成的诱因;②创伤后24小时~72小时PLA2的升高,导致细胞毒性脑水肿,促使血脑屏障结构破坏,BBBP增加,脑继发性损伤加重,3者间呈互相增强作用;③早期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治疗对抑制PLA2的活性、降低BBBP和减轻脑水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7.
周晓平 《实用医学杂志》1998,14(10):776-776
内关穴出自《灵枢·经脉》,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该穴具有取穴方便,疗效迅速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1定位与操作内关穴见于《灵枢·经脉》:"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广注:大陵后二寸,正对外关。"《针灸学》:"位于腕横纹上二寸,挠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临床一般均循此取穴。从局部解剖学上看,内关穴经指浅深屈肌,达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分布有前臂内侧、前臂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针刺该…  相似文献   
48.
随着现代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监护系统的技术也有很大提高,而普通病房的医疗方式和仪器设备己不能适应重症病人的医疗要求。因此,许多医院根据原有的医疗技术特点和拥有监护系统等条件,设立了不同专科的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相似文献   
49.
王言  张斌  于涛  周晓平 《山东医药》2010,50(42):44-45
目的观察survivin和liv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SACC及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survivin和livin。结果 SACC组织中survivin、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29/42)、59.5%(25/42),正常涎腺组织均为阴性,两者相比,P均〈0.05;SACC中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 SACC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上调,与SACC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