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2篇 |
神经病学 | 204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152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药学 | 8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5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林富禄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24):2243-2245
正确诊断脑肿瘤才能更好地对其处理和治疗。^1H MRS是获得肿瘤生化信息的非侵袭技术,其对传统的影像学技术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对于非肿瘤性病灶和不易手术切除而需放疗或化疗的肿瘤性病灶,无创伤并准确判断病灶性质的方法可取代不必要的活检。本文综述了^1H MRS在脑肿瘤分类和分级中的应用,观察肿瘤的治疗反应和肿瘤进展情况,是决定肿瘤治疗计划的重要分子影像学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帕金森病手术大多应用MRI和CT扫描、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技术从细胞水平进行电生理定位,使靶点定位准确性、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提高.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瘤体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基因治疗小鼠胶质母细胞瘤及其免疫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瘤体直接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G422皮下荷瘤的治疗作用,对体内基因转染效率及治疗的免疫机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将LacZ,IL-2重组腺病毒直接注射到皮下接种的G422胶质母细胞瘤瘤体,X-gal染色检测基因转染的效率,观察肿瘤的大小和荷瘤小鼠的存活期,采用4h^51Cr释放法检测荷瘤小鼠脾细胞诱导的NK、LAK、CTL的杀伤活性,对治疗后的肿瘤进行常规病理分析。结果:采用瘤体注射腺病毒具有较高的体内基因转染效率,瘤体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皮下建立的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肿瘤的生长受抑制,荷瘤小鼠的存活期显延长,但没有长期存活小鼠。IL-2基因治疗组小鼠脾细胞的LAK、CTL杀伤活性显增强,肿瘤局部出现更多的坏死和炎性浸润细胞。结论:采用瘤体直接注射IL-2重组腺病毒对胶质母细胞瘤皮下荷瘤有治疗,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宿主的局部和全身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总结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效果。方法:自1999年4月至2001年2月采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350例。其中行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278例,丘脑腹中间核(Vim)毁损术35例,行同期同侧PVP和Vim毁损术15例,行同期双侧PVP11例,分期双侧PVP8例,分期一侧PVP、另一侧Vim毁损术3例。对手术前后的“关”状态和“开”状态进行日常生活量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并进行门诊随访或家访。结果: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关”状态提高29.8%,“开”状态提高25.9%。UPDRS评分在“关”、“开”状态下,总的症状改善率分别为57.3%和33.4%,其中精神行为情绪改善率为50.8%和28.9%,日常活动改善率为59.1%和35.9%,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8.2%和34.7%。结:PVP地大多数症状均有效,但对震颤的效果不如Vim毁损术;对震颤明显、无明显僵直的患可选择Vim毁损术;对震颤僵直型患可行同期双侧PVP或同期PVP加Vim毁损术。 相似文献
15.
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方法:对88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在超早期行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术后,实施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通过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血管造影、ECT判断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11例出现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平均随访11个月,恢复良好10例,中度致残1例。无引流相关并发症。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可以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引流血管收缩物质,预防血管痉挛的发生及缓解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16.
弥漫性轴索损伤在重型脑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15例闭合性脑损伤尸检中,病理诊断弥漫性轴索损伤(DAI)5例。根据病理研究结果和文献报道,分析了530例急性脑外伤病人脑CT表现,发现DAI61例。其CT表现为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或小脑有一个或多个直径≤2cm的出血灶,脑室内出血及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本文把DAI分为高颅压型和非高颅压型,后者又分的脑干损伤型和局灶性损伤型。这种分型对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意义。DAI预后较差,是目前脑外伤病人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对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含TIM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体外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U87,用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通过细胞生长实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U87转染前后细胞增殖、周期与凋亡的变化.结果转染AdTIMP-2病毒后的U87细胞TIMP-2蛋白表达上调,转染后对U87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出现明显的G0 -G1 期阻滞,但无明显的细胞凋亡峰出现.结论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TIMP-2基因在体外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87 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胶质瘤治疗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CAM)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4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NCAMmRNA及MMP-2、9蛋白的表达。结果 星形细胞瘤Ⅰ、Ⅱ级中NCAM-140mRNA,MMP-2、9蛋白的表达阳性数为16/17,12/17,5/17,病理指数为 29.08±12.31,19.63±11.37,13.32±11.53,Ⅲ、Ⅳ级中表达阳性数为11/23,22/23,17/23,病理指数为15.02±10.41,34.52±7.65,30.29±16.88,人脑星形细胞瘤高级别(Ⅲ、Ⅳ级)与低级别(Ⅰ、Ⅱ级)差异显著。MMP-2蛋白与NCAMmRNA两者有显著负相关性。结论NCAMmRNA及MMP-2、9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恶性程度有关。NCAM和MMP对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与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是一种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性巨淋巴结病,只有颅内原发病灶而无全身淋巴结病的病例较为罕见,我科近期收治一例RDD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效果明显、手术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DBS在PD手术中除合理选择颅内靶点外,手术后的DBS程控调节是治疗PD的重要环节,其临床疗效与术后程控调节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外相继开展该项技术。近10年来国外已作DBS手术2万例次,国内自1998年以来已有10多家医院开展DBS手术,共作200多例。现将脑深部电刺激治疗PD现状及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