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06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红霞  吴慧 《全科护理》2015,(8):754-755
[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心内科实习护生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3年10月进入心内科实习护生107人设为对照组,2013年11月—2014年2月进入心内科的实习护生105人设为试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方法,试验组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技能操作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心内科实习护生规范化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对成人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不同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密度以及不同位点间骨皮质密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成人患者螺旋 CT 图像60例(男28例,女32例)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下颌平面角( FH-MP) 的大小分为低角、均角、高角3组,分别测量上颌左侧颧牙槽嵴区不同层面基准线上方13、15、17 mm处的骨皮质密度,采用 SPS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颧牙槽嵴区骨密度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垂直骨面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低角组[(1331.65±185.70) HU]的骨密度最高,高角组[(1245.62±207.63) HU]最低;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组的不同位点之间骨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骨密度的集中区域是,高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层面,均角组位于近、远中颊根之间,低角组位于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层面。结论 成人不同垂直骨面型间颧牙槽嵴区骨皮质的密度以及位点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成人选择微种植支抗钉的适宜部位,保证正畸治疗中支抗钉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在骨骼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DR)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人体等效体模进行头颅、脊柱、骨盆、四肢等部位的DR检查,其中头颅、脊柱、骨盆等厚部位应用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系统为AEC组,四肢、关节等不使用AEC的薄部位检查为非AEC组。选择无附加滤过、0.1 mm、0.2 mm、0.3 mm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进行曝光。比较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检查的表面入射剂量值、图像质量评分值以及管电流量值。 结果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表面入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1 mm、0.2 mm、0.3 mm铜附加滤过时,0.1 mm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管电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和管电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管电流量小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铜附加滤过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骨骼系统DR的检查剂量,实现骨骼系统DR的低剂量检查。  相似文献   
34.
吴慧  朱广君  卢晓 《山东医药》2012,52(41):77-7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老年下肢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采用0.75%罗哌卡因1.5 mL单腿腰麻,通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注药2 min后出现麻醉平面,患侧感觉肢体疼痛消失,30 min后麻醉平面固定,麻醉平面不超过T9;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手术1 h、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发生;术后无头痛、栓塞、肺部感染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单腿腰麻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和学龄期(~16岁),并在不同年龄组内按室性期前收缩来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来源期前收缩组之间HRV与DC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的DC和HRV时域分析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HF、DC、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LF、HF、LF/HF、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HF、LF/HF、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的降低为主;起源于优势心室(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以右心室占优势,学龄期患儿左心室为优势心室)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加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靶向组和常规组,各35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2、4个周期后的疗效,采集肿瘤组织并检测PI3K/AKT通路、MAPK/ERK通路、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1)近期疗效:化疗后2、4个周期时,靶向组患者的CR、PR、SD例数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PD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2)信号通路分子的表达量:靶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PI3K、AKT、MAPK、ERK1、ERK2、JAK2、STAT3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3)信号通路下游分子的表达量:靶向组患者肿瘤组织中FasL、Bim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Bcl-2、Survivin、VEGF、HIF-1α、EPO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常规化疗方案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近期疗效,抑制PI3K/AKT通路、MAPK/ERK通路、JAK2/STAT3通路的激活情况,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更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实施疫情期间创伤患者急诊救治管理,包括改造急诊外科区域、组建疫情防控管理团队、实施基于临床需求的知识培训、改进创伤急诊救治流程、实施患者的安全转运、落实医护人员防护等措施。结果截至2020年3月31日,我院接诊创伤患者644例,其中严重创伤45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8例,未发生医护人员及患者医院感染。结论重视并科学应对疫情,积极完善制度与流程,狠抓防控措施落实,可确保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同时有效防范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9.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处理颅脑手术后难愈性伤口的经验。方法在医护协作下使用新型敷料对11例颅脑术后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11例伤口中8例痊愈;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治疗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缓慢,医生二期缝合后伤口痊愈;1例发现脑脊液漏中止换药行手术清创及修补术并抗感染治疗痊愈。结论合理使用新型敷料、加强医护配合可有效地促进头部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中用生白术或熟白术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湿困脾阻模型。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白术茯苓汤(生,8 g/kg)组、白术茯苓汤(熟,8 g/kg)组、平胃散(8 g/kg)组。测量大鼠体质量、腹围、腿围、平均进食量、饮水量,检测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神经降压素(NT)、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减少,腹围、腿围增加,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减弱,SP含量减少,NT、VIP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白术茯苓汤(生)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腹围减少,平均进食量、平均饮水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Na+-K+-ATP酶活性增强,NT、VIP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对湿困脾阻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较熟白术之白术茯苓汤为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同时调节Na+-K+-ATP酶、NT及胃肠激素(SP、VI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湿困脾阻的目的,白术茯苓汤中的生白术不可用熟白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