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搏动信号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反映内皮细胞活性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6/2005-03在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生物材料研究室和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将取自剖宫产产妇自愿捐献的无菌脐带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传代,传4代后分为两组:①搏动培养组:先静放6~8h待细胞贴壁后,用自行设计的细胞搏动培养装置,进行搏动培养。搏动参数:搏动频率150次/min,搏出量0.3mL/次,搏动产生的压力30/9mmHg(1mmHg=0.133kPa)。②静态培养组:不进行搏动,其余条件同搏动培养组。每组每个时间点5个样本。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别在第1,2,4,6,9,12,15,18天检测两组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水平(相对吸光度值)。结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①培养第1,4天,静态培养组明显高于搏动培养组(1.0±0.55比1.10±0.35;1.17±0.23比1.42±0.44,P<0.05)。②培养第2天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1.16±0.18比1.25±0.35,P>0.05)。③培养第6,9,12,15,18天,搏动培养组明显高于静态培养组(1.52±0.14比1.27±0.30;1.60±0.19比1.16±0.33;1.68±0.44比0.99±0.31;1.7±0.24比1.1±0.94;1.7±0.16比1.0±0.28,P<0.05)。结论:搏动信号能提高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提示搏动信号在维持细胞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增强细胞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2.
例 1 男 ,出生 2 6d ;体重 3 4kg。生后 5d始气促、发绀、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 (TAPVC)心上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1998年 8月手术。采用高位径路 ,在上腔静脉与升主动脉之间行肺总静脉与左房顶侧侧吻合 ,结扎垂直静脉并关闭房缺及未闭动脉导管。吻合口约 2 2cm。术后并发心衰、感染 ,术后 18d死于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例 2 男 ,出生 16d ;体重 3 6kg。生后 7d开始气促、发绀及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TAPVC、心上型、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1998年 9月手术。采取双房横切口…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丁二醇改性前后的牛颈静脉带瓣管道植入大白鼠体内后蛋白吸附的情况。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24根,选择带有瓣膜的血管片置入0.625%的戊二醛液中固定1d,取出后12根置入100%2,3-丁二醇中(丁二醇组),12根置入0.3%戊二醛中(戊二醛组)60d。分别植入大白鼠皮下,3个月后取出。采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组织总蛋白含量;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光密度法行吸附蛋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丁二醇组改性后的管壁及瓣膜组织总蛋白含量均较戊二醛组低(P<0.05);丁二醇组血管壁有六条带、瓣膜有五条带光密度值均较戊二醛组低(P<0.05),但分别比戊二醛组多出一根条带(45.5ku和53.5ku)。结论牛颈静脉带瓣管道在机体内钙化与其蛋白吸附有关,2,3-丁二醇改性可能减轻生物组织材料的蛋白吸附,从而减轻钙化。 相似文献
74.
染料介导光氧化处理的牛颈静脉的遗传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染料介导光氧化处理的牛颈静脉的遗传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微核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及AMES试验进行遗传毒性评价。结果试验组股骨骨髓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纽之间X^2检验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MES试验中试验组菌落数均未超过阴性对照组菌落数的2倍,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染料介导光氧化处理的牛颈静脉无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普胸外科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672例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巨大肺大疱、纵隔良性肿瘤、纵隔囊肿、肺良性肿瘤、心包积液、恶性胸水、肺转移癌、胸膜结核、急性脓胸等17种胸部疾病。结果:手术时间20~130(平均57)min,全组手术出血均在100mL以下,均未输血。术后带胸腔引流管时间1~12(平均2.5)d。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手术死亡。术中有10例延长切口,其中6例胸膜腔广泛致密粘连,4例肺部病灶楔型切除后,术中快速病理诊断肺癌且伴部分粘连。术后肺漏气4例.其中肺大疱术后复发气胸2例。结论:电视胸腔镜及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在自发性气胸肺大疱切除、肺及纵隔良性肿瘤切除、心包开窗、恶性胸水的诊断及治疗、胸外伤探查等方面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 相似文献
76.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室流出道后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 UCG)观察牛颈静脉带瓣管道重建犬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后心血管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应用牛颈静脉带瓣管道(valved bovine jugular vein conduit, BJVC)重建犬右室流出道,分三阶段,共32只实验犬.应用UCG在术后、术后7 d和1年后观察右心室与肺动脉结构状况,测定重建后BJVC各截面的直径、右心室和肺动脉端吻合口的宽度、血流速度(V)和压差(pressure gradient, PG),并评价BJVC通畅情况.结果:第一阶段,5只犬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犬右心室与BJVC重建的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RVOT)吻合口部分存在的压差稍大,吻合口普遍偏小;部分犬BJVC远端与肺动脉主干吻合处表现出吻合口偏小,血流经过流速加快,压差增高,彩色多普勒血流呈五彩镶嵌.第二阶段,重建术后1年7只犬均存活,术后UCG检查瓣膜关闭良好,无明显返流,跨瓣压差小;带瓣管道通畅,未见血栓形成图像,除1只犬瓣叶活动稍差外,其余犬瓣叶活动良好.第三阶段,共观察20例,术后、术后7 d和1年UCG检测示带瓣管道通畅,瓣膜关闭良好,右室与BJVC吻合口及远端吻合口通畅,周边无渗漏,无明显返流或湍流图像,跨瓣压差小,未见明显新生物图像.结论:UCG能定性、定量观察和评价BJVC重建犬RVOT的结构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正确评价其术后疗效,对BJVC的研制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7.
目的总结双腔右心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双腔右心室164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单纯双腔右心室14例,同时合并其它心内畸形150例。164例患者中肌束型88例,肌隔型76例,所有患者均予切除右心室异常肌束,同期予室间隔缺损直接缝合94例,Teflon补片修补56例,自体心包加宽右室流出道23例,矫正合并的其它心内畸形24例。结果164例患者中除1例于术后3d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患者无近期、远期死亡及相关并发症。结论单纯双腔右心室少见,常合并其它心内畸形,以合并室间隔缺损(150/164)多见,其它的心内畸形有卵圆孔未闭、左室假腱索、肺动脉狭窄等。手术效果确切有效,熟练掌握双腔右心室的病理解剖、正确识别异常肌束及有效的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乳猪肺血管形态学的变化。方法 :4 2只新生乳猪分成正常发育组和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组。其中 2 0只新生乳猪置于低气压仓中 3或 11d形成不同程度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γ 肌动蛋白抗体染色对肺小动脉的形态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正常新生乳猪出生后早期随着日龄增加 ,血管壁中层百分率快速下降 ;缺氧抑制了中层厚度百分率的下降 ,甚至增加这种百分率 (P <0 .0 1) ,同时中层与管腔面积比值与中层百分率有相同的变化倾向。结论 :新生乳猪出生后肺血管快速重构以适应子宫外生活环境。缺氧及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改变正常肺血管的重构 ,导致或加重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79.
80.
39例大型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婴儿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婴儿大型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难以自愈,需要尽早手术纠治,以免影响发育甚至导致死亡。但是这类患儿往往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且反复发作,很难等到肺部感染完全治愈时进行手术纠治。同时患儿需要反复治疗肺炎,费用较高且易延误手术时机。因此,该文研究婴儿大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的早期手术治疗的手术时机选择、治疗的可行性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 1月,收治大型ASD, VSD并发肺炎39例婴儿,36例在肺炎控制后进行早期手术治疗,3例再行儿科保守治疗。结果:手术病例中, 33例婴儿手术成功, 2例婴儿死于气管狭窄, 1例死于严重低心排, 死亡率8.3%。儿科保守治疗病例中,1例在治疗中因心肺衰竭死亡 ;2 例好转出院,择期行手术治疗成功。结论:把握手术时机和适应证,做好围术期处理,在肺炎控制后对大型ASD,VSD的婴儿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提高和改善治疗效果并减少患者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