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董水霞  官玲巧  徐立  吴开春 《临床荟萃》2003,18(16):937-938
黑色素斑—胃肠多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综合征 ,PJS) ,曾称为黑斑息肉 ,是一种家族性非肿瘤性胃肠息肉病 ,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表现为伴有黏膜及皮肤色素斑沉着的全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疾病。目前研究认为也是一种肿瘤易感综合征 ,患者常伴发消化系肿瘤和生殖腺肿瘤。1 临床资料本文分析 1 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 1 0例资料完整的PJS的住院病例的临床资料 ,男性 5例 ,女性 5例 ,年龄 9~ 38岁 ,平均年龄 2 0岁。这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色素斑沉着及腹痛 ,色素斑多分布于口唇、颊黏膜、手指…  相似文献   
12.
血清胃蛋白酶原诊断胃体黏膜萎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胃体黏膜萎缩(atmphic gastric body mucosa,ABM)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一种癌前病变。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是诊断ABM可靠的方法,但却为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患者痛苦较大,费用相对较高,不适用于儿童和有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且需要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胃黏膜释放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奥替溴铵、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对IBS的治疗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201例IBS腹泻型和腹痛型患者按照双讯随机对照观察分为A组(奥替溴铵)、B组(比特诺尔)和C组(地芬诺酯)。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疗效判断标准为:显著、中度、轻度缓解和无效。结果 三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8)。A组和C组中度以上缓解率(69.4%和72.1%)显著高于B组(50.75,p=0.029,0.01)。A组治疗后腹痛、腹胀、排便异常感和腹部触痛积分均性减低(P=0.000-0.039),B组和C组治疗后腹痛、排便异常(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黏液便)和腹部触痛积分和组内平均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47)。A组副作用发生率(8.1%)显著低于B组(23.9%,P=0.014)和C组(35.3%,P=0.000),主要由于B组(12.7%)和C组(25.0%)便秘发生增加。结论 上述三种药物对IBS的治疗均有效,其中奥替溴铵选择性作用于腹痛型,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主要作用于腹泻型。奥替溴铵副作用少,耐比特诺尔和地芬诺酯长期使用易导致便秘。  相似文献   
14.
经皮左锁骨下动脉化疗药盒植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对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价值,方法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145例,随机分为2组。介入化疗组:73例,经皮左锁骨下动脉植入化疗药盒,将导管前端置于肝总动脉,经药盒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组:72例,静脉给药全身化疗。采用FAM方案,7d为一疗程,间隔1~2个月重复下一疗程。结果介入化疗组行2~10次化疗,平均7.6次。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49例,有效率(CR+PR)为60.2%;生存期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全身化疗组行1~7次化疗,平均3.8次。无CR病例,PR25例,有效率为34.7%;生存期1~13个月,中位生存期6.2个月,2组有效率和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介入化疗组中56例患者有顽固性疼痛,化疗2~3周后27例疼痛完全消失,22例不同程度缓解,占87.5%。全身化疗组有疼痛54例,化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1例,缓解14例,占46.3%。介入化疗组治疗过程中无严重的肝、肾、心脏和骨髓损害,25例出现轻微的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占34.3%,均不影响继续化疗。全身化疗组3例出现严重骨髓抑制,1例死亡,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损害,发生胃肠道反应和白细胞降低67例,占90.3%,2组不良反应无论在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化疗药盒行局部规律性介入化疗治疗胰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是值得选择的较好疗法  相似文献   
15.
贝赫切特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 该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除此之外, 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 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 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因此, 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合并肠内外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08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 360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 从中筛选出合并肠内外肿瘤的患者。将IBD合并结直肠癌、小肠癌、肠道淋巴瘤患者分入肠内肿瘤组;将IBD合并除肠内肿瘤以外其他任何部位肿瘤患者分入肠外肿瘤组。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分析影响IBD合并肠内外肿瘤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log-rank检验。结果共筛选出43例合并肠内外肿瘤的患者, 总体肿瘤发生率为1.82%(43/2 360)。IBD合并肠内肿瘤发生率为1.27%(30/ 2 360);其中, 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内肿瘤发生率为1.48%(25/1 685), 克罗恩病患者肠内肿瘤发生率为0.74%(5/675)。IBD合并肠外肿瘤发生率为0.55%(13/2 360);其中, UC患者肠外肿瘤发生率为0.71%(12/1 685), 克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直接和间接标记法制备胃癌靶向探针,对比分析2种探针的成像能力。方法 利用胃癌血管靶向肽GX1,采用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c-GX1;GX1偶连双功能螯合剂肼基尼古酰胺(HYNIC)后,采用间接标记法标记99mTc,制备99mTc-HYNIC-GX1;对2种探针测定标记率和稳定性后,进行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将2种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入荷胃癌BALB/c裸鼠体内(每组3只)进行SPECT成像,计算瘤心比,对2种探针进行定量评价。结果 成功制备99mTc-GX1和99mTc-HYNIC-GX1探针,标记率达(97.15±1.33)%和(96.68±0.60)%,在小鼠血清中的标记率分别为(96.96±0.73)%和(96.36±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20 7和0.569 1,均P>0.05。体外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显示,2种探针与Co-HUVEC结合后测得的放射性计数分别为(149.17±8.27)和(1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浸润深度。(3)操作相关因素:麻醉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是否穿孔。结果纳入研究者总共有病例270例,病变275处。56例患者发生ESD术后发热,发生率为20.7%,其中31例(55.4%)在术后24h内发生,发热持续时间为1—8d,平均(1.7±1.4)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穿孔(OR值7.121,95% CI: 1.740~29.151)及病变位于食管(OR值0.181,95%CI:0.091—0.361)是ESD术后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穿孔及病变位于食管是ESD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病变及术中出现穿孔的病例,应警惕术后发热,并予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20.
多种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有关。肠道微生物参与宿主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的调节,并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决定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态。本文就肠道菌群与代谢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结直肠癌等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进一步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介绍益生菌和粪菌移植等方法,为探索治疗诸多疾病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