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7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22篇
  2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通过11C-甲基-N-2β-甲基酯-3β-(4-氟苯基)托烷(CFT) PET/CT显像,观察不同显像时间窗基底节区DAT分布的半定量值,寻找最佳显像时间窗并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DAT分布差异.方法 将31名[男20名,女11名,平均年龄(55.7±2.3)岁]知情同意的健康受试者按随机区组法分为年龄匹配的3组,分别在注射11 C-CFT后40~60 min、60~ 80 min和80~100 min进行PET/CT静态显像,计算机自动勾画ROI,获得不同显像时间窗内尾状核及壳核DAT分布的半定量值(尾状核或壳核放射性计数/顶枕叶放射性计数-1),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对不同脑区半定量值进行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年龄(≥60岁和<60岁)和性别患者最佳显像时间窗内尾状核及壳核半定量值的差异.结果 左侧尾状核(2.08±0.06、1.75±0.07和1.77±0.12)、右侧壳核前部(2.33±0.06、1.95±0.09和2.08±0.12)、双侧壳核后部(左:1.88±0.06、1.55±0.88和1.72±0.09,右:1.98±0.07、1.61±0.09和1.69±0.12)的DAT分布半定量值在3个时间窗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588、3.345、4.479和3.557,均P<0.05).其中,40 ~ 60 min显像与60~80 min相比,左侧尾状核、右侧壳核前部、双侧壳核后部半定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80~100 min相比,左侧尾状核半定量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60~ 80 min与80~ 100 min显像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的健康人尾状核、壳核DAT分布半定量值高于≥60岁者(t值分别为-3.260、-3.090、-3.270、-3.190、-2.270及-3.110,均P<0.05);不同性别尾状核及壳核DAT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367、0.522、0.144、0.524、0.166及0.004,均P>0.05).结论 脑内11C-CFT在注射后60 min达到稳定,11 C-CFT PET/CT显像检测DAT分布的最佳显像时间窗为注射后60~80 min;≥60岁和<60岁健康人的DAT分布有差异.显像时间窗的统一和不同年龄段的半定量正常值的建立,有助于11C-CFT PET/CT显像在PD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2.
多发性硬化脑内病灶的扩散张量成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S)的脑内病灶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上的主要特征,量化分析不同时期病灶的ADC值的差异,探讨DTI在反映MS病理变化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3.0T磁共振设备对34例MS病人行常规头颅MRI和DTI检查,根据病灶有无强化和在T1WI上的信号强度,进行急慢性期病灶的分组.分析不同时期MS病灶在DTI后处理所获得的DWI、 ADC、 FA图上的特征,并测量各组病灶的ADC值.结果 35个急性期病灶中的33个病灶(94.3%)于DWI上呈高信号,5个环形强化病灶在DWI上亦呈环形高信号.急、慢性期病灶的ADC值均升高.慢性期病灶的ADC值明显高于急性期病灶[(12.43.±3.78)×10-4mm2/s: (10.10±2.28×10-4mm2/s, P=0.001].急性期环形强化病灶的ADC值较非环形强化病灶的高,慢性期T1WI低信号病灶的ADC值较T1WI等信号病灶的高,T1WI明显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最高.急、慢性期病灶的FA值均降低.FA图能够清晰显示纤维通路上的病灶和纤维束的中断,定位上明显优于常规MRI.病灶于FA图上显示的范围较常规MRI T2WI上显示的大.结论 DTI可以反映MS不同时期病灶的病理变化,为观测疾病演变和评价临床疗效提供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应用ELISA法对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标本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对其中6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DNA(PCR法)检测。结果:从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中共检出特殊模式158例.阳性率为4.8%。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HBsAg阳性类型98例,占HBVM特殊模式62%.共7个模式;HBsAg阴性类型60例.占HBVM特殊模式38%.共3个特殊模式。60例HBsAg阴性特殊模式中,HBV-DNA均为阳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共10个特殊模式。HBsAg阳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或HBeAg与HBeAb同时为阳性;HBsAg阴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阴性与HBeAg阳性。了解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乙肝疫苗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白细胞介素 (IL) 13是一种多效性的Th2 细胞因子 ,能抑制脂多糖 (LPS)诱导的外周血单核 /巨噬细胞炎症介质如IL 1β、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IL 2、IL 8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等[1] 。肾小球系膜细胞可表达TNF α及IL 6等。目前IL 13对系膜细胞的作用国内外尚缺乏研究。我们观察了IL 13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细胞因子TNF α及IL 6表达的影响 ,以探索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一、材料与方法1.大鼠系膜细胞培养 :选取体重 10 0~ 12 0g、2~ 3月龄的雄性SD大鼠 ,参考Lovett…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用CTGF shRNA表达质粒转染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筛选质粒与脂质体的最佳比例,确定最佳转染方案.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人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经细胞免疫组化法(SP法)鉴定,取2~3代细胞,将CTGF shRNA表达质粒与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 2000以不同的比例进行转染,24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测定各组的转染效率,筛选出质粒与脂质体的最适比例.结果 质粒与脂质体的转染比例为1∶2.5时,转染效率最高,达(56.7±1.5)%.结论 本实验为有效地进行体外胬肉成纤维细胞转染及进一步研究重组质粒CTGF shRNA对翼状胬肉干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结合2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22例中的20例被证实的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均行胸外手术治疗。随访时间1个月~5年不等。20例手术病人术后均无复发和转移。术中见肺内直径约1cm~6.0cm大小不等肿块,质中、光滑、包膜均完整,能完整切除。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肺部孤立、境界清楚的结节影。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真性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有赖于计算机体层摄影术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的结合,否则容易误诊,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风险性管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行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lPS)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风险管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TIPS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技术和服务态度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管理用于TIPS,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风险事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和肺栓塞(P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和AECOPD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估其在P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104例COPD患者,分为AECOPD组(51例)和COPD稳定组(53例),再选取同期收治的PE患者46例(分为治疗前PE组和治疗后PE组)及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以上各组人员血浆中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高于COPD稳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E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高于治疗后PE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组和治疗后PE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能够有效监测COPD患者的病情进展,在AECOPD和PE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在新疆两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新疆呼图壁县和温宿县区域试验,验证以家犬(包括牧犬)驱虫为中心的棘球蚴病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控制效果。 方法 1987-1990年在新疆呼图壁县和1990-1994年在新疆温宿县分别建立棘球蚴病控制试验区,采用消灭病原以阻断循环链的控制策略,即“犬犬驱虫、 月月投药”的措施,对试验区所有家犬用吡喹酮药饵剂型进行预防性驱虫。实施控制措施后,每年在试验区检测犬的细粒棘球绦虫和绵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以评价驱虫效果。 结果 经过连续3~4年实施“犬犬驱虫、月月投药”措施,呼图壁县和温宿县的家犬细粒棘球绦虫平均感染率分别从实施前的18.5%和14.7%降为0;两县新生绵羊的棘球蚴平均感染率比控制模式实施前降低了85%以上。 结论 以家犬驱虫为中心的策略,即“犬犬驱虫,月月投药”的措施对控制家犬的棘球绦虫病和绵羊的棘球蚴病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及外周血单核细胞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mRNA表达的影响.治疗组较未治疗组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水平改善,血管内皮MCP 1mRNA及外周血单核细胞CCR2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