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6 毫秒
21.
苗书斋  吕宇涛  蔡文利  曲青山 《医学争鸣》2006,27(24):2277-2279
目的:研究低浓度环孢素A免疫抑制剂方案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3名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的吗替麦考酚酯(MMF)剂量和环孢素血药浓度不同,将其分为三组:高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组、高环孢素浓度-低MMF剂量组和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组. 监测全血环孢素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浓度、血脂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对各组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免疫抑制剂方案的患者与应用其他方案的患者相比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术后感染、代谢异常、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明显低于其他方案组.结论:应用低环孢素浓度-高MMF剂量免疫抑制剂方案可以有效的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9例,平均38.4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62天。结果 白色念球菌10例,克柔念珠菌、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各1例,曲霉菌、毛霉菌各1例。应用氟康唑治疗9例,伊曲康唑治疗2例,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5例。治愈11例,死亡5例。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
尿动力学检查常用于评估下尿路功能。但是,其侵入性常会增加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1]。据报道[2-3],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30%。许多医院为了预防检查引起的尿路感染,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常规使用抗生素。然而,一些研究[4]显示使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尿动力检查后尿路感染发生的风险。是否在膀胱测压过程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仍有争议[1-3]。作者观察预防性使用庆大霉素膀胱灌注液灌注膀胱是否可以减少尿动力学检查后尿路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2—01~2004—04我中心就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20~71岁,平均61.33岁。病史1个月~8a,平均3.5a。其中透析96例.非透析24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以自愿为前提,选择口服补铁66例,静脉补铁50例,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4例,后因痛苦较大(每周3次),而改为静脉补铁。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患者肝功损害的原因分析,总结乙肝病毒对肾移植受体肝脏的损害及治疗措施。方法 根据乙肝标志物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HBsAg+、HBeAg+和HBV—DNA+),B组(HBsAg+、HBeAg-和HBV—DNA-),C组(HbsAg-、HBeAg-和HBV—DNA-),对其肾移植术后肝功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原因的肝损害采用调整免疫抑制剂量或加用保肝药物并观察效果。结果 A组肝损害发生率41.9%,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B组肝损害发生率22.6%,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肾移植术后药物性肝损害出现在3个月内,而病毒性肝损害以6个月到2年为多见。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肾移植患者更易发生肝损害.通过保肝以及加用拉米夫定使肝功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双侧肾脏血流阻力指数比率判断小儿先天性梗阻性肾积水肾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 9例肾积水患儿 (共 34侧积水肾脏 ,2个月~ 1 2岁 , x±s(5 .9± 4 .3)岁 ) ,按积水程度分为 4度 (组 ) ;35例正常小儿 (2 3d~ 1 2岁 , x±s(6 .1± 3 .1 )岁 ) ,分别按年龄分为 3组 (4岁以下、4至 7岁、8岁以上 )。肾积水组患儿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内叶间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max)、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 (vmin)、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PI) ,然后计算阻力指数比率 (resistiveindexratio ,RIR =患侧肾脏RI/对侧肾脏RI)。并比较各参数在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积水肾脏RI明显高于正常小儿肾脏 (P <0 .0 5) ,积水对侧肾脏的RI明显低于正常小儿 (P <0 .0 5)。正常小儿的RI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有 45 .7%的正常小儿的RI>0 .7。正常肾脏的阻力指数比率 (resistiveindexratio ,RIR)与年龄无关 (P >0 .0 5)。各年龄组的肾积水患儿RIR均明显高于正常小儿 (P <0 .0 5) ,仅有 8.6 %的正常小儿RIR >1 .1 0。结论 :RIR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小且与肾积水程度有一定相关 ,故比RI更适合于小儿肾积水肾脏功能的诊断  相似文献   
27.
28.
正常小儿肾脏血流阻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正常小儿肾脏阻力指数、搏动指数随小儿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为临床监测肾脏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参考。方法 正常小儿 10 4名 (共 2 0 8侧肾脏 ) ,年龄 2 3d~ 12岁 (平均 6 .0 3岁 ) ,按年龄分为 4组 (≤ 1岁、1~ 3岁、4~ 7岁、≥ 8岁 )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肾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比较各项参数在年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回归分析计算出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随小儿年龄、体重变化的曲线方程。结果 小儿肾脏血管阻力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持续下降。阻力指数、搏动指数与年龄、体重呈负相关关系 ,新生儿期分别为 0 .85± 0 .0 3和 1.75± 0 .0 4 ,12岁时降为 0 .6 2± 0 .0 3和 1.2 4± 0 .14。结论 小儿肾脏血流阻力随生长发育而逐渐降低 ,应用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诊断肾脏疾病时应根据不同年龄参照不同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29.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青山  吕宇涛 《中原医刊》2006,33(20):35-36
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防和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5名肾移植术后出现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抗凝、利尿、改善肾血流等综合方案进行治疗,比较肾功能恢复与否患者治疗的差异。并对预防方法进行探讨。结果25例中有22例肾功能恢复正常(88%),另外3例因其他原因未能恢复。结论对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综合治疗效果满意,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I-R组和GSH组,I-R模型由夹闭门静脉左支45 min再开放3 h制备,比较两组动物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肝细胞bcl-2蛋白水平变化。结果GSH组ALT指标显著低于I-R组(P〈0.01),而SOD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组(P〈0.01)。结论GSH可通过上调肝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而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