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们于 2 0 0 0年 1~ 4月应用余仁生保婴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40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临床资料 :小儿外感发热共 4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2 2例 ,<1岁 14例 ,1~ 3岁 18例 ,>3岁 8例。病程均 <3天 ,并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同时不伴有重度营养不良及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疾病。  诊断标准与分型 :本病根据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主症容易作出诊断 ,并按其病情轻重分为 3型。轻型 :发热 37~ 38℃ ,伴流涕、喷嚏、头痛 ,轻度咳嗽、声嘶、咽痛、咽充血 ,扁桃体轻度肿大、充血。中型 :发热 …  相似文献   
12.
35例小儿真菌性肺炎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真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与病理表现。方法 对该院 1982~ 1999年经病理解剖证实的真菌性肺炎 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新生儿 14例 (40 % )。原发病为支气管肺炎 16例 ,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真菌肺炎 19例 ,真菌性肺炎临床和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实验室检查呈一般炎症表现 ,X线多见炎症性渗出 ,无典型的X线表现 ,病理诊断以念珠菌最常见 (48.5 % ) ,曲菌次之 ,胸腺发育异常 2 5例 (71% ) ,仅 5例生前曾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结论 小儿真菌性肺炎不易早期诊断 ,广谱抗生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与胸腺发育异常导致真菌感染 ,且可形成恶性循环关系。应对幼婴、尤其新生儿 ,体质虚弱者和存在继发免疫缺陷的基础疾病者及时作出诊断 ,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ermB及mefE基因分布,比较ermB基因与mefE基因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方法用克林霉素纸片法检测199株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并用浓度梯度法检测其耐药性。结果199株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中,ermB、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率分别为70.9%(141/199)和29.1%(58/199)。141株ermB基因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MIC500.19μg/ml、MIC901.5μ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500.19μg/ml、MIC901.0μg/ml)、头孢曲松(MIC500.19μg/ml、MIC900.75μg/ml)、头孢呋辛(MIC500.38μg/ml、MIC902.0μg/ml)、头孢克洛(MIC502.0Vg/ml、MIC9032.0μg/ml)的不敏感率分别为58.2%、0.7%、21.3%、46.1%和51.1%。58株mefE基因介导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MIC500.5μg/ml、MIC901.5Vg/m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MIC500.38μg/ml、MIC901.0μg/ml)、头孢曲松(MIC500.38μg/ml、MIC900.75μg/ml)、头孢呋辛(MIC501.0μg/ml、MIC903.0μg/ml)、头孢克洛(MIC506.0μg/ml、MIC9048.0μg/ml)的不敏感率分别为67.2%、0、19.0%、58.6%和62.1%。结论广州地区对红霉素耐药的肺炎链球菌,其耐药机制以ermB基因介导为主;ermB基因介导的红霉素耐药水平高于mefE基因介导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与诊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叶启慈 《新医学》1998,29(3):122-123
肺炎是小儿的一种主要常见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发达国家的小儿肺炎以病毒为主,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细菌病原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占细菌性肺炎的60%以上。北京儿童医院用对流免疫电泳(CIE)法检测细菌抗原,结合细菌培养,对100例住院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病原学研究,结果显示高达41%的小儿肺炎与b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有关。说明小儿细菌性肺炎在我国并不少见。几种常见小儿细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1.肺炎链球菌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旧称肺炎双球菌或肺炎球菌)引起,在年长儿多致大叶性肺炎,婴幼儿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15.
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带菌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自 1965年美国波士顿首次报道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 (PRSP)以来 ,世界各地不断有耐药肺炎链球菌的报道 ,耐药率也逐年上升 ,而且具有地区性[1] 。为了解广州地区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带菌情况及耐药性 ,我们对健康儿童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带菌情况及耐药性进行了调查 ,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 :( 1)呼吸道感染患儿组 15 0例 ,男 83例、女67例 ,年龄 3~ 5岁 ,均具发热、流涕、咽红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 2 )健康儿童组 15 0名 ,男 79名 ,女 71名 ,年龄 3~ 5岁 ,均…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链球菌耐药状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 ,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用鼻咽拭子采取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我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 ,划线接种于肺炎链球菌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用Etest法检测 3 2 7株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和红霉素的耐药性 ,用K B法检测肺炎链球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结果 :广州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中 12 6%为低水平PRSP株 ;3 2 7株肺炎链球菌对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除 2株中介外其他都敏感 ,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耐药率分别为 5 1 4%、0 6%、2 2 0 %、2 8 1%、80 5 %、75 7%、2 0 3 %、75 7%、5 9 4%。多重耐药发生率为75 % ,PNSP和PSSP菌株中多重耐药率分别为 89 3 % (15 0 /168)和 5 6 1% (90 /15 9) ,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45 64 ,P<0 0 0 5 )。结论 :广州地区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 ,并出现严重的多重耐药性 ,临床治疗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应首选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及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非典型肺炎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曾其毅副教授 :自 2 0 0 2年底开始发病的本次非典型肺炎 (atypical pneumoniaAP) ,是一种传染性强的疾病 ,目前已在 2 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病例报告 ,如何做好防治工作 ,这是对人类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更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一个严峻考验。本次AP目前已受到世界的密切关注 ,更受到WHO的高度重视。广州市儿童医院自 2 0 0 3年春节后开始接收本次AP患儿 ,并被指定为广州地区儿童AP收治医疗机构。我们在对致病原认识尚未清晰的情况下 ,在广东省本次AP专家组的指导下 ,总结了一套较有成效的本次AP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并帮助政府主管部…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最常合并心力衰竭。其诊断尚有一定困难,机理与治疗有了新的发展。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发生率由于各地诊断标准不同,不易掌握;加上各地各种病原引起的肺炎百分率不同,轻  相似文献   
19.
患者 ,男 ,2月余 ,因气促 2个月入院 ,生后 2d出现气促 ,胸片示右侧肺炎 ,经治疗气促无缓解 ,我院胸片示右中下肺囊性变 ,纵隔疝形成。入院时体检 :胸部外形及胸壁无畸形 ,右肺中下部呼吸音消失 ,气管左移 ,左肺呼吸音正常 ,呼吸 50次 /min ,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 ,肝肋下 1cm ,质软 ,脾未扪及。血WBC 1 2 .7× 1 0 9/L ,RBC 4 .2 7× 1 0 1 2 /L ,Hb 1 1 5g/L ,N0 .51L 0 .49,血气分析 见表 1 ,血沉 1 3mm/1h ,胸片 :右肺囊性病变 (肺囊肿 ?) ,伴纵隔疝形成 ,右肺含气不全。肺功能检查方法和结果一、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典型肺炎(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的临床特征,为临床防治SARS提供依据。【方法】对广州市某SARS定点收治医院41例SARS住院患儿与同期住院44例普通肺炎患儿的性别、年龄、人口学特征及父母亲职业分布、SARS接触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41例感染SARS患儿病例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男女发病没有明确性别差异。发病前有明确SARS接触史、以家庭聚集发病5例。本组年龄分布,发病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7岁。以11岁年龄组发病较多(7例占17%)。本组儿童发病以散发为主,未见学校、托幼机构内流行。41例SARS患儿治疗痊愈出院后,追综调查1年暂未发现传染他人感染致病的证据。【结论】儿童SARS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