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5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分析胸科手术术中发生气胸的原因、诊断及处理.方法 对我院一例肺叶切除术中突发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此例患者在进行肺叶切除过程中突然出现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性下降,并出现心跳骤停.结果 经纤维支气管镜、床旁胸片等检查确诊为健侧肺张力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生命体征稳定后顺利完成肺叶切除.结论 胸科手术中如出现1、突发血氧饱和度、血压进行性下降,2、一侧呼吸音突然消失,3、气道压迅速升高等情况应考虑气胸可能,尽早行床旁胸片检查,以免贻误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U+D组和D组,均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两组患者分别给予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炎症因子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d较术前炎症因子指标均有所上升,但U+D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D组患者,U+D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8.00%显著高于D组患者的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前后使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显著,临床疗效较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铮  何纯  黄东  张绍宇 《医学综述》2015,(6):1129-1130,1133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手术入路的个体化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来绵阳江油九〇三医院就诊的食管癌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左胸入路组(183例)、上腹右胸入路组(192例)及颈胸腹入路(55例)。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2年生存率。结果左胸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上腹右胸入路和颈胸腹入路,且上腹右胸入路也显著少于颈胸腹入路(P<0.05);左胸入路组患者的体力、角色及情感得分均显著高于上腹右胸和颈胸腹入路(P<0.05);但左胸入路组患者2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上腹右胸入路组和颈胸腹入路组,而上腹右胸入路组与颈胸腹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病变位置偏低、分期较早的患者建议采用左胸入路手术;病变位置较高、一般情况较好或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可选用上腹右胸入路;颈胸腹入路仅针对胸内无法完成吻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5.
加味消瘰汤治疗淋巴结结核36例临床观察张广生,刘铮100091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淋巴结结核祖国医学称为瘰疬,是外科比较常见的慢性病。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手段是使用抗结核药,但疗程漫长,且抗结核药又有引起肝功异常等副作用,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病灶数量较少的...  相似文献   
16.
对35~59岁农民4332人进行脑卒中发病率的10年随访.随访率97.17%,10年发生脑卒中86例.年标化发病率1.94‰;.男性标化率2.40‰。,女性1.90‰。发现基线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与脑卒中发病呈正相关。男性大量吸烟组发病率(5.37%),较不吸烟组(1.90%)高,RR2.83;男性大量饮酒组发病率5.59%,不饮酒为1.72%,RR3.25;高血压大量饮酒组脑卒中发生率46.47%.较正常血压不饮酒组(0.74%)显著高,RR63.07。血清胆固醇的均值女性高于男性(P<0.01)。女性基线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但脑卒中发病率及低于男性,分析其原因.女性有多于男性的有利因素,即血TC高,少量吸烟,不饮或少量饮酒。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建立学龄前期及小学阶段学龄期儿童的肺通气功能参数预计方程式。方法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MasterScreen Pead肺功能仪,于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对重庆地区主城两所幼儿园及小学的458名3~12岁儿童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采用SAS9.4统计软件包,通过单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已知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与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以各肺功能指标实测值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将构建的方程式与文献中相应年龄段的肺功能预计方程式进行比较,采用相对预测误差平均值评价各公式的适用性。结果 对于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各指标[剩余25%肺活量时的用力呼气流量(MEF25)除外]均与月龄、身高、体重相关,性别与用力肺活量(FVC)、第0.5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MEF75、MEF50和最大通气量(MVV)相关。对于学龄期儿童,年龄、身高、体重与除呼气中段流速(MMEF)外的各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相关性,性别与FVC、FEV1、FEV0.5/FVC、MEF50、MVV显著相关。预计公式模型比较后显示,该次构建的模型对该研究群体有较好的适用性。结论 年龄、身高和体重为影响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肺通气功能参数的主要变量,性别对学龄前期儿童肺功能参数的影响多于学龄期儿童,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建立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的预计公式。该模型的构建可为3~12岁儿童肺通气功能相关参数的预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 CBCA)行初次肺静脉电隔离( PVI)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学习曲线、即刻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12月11日至2014年2月28日由单一术者利用CBCA行初次PVI治疗的连续20例房颤患者的资料。将病例按手术先后编号,观察手术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变化。并将病例分为2组(前10例:A组,后10例: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及即刻PVI的成功率的差异。结果20例患者[男12例,平均年龄(55.4±11.6)岁,阵发性房颤19例、持续性房颤1例)房颤病程的中位数为24个月。 A、B两组平均冷冻次数[(10.5±2.1)次对(9.3±1.7)次,P=0.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平均冷冻时间[(46.5±11.4)min 对(36.7±4.4)min, P=0.021]、手术时间[(150.0±27.6)min对(123.4±19.8)min, P=0.023]及X线透视时间[(62.5±15.7)min对(47.2±9.7)min, P=0.018]均减少。单纯行CBCA治疗,B组在患者水平及肺静脉水平上达到即刻PVI的成功率较A组高( P<0.05)。围术期出现1例(5%)主要并发症为膈神经麻痹( PNP)。结论应用CBCA行PVI治疗房颤具有近期安全性和即刻有效性。术者可以通过较少病例很快完成学习曲线。 PNP作为主要并发症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GnRH拮抗剂治疗的92例初诊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HSPC)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70(65~76)岁。治疗前PSA中位值98.30(32.50~436.75)ng/ml, 睾酮中位值12.30(1.51~18.44)nmol/L。M0期26例(28.3%), M1期66例(71.7%);≥T3期67例(72.8%), N1期54例(58.7%)。Gleason评分≥8分80例(87.0%);联合使用第二代抗雄激素药物58例(63.0%), 有特殊基因突变者21例(22.8%)。患者均接受GnRH拮抗剂地加瑞克皮下注射治疗, 每28天1次, 首次剂量240 mg, 后续每次80 mg。记录地加瑞克治疗后3个月PSA和睾酮变化情况;将PSA最大降幅≥99%的患者, 定义为高反应组, <99%者为低反应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地加瑞克治疗反应性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92例使用地加瑞克治疗3个月后, PSA中位值下降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