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64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63篇 |
内科学 | 11篇 |
神经病学 | 24篇 |
特种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25篇 |
预防医学 | 14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6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6篇 |
肿瘤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3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1747例宫颈阴道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 探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1747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行TCT检测。细胞学检查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及多点活检,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747例中51例不满意,不满意率2.92%,剩余1696例中1455例(85.79%)在正常范围内;139例(8.20%)为良性反应性改变;101例属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及其以上病变,检出率5.96%,其中ASC52例(3.07%),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及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共40例(2.36%),二者之比为1.30: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 iallesion,LSIL)33例(1.9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 iallesion,HSIL)7例(0.41%);宫颈鳞状细胞癌(SCC)4例(0.24%)。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4例(0.24%),腺癌(Adenocareinomal)4例(0.06%)。在微生物检测中,霉菌52例,检出率3.07%,滴虫4例,检出率0.24%。与病理组织学对照,细胞学检出15例中的LSIL11例;检出7例HSIL中的6例;检出了全部4例鳞状细胞癌;组织学证实的1例腺癌被检出。结论 TCT技术制作的薄片,细胞结构清晰,背景清朗,可明显提高标本的满意率;且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与组织学对照的诊断符合率亦较高,是临床宫颈病变筛查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多部位发生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复习2例多部位发生的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4和37岁,CT示双肺及肝弥漫结节影.病理学检查发现肝和肺结节的镜下形态相同,即在黏液样的间质背景中可见条索样、小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的上皮样瘤细胞,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伴胞质内管腔形成,腔内偶见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表达内皮标记(CD34、CD31和F8),不表达CK、CD68、ER、PR.结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血管肿瘤,多部位同时发生者容易被误诊.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表现和生物学行为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加强病理科的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科技和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病理科能否和如何与时俱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因其直接关系到诊断和治疗水平甚至医患纠纷问题,而成为摆在各级医疗行政部门乃至病理科面前的首要问题。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符合科学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病理科的建设,应成为我们的共识。本刊曾在2000年第29卷1~6期刊登了关于病理学科建设的文章,并介绍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原华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等单位的经验。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病理学科建设,本刊拟继续展开相关讨论。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所进行的改革在其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希望能给予各个医院病理科以良好的启示,切实推动我国医院病理科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16.
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病理学和临床标准将胶质瘤分为I~IV级,其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约占成人胶质瘤的50%,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即使经过手术切除以及术后标准放化疗,其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6个月[1]。这可能与GBM本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无头加压螺钉与空心钉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6月,10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1例采用无头加压螺钉固定,另51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对比两组围术期、随访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 相似文献
18.
周围型肺癌CT灌注参数与PET的SUV值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肺肿瘤CT灌注参数与PET的标准摄取值(SUV)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42例有同期PET的周围型肺癌行肺肿瘤灌注CT扫描,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并追踪1年以上.扫描数据用CT灌注2--体部肿瘤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42例周围型肺癌中,病灶强化差值14~63 HU,平均(32.80±12.35) HU;PET的最大SUV值2.76~18.50,平均8.63±3.47;肿瘤灌注的血容量值(BV)为6.0~17.8 ml/100g,平均(8.47±2.60) ml/100g;毛细血管通透性(PS值)为5.95~95.00 ml/(100g·min),平均(49.13±17.33) ml/(100g·min).PET和肺灌注的BV值对肺癌的诊断最为敏感,敏感度达100%,PS和CT强化值敏感性稍差,敏感度分别为95%和91%.42例中,CT强化值与PS值、SUV值和预后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53、0.212和0.07,P值均>0.05;BV值与强化值有很好的正相关性,r值为0.341,P<0.05,SUV值和PS值与预后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19和0.378,P值分别为0.039和0.014,均<0.05,且PS值与SUV值也有正相关性,r值为0.318,P<0.05.结论:BV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但与预后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S诊断敏感性稍差,但其数值与PET的SUV值和患者的预后正相关,PS值与SUV值共同反映肿瘤的恶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2月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2例(71足)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跗骨窦组35例(38足),外侧切口组27例(33足).[结果]跗骨窦组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显著优于外侧切口组,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 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最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最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后中位生存期6.5个月.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误诊率高,预后差,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