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可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小管重吸收障碍。本研究测定围产期窒息新生儿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ubin,β_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62.
围产期窒息后脑损伤儿血浆TXB2,6—KF和T/K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29例围产期窒息后脑损伤儿血浆血栓素B_2(1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2)(6-KF)浓度。发现足月脑损伤儿生后第1天TXB_2和TXB_2/6-KF(T/K)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早产脑损伤儿生后第3天和第7天TXB_2和6-KF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围产期窒息后脑损伤的发生与血栓素A_2(TXA_2)和前列环素(PGI_2)的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探讨氨基酸含量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之间的关系以及EAA与IA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氨基酸分析仪测定26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和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结果重度脑损伤组脑脊液EAA(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轻度脑损伤组及对照组,IAA(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高,重度脑损伤组EAA/IAA比值明显高于轻度脑损伤组。结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EAA含量增高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呈正比,EAA/lAA比例失调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导致永久性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兴奋性氨基酸(EA A)和抑制性氨基酸 (IAA)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中所起的作用 ,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我们检测了 2 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患儿和8例正常新生儿脑脊液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脑脊液 EAA和 IA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脑损伤程度的关系。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2 6例患儿系我院新生儿科 1998年 3~ 6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 ,均因窒息复苏后 2 4h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转入我科治疗 ,待病情稳定后头颅 CT检查。根据 CT结果将其…  相似文献   
65.
66.
胆红素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胆红素的神经系统毒性。方法用电生理方法观察了急性注射胆红素对大鼠海马CA3区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情况。结果对照组给予高频刺激后第1、3、5、10、15、30、45、60、90和120分钟群体峰电位变化率显著增加(DunnetT临界值为2.809,P<0.05),而两个实验组的群体峰电位变化率在刺激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高频刺激后第3、5、10、45、60和120分钟,对照组群体峰电位变化率较当时的两个实验组明显增大(P<0.05),在其他时刻则未发现明显改变,未发现两个实验组之间的群体峰电位变化率存在差别。结论胆红素能抑制长时程增强的形成  相似文献   
67.
新生儿窒息后糖代谢紊乱时4种激素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3d监测42例窒息足月新生儿4种主要调节主糖浓度的激素:皮质醇(F)、胰高血糖素(GC)、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I)。以探讨其在血糖紊乱中的调节机制。结果发现,生后第1d血糖和F浓度最高。经方差分析,血糖第1d与第2、3d差异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F第1d与第2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第3d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连续3d血糖与生后日龄、F、GC、G  相似文献   
68.
细胞因子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探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24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和20例恢复期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测定,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新生儿感染急性期各细胞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恢复期降至正常水平,在4例死亡病例中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病例。结论:细胞因子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并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测指标;IL8、TNFα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指导临床转归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9.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应用不同剂量的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治疗早产儿贫血,以期探讨其最适剂量及疗效.方法 150U.kg-1.t-1和250U.kg-1.t-1,隔天1次,每周3次,皮下注射,分别治疗10例和15例胎龄35周以下,出生体重小于2 000 g早产儿,并与15例同胎龄、同出生体重早产儿对照.结果 3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逐渐下降,但rhEpo 750U.kg-1·wk-1组下降程度最轻,对照组下降程度最明显,经方差分析,3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00 1);治疗后网织红细胞(Ret)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00 1),但两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血清Fe生后均逐渐下降,治疗组第2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第4周更甚,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但两种不同剂量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治疗结束时,两治疗组血清Fe均上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750U.kg-1.wk-1组血清Epo浓度高于450U.kg-1.wk-1组和对照组,经方差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分别为<0.000 1,0.01,0.05),但450U.kg-1·wk-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rhEpo可提高Hb、Hct及Ret,并且疗效与剂量有关,较大剂量疗效更显著,可减少甚至替代输血需要,是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一个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70.
本文报告根据国内条件建立的一种干血滴纸片促甲状腺激素(以下简称TSH)放射免疫测定法及其对4230例新生儿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结果。所用试剂除供标记的TSH和抗TSH血清外均属国产。曾对所用滤纸的含血量和浸出率,第一、二抗体的应用浓度,反应物加入时间和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实验条件加以选择。统计资料证实本法标准曲线的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