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12篇 |
临床医学 | 68篇 |
内科学 | 1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1篇 |
外科学 | 18篇 |
综合类 | 120篇 |
预防医学 | 36篇 |
眼科学 | 8篇 |
药学 | 7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5例;年龄19 ~74岁,平均40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8例,C5.6 6例,C6.7 4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5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5例;同时伴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0例,D级2例.19例骨折脱位处无椎间盘突出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绞锁复位的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未复位者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同定术,1例C6.7骨折脱位者C6.7椎间盘突出并且位于上位椎体后侧,行C6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复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4个月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除完全脊髓损伤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损伤均至少有1级以上恢复:5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D级1例,10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E级4例,2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后前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类型、颅骨牵引复位与否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清肾颗粒对于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肾功能及血清α-平滑肌动蛋白和E-钙粘蛋白的影响。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疗程1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E-钙粘蛋白(E-cadherin)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最终完成6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Scr、eGFR水平明显改善(P<0.05),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α-SMA、E-cadherin水平下降(P<0.05),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患者服用清肾颗粒后未出现药物不良副作用。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减轻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Scr水平,同时下调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血清α-SMA、E-cadherin水平,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3.
<正>根据全军《军事训练伤信息监测系统》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基层部队因基础训练而导致的伤病中,受伤部位为上肢的最多,下肢次之。如何科学施训,做好四肢训练伤的预防工作,显得极为重要。四肢常见训练损伤及原因分析上肢训练伤以投弹骨折最为常见,而导致投弹骨折的最根本原因是上肢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力量太弱,其保护骨骼的作用十分有限,当骨骼遭到较强外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问进行诊治的5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纽的1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150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2±3.0)d,对照组为(18.5±5.9)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为95.5%,对照组为81.0%,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艾(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意义重大,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5.
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肌肉的控制紊乱而形成的一组言语障碍,特指由于言语相关肌肉的麻痹、肌力减弱或者不协调所导致的口语交流方面的障碍。运动性构音障碍常表现为言语相关肌肉组织运动减慢、减弱、不精确、不协调,也可能 相似文献
66.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代谢重编程是胰腺癌的显著特征之一.胰腺癌中最常见的KRAS基因突变通过一系列信号通路调控支链氨基酸代谢发生特异性改变.支链氨基酸转氨酶和支链酮酸脱氢酶等支链氨基酸代谢酶的异常表达在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循环支链氨基酸浓度的异常升高可以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志物.本...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大鼠骨骼肌去肌腱对碳酸酐酶3(CA3)蛋白表达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切断大鼠同侧趾长伸肌或比目鱼肌远心端的肌腱,取术后7、14、28和56 d的两侧(去肌腱组和对照组)趾长伸肌和比目鱼肌肌肉组织,对相邻组织切片分别进行ATPase染色和CA3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分析CA3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8.
面对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了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使我国的制药企业不能尽快成为创新药物研究的主体;缺少敢于构建创新药物研究平台的企业家和优良的市场环境;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磨合问题;政府的职能转换。根据以上原因提出了缩短我国创新药物研发差距的措施:体制创新;企业要坚定不移的构建创新药物研究平台;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制药企业要强强联合。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环孢菌素A(CsA)对再生障碍病患骨髓细胞Fas表达及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2月-2013年2月,本院共计48例病患被确诊为再障。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以注射用丹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以CsA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分析CsA对于再障病患骨髓Fas表达情况和对MNC有关凋亡率影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9/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CD34+Fas+的细胞百分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病患骨髓CD34-细胞的Fas表达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MNC有关凋亡率为(2.27±0.74)%,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58±2.33)%,以及对照组治疗后的(2.92±1.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Fas异常表达和再障发病情况有一定联系,以CsA治疗再障病患,可明显降低其骨髓MNC凋亡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70.
目的比较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对全麻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围麻醉期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依托咪酯组(E组),P组静脉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芬太尼-罗库溴铵诱导,E组用依托咪酯替换P组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3minfT2)循环、应激和其他不良反应。结果组间比较,T1SBP和HR、T2SBP、DBP和HR,E组大于P组,注射痛P组多于E组,肌颤E组多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更适用于循环功能不稳定者;两者对血糖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