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71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2篇 |
儿科学 | 17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186篇 |
口腔科学 | 34篇 |
临床医学 | 633篇 |
内科学 | 339篇 |
皮肤病学 | 39篇 |
神经病学 | 129篇 |
特种医学 | 206篇 |
外科学 | 332篇 |
综合类 | 1165篇 |
预防医学 | 502篇 |
眼科学 | 37篇 |
药学 | 409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435篇 |
肿瘤学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94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07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219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329篇 |
2010年 | 290篇 |
2009年 | 320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219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217篇 |
2004年 | 177篇 |
2003年 | 163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05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抑郁症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内源性抑郁、体因性抑郁和心因性抑郁。对其做心理治疗的侧重点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分别予以介绍。一、内源性抑郁内源性抑郁包括单相抑郁症 ,双相情感障碍以及与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等有关的抑郁状态。这种抑郁的发病往往缺乏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背景。因此 ,许多精神科医生认为这种抑郁与心理因素无关 ,在治疗上只强调药物的作用 ,心理治疗大多被忽略。从心理动力学观点来看 ,这种抑郁仍有其潜在的心理动力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存在于患者的早期生活经历和 /或隐藏在现在的一些日常生活事件中 ,没有经过专门心…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在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名正常人(对照组)和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病后第1、3、7、14 d的血清IL-6和TGF-β1浓度.结果脑出血组在病程第1、3、7 d血清IL-6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5),TGF-β1水平均明显减低(均P<0.05),至第14 d血清IL-6、TGF-β1水平均接近正常水平.血清IL-6水平在病程第1 d达到峰值(P<0.05),TGF-β1在病程第3 d为低谷值(P<0.05).大量脑出血患者血清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小量出血患者(均P<0.05).不同出血量患者之间TGF-β1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5),与TGF-β1水平无关(r=0.001,P>0.05).IL-6水平与TGF-β1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6、TGF-β1与脑出血的病理过程有密切关系.血清IL-6浓度测定对判断脑出血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病症,脊髓损伤时所产生的磁共振(MR)图像异常,反映出脊髓损伤后发生的病理生理改变,对预后有重要的评价意义。现将我院18例急性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和MR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卵巢支持细胞癌姚建国,刘波,付伟,王立红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下腹部包块伴痛经、月经量减少、性欲减退3月余。1992年5月来院就诊。妇科检查:阴毛呈不规则菱形,阴阜脂肪垫消失,阴蒂增大。下腹部可触及手拳大小肿物。B超:盆腔实性肿物,约10cm...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995年以来,滕州市致病性弧菌种类、分,布等病原学检测情况。共检疑似霍乱病人粪便1562人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27株,检出率为8.13%,其中非01群霍乱弧菌居首位83株占65.35%,其次为麦氏弧菌13株占10.4%,溶藻弧菌11株,河弧菌9株,副溶血弧菌6株,弗尼期弧菌5株。83株非01群霍乱弧菌可分型占61株,分布8个血清型,定型率为73.49%,127株致病性弧菌产类霍乱肠毒素(G)47株占37.00%,以非01群霍乱弧菌产生类CT所占比例为最高,从而说明它在毒力和致病性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拟行手术治疗的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入组后择日进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管状胃吻合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感染、胃肠减压、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日开始加用芪黄煎剂肠内滴注,每日1剂分2次。2组术后常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7日给予2组患者造影剂口服,X线摄片确定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比较2组患者术前1d及术后1d、7d时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E)、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等胃肠神经递质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造影剂到达结肠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01)。术后1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高于本组术前1d时(P< 0.05);术后7d时,2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血清VIP、NOS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后1d时(P< 0.05);术后7d时,治疗组患者血清AChE、SP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血清VIP、NOS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加用芪黄煎剂可明显加快食管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其机制与调节胃肠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