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肾病综合征是以浮肿、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胆固醇增高为特点的一组症候,属中医的水肿、腰痛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此病多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有的病人疗效不佳,复发率高,付作用大,中医多以益气健脾、补肾法治之。笔者采用清热利湿治疗本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导于后。 张××,女,30岁,工人。住院号36590。92年12月2日以反复浮肿、腰痛五年入院。五年来反复浮肿,腰痛,尿蛋白+++至++++。曾在我院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肾炎肾病型”,服用“强地松”、“环磷酰胺”等药物,疗效不佳。现仍全身浮肿、头昏乏力、口干而苦,心悸烦燥,腰酸腿困,尿少短赤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5 只小鼠,随机分成缺氧组,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2 周后,取新鲜心肌标本,测琥珀酸脱氢酶(SDH),三磷酸腺苷(ATP) 酶,乳酸脱氢酶(LDH),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病理性变化。结果 缺氧组SDH 和ATP酶减少,LDH 升高,心肌间质水肿,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肌丝排列紊乱,丹参治疗组,心肌酶和心肌超微结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对小鼠心肌缺氧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早期合并锥体外系表现的报告比较少见,我们将1988年2月至1996年7月收治9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4例,女5例;5mo~1a4例,~3a4例,~9al例。二、锥体外系病变的表现偏侧肢体不自主舞动5例,四肢舞动1例,摇头3例,咀嚼3例,偏侧肢体震颤 相似文献
14.
蛙式支架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刘景邦张德宏樊成虎甘肃省中医院(730050)主题词髋脱位,先天性/外治法固定术蛙式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传统方法,效果比较满意。但是,其缺点是患儿不能主动坐、卧,护理不便等。我们采用自制的蛙式支架外固... 相似文献
15.
肱骨外髁炎好发于前臂劳动强度较大的工种 ,绝大多数为中年人 ,临床上多见。我们应用斑蝥散外敷治疗该病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们从 1 986年至 1 998年共治疗肱骨外髁炎患者 1 61例。其中女性患者 1 0 2例 ,男性患者 59例 ;左侧 58例 ,右侧 1 0 3例。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斑蝥、丁香各等份。将以上两种药物共研细末 ,装密闭瓷瓶内备用。使用方法 :取一块纱布或胶布 (约 4cm× 4cm) ,在敷料块中心剪一直径约为 1 cm小孔 ,粘贴在患侧肱骨外髁处(其压痛点正好裸露于其小孔 )。取复方斑蝥散少许 (约 1 .5g) ,以 75%酒精… 相似文献
16.
经皮三枚鱼鳞针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便,感染机会小等优点,在我院广泛应用。通过对48例患者1.5-3年的临床观察及复习X线片,得出结论:①易出现鱼鳞针松动及退针现象,致内固定不牢靠。②对于有移位的Garden Ⅲ、Ⅳ型骨折,有并发骨折不愈合的机会增大,颈干角变小并发髋内翻机会增大。③对于有移位的GardenⅢ、Ⅳ型骨折并有骨质疏松患者(Singh分级4级以下),不适合三枚鱼鳞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17.
18.
黄芪桂枝五物汤是医圣张仲景治疗“血痹”的主方。笔者承先贤经验,临证中应用此方治疗其它疾病,屡获良效,现谨举治验2则如下。1颈椎病郝某,男,58岁,木工。于1978年7月23日初诊。主诉颈项疼痛,活动不灵活,伴右肩臂及右手拇、食、中指麻木无力5个月。虽... 相似文献
19.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邦副主任医师为甘肃省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从事医、教、研40余年,擅长运用手法治疗骨折和脱位,尤其在小儿骨科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1诊 相似文献
20.
自 1991~ 1999年 ,作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14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男 9例 ,女 5例。年龄 3~ 17岁 ,平均 14 .5岁。左侧 12例 ,右侧 2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3例 ,坠落伤 11例。按照KiseboroughKadin分型 ,Ⅰ型 2例 ,Ⅱ型 5例 ,Ⅲ型 6例 ,Ⅳ型 1例 ,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受伤至接受治疗的时间最短 6小时 ,最长 2 8小时 ,平均 17小时。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患肢置于台侧 ,皮肤常规消毒 ,铺无菌巾单 ,局部麻醉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