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7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33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有关新生儿免疫功能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新生儿T细胞多为抑制或幼稚状态的淋巴细胞,功能不成熟;细胞因子水平低下或缺乏,免疫球蛋白或补体含量不足;但红细胞免疫功能较成熟.本文对此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12.
三味中药配伍应用对改善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具有调理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经过配伍应用后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 1 .0 3 4× 1 0 5 Pa的蒸气烫伤 1 0s ,烫伤面积 1 6% ,深度为Ⅲ度的致伤模型烫伤动物。通过观察MΦ的吞噬功能、枯否细胞清除能力、MΦ抗原提呈功能、血清TNF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产生能力、小鼠抗体产生能力、PMNH2 O2 释放量及PMN溶菌酶释放量、血清补体的趋化作用和聚集作用等指标 ,籍以了解单味中药与配伍中药对烧 (烫 )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结果 单味中药三七(PP) ,金银花 (LJ)和虎杖 (PC)对小鼠受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C +LJ、PP +PC、PP +LJ等二味配伍的中药 ,除少数指标外 ,均比单味药的作用好。而PP +LJ+PC三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 ,比单味药和二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更佳。结论 单味中药经配伍应用后对烧 (烫 )伤小鼠严重受损的免疫系统功能 ,具有比单味药更好的协同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射频热疗缓解癌因性疲乏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癌因性疲乏(CRF)是肿瘤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状态,它从体力、精神、心理情绪等方面影响患者。患者可出现精神疲乏、虚弱、冷漠、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沮丧等多种表现形式,他不同于一般的疲乏,发生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不能通过休息来缓解,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2009年4月—2010年3月本院肿瘤科对50例癌因性疲乏患者应用HY7000型射频热疗系统进行治疗,获得一定疗效,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患者主动免疫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探讨主动免疫对RSA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治疗RSA32例,观察其局部皮肤反应及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细胞和CD4/CD8的变化。结果:局部皮肤反应随免疫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轻,首次免疫与末次免疫后皮肤反应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妊娠结局良好。主动免疫治疗前后CD4细胞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治疗后有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局部皮肤反应联合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可以有效地监测主动免疫治疗效果,提高免疫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同复温时间亚低温治疗临床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这篇文章发表在本刊本期第350~356页。该文被评为本期优秀论文。本刊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刘敬教授为该文做了点评,供读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16.
与周围神经系统相比,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能力很弱, 其主要原因是神经元与轴突在修复过程中促进性环境的缺如和抑制性环境的存在。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paired immuonglobin-like receptor B, Pir-B)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继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受体NgR之后三种髓鞘抑制分子Nogo、OMpg、MAG的另一种共同受体, 且众多体外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 同时封闭NgR和Pir-B, 几乎可以完全消除髓鞘相关抑制分子对轴突再生的阻碍作用。本文就Pir-B抑制受损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及所致相关神经系统疾病展开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观察氢吗啡酮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01/2021-12月在作者医院行UPPP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舒芬太尼组和氢吗啡酮组,每组各30例患者。舒芬太尼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予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10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氢吗啡酮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给予氢吗啡酮0.20 mg/kg+托烷司琼10 mg+0.9%生理盐水至100 ml。两组患者镇痛参数均为背景输注速率1.2 ml/h,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量2 ml,锁定时间10 min。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12、24、48 h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有效按压次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舒芬太尼组术后6、24、48 h VAS评分明显高于氢吗啡酮组(P<0.05),术后12 h时VAS评分明显低于氢吗啡酮组(P<0...  相似文献   
118.
会议纪要新生儿重点疾病 (即第十三次 )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学术会议于 2 0 0 1年 2月 1 7日至 2 0日于福建省厦门市闽桥大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儿专家及代表参加了会议。因与另一科研课题组活动在时间上有冲突 ,有关四位专家等未能出席。在大会正式开始前的 1 6日晚 7:0 0举行了本次会议的预备会 ,由全国围产新生儿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秦振庭介绍了本次会议与以往各届次会议不同的三个特点 :(1 )本次会议是继去年承德《新生儿科杂志》创刊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后 ,以新生儿重点疾病为主要内容、以专家研讨为重点的学术研讨方式 ;(2 )作…  相似文献   
119.
背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m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旨在研究HIE患儿脐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一氧化氮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进一步改善HIE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研究对象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所用标本为脐血。分别用放射免疫法与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检测40例HIE患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脐血IL-6、TNF-α与一氧化氮水平,由北京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负责检测主要观察指标: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脐血IL-6,TNF-α与一氧化氮水平的对比结果。结果:HIE患儿与正常新生儿脐血IL-6水平分别为(70.5&;#177;18.9)、(81.8&;#177;28.0)ng/L(t=2.11.P=0.038),TNF-α分别为(1.03&;#177;0.30)、(0.82&;#177;0.31)μg/L(t=3.33、P=0.001).一氧化氮分别为(59.2&;#177;24.1)、(85.1&;#177;31.3)μmol/L(t=3.59.P=0.001),而且病情越重IL-6、一氧化氮减低与TNF-α升高越明显。结论:HIE患儿脐血IL-6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TNF-α水平升高,他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过程,脐血免疫指标的检测可用于HIE的早期预测。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与性激素水平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住院的男性脑梗死患者71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使用血栓弹力图法测定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同时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根据AA抑制率结果将入选者分为AR组和阿司匹林敏感(AS)组,比较2组性激素水平及其他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R的危险因素。结果:71例患者的AA抑制率平均为(55.2±32)%。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口服阿司匹林后男性脑梗死患者AA抑制率与血清孕酮(P)水平呈正相关(r=0.273,P=0.021),与甘油三酯(TG)水平呈负相关(r=-0.262,P=0.027)。与AS组(38例)相比,AR组(33例)总胆固醇(TC)、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偏高,P水平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为AR的危险因素(OR=4.465,P=0.026,95%CI 1.199~16.624),较高水平的P为AR的保护性因素(OR=0.146,P=0.005,95CI%0.039~0.552)。结论:男性脑梗死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存在差异,可能与TG及P水平有关。男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AR,可能与TG、TC、LDL-C、糖尿病和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