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妇科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200例妇科感染患者,提取所有患者的阴道内壁分泌物标本并分为4份,均接受培养检验法、凝集检验法、胺试验法以及镜检法检验.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同检验方法下病原菌的阳性率以及不同检验方法下对菌丝、假菌丝... 相似文献
12.
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和血气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O)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血气分析及20例对照组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D-二聚体在COPD加重期患者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血浆D-二聚体与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而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血浆D-二聚体可作为COPD急性期反应的指标,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与其增高密切相关。在COPD患者的病情监测及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碱性利多卡因缩短臂丛阻滞诱导期的临床观察064200遵化市医院刘庆玲为缩短利多卡因臂丛阻滞诱导时间.增强臂丛效果,我院对20例急症上肢手术行臂丛阻滞观察碱性利多卡因对臂丛诱导期的影响,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上肢急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达可替尼、吉非替尼治疗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6例(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和观察组67例(采用达可替尼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近远期病灶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远期生存及药物相关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组织多肽抗原(TPA)、癌胚抗原(CEA)、鳞癌抗原(SCC)、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毒副反应Ⅰ~Ⅱ级占比高于对照组,Ⅲ~Ⅳ级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达可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北京民航总医院2010-2012年急诊治疗的232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钠浓度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热性惊厥儿童血清钠浓度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惊厥反复发作及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血清钠浓度明显低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结论:热性惊厥患儿常存在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在常规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时应注意纠正低钠血症,以减少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减轻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对794例婴幼儿患者粪便进行检测,分析由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感染情况。方法采集腹泻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采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对儿科门诊及住院部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进行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 794例腹泻婴幼儿中检出371例A群轮状病毒阳性标本,总阳性率为46.7%。各个年龄段的感染阳性率构成比分别为:<6个月组为13.6%,6个月至2岁组为83.8%,2~5岁组为2.6%,表明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男性患儿感染率为47.7%,女性患儿感染率为45.1%。男女患儿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A群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6个月至2岁为A群轮状病毒的高发年龄段和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为感染高峰期,临床医生应重视腹泻病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吸入变应原的分布特征,为临床诊断、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对2020年5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于民航总医院儿科呼吸过敏门诊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进行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混合霉菌、尘螨、混合动物皮屑、春季花粉、杂草花粉的特异性IgE水平检测,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变应原的分布情况。结果 共纳入1205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吸入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霉菌(38.2%)、杂草花粉(31.2%)、尘螨(27.7%)、春季花粉(23.5%)、动物皮屑(22.5%);男性患儿总IgE和霉菌、尘螨、春季花粉的阳性率高于女性患儿,年龄≥6岁患儿总IgE和尘螨、动物皮屑、春季花粉、杂草花粉的阳性率高于年龄<6岁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05例过敏性鼻炎患儿的血清吸入变应原中,霉菌居首位,其次为杂草花粉和尘螨。吸入变应原特异性IgE存在性别及年龄差异。过敏性鼻炎患儿不仅应检测变应原,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而且有必要随年龄增长复查变应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女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检查,评估其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就诊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且诊断为VVC的患者545例,分别由临床医生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通过相差显微镜和革兰染色对患者分别进行阴道清洁度、AV评分、Nugent评分及干化学等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 545例患者中单一感染217例(39.82%),混合感染328例(60.18%)。其中混合感染患者阴道清洁度Ⅳ度,白细胞(++、+++、++++)、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pH值(3.8~4.5)、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与单一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感染患者在阴道清洁度(Ⅰ/Ⅱ、Ⅲ)、白细胞(0~5)、菌群多样性(未见、+)、优势菌(G+)、pH值(≥4.6)、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方面的比例与混合感染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VC的混合感染占60.18%(328/545),混合感染中VVC+AV占68.60%(223/328),分别与其他混合感染情况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现2例同时合并滴虫感染患者。结论 VVC混合感染发生率高,尤其是合并需氧菌性阴道炎,且与单一感染患者比较微生态失衡更为严重,因而阴道微生态评价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评估VVC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情况,为临床及时、准确、全面的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联合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双免疫疗法对改善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2022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PD-1单抗免疫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PD-1联合CTLA-4双免疫疗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后病灶缓解情况,对所有患者开展为期1年随访,统计并对比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为(3.36±0.17)ng/m L,糖类抗原15-3为(25.33±5.28)U/m L,糖类抗原19-9为(38.77±5.62)U/m L,均低于对照组[(5.27±1.36)ng/m L、(28.44±5.18)U/m L、(41.25±5.46)U/mL,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为21.88%(14/64),部分缓解率为31.25%(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