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目的评价20例生长激素缺乏症(GHD)儿童激素水平,包括生长激素(GH)、游离甲状腺素(FT3、FT4)、促甲状腺素(TSH)、促性腺激素(LH及FSH)、空腹血糖与垂体CT.方法所有内分泌激素均经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分别给以口服左旋多巴(10mg/kg)及静脉注射胰岛素(0.05~0.1U/kg).随后,在0、30、60、90分钟分别抽血测定.空腹血糖为常规方法测定.垂体CT为冠状位增强扫描.结果20例中GH完全缺乏16例,GH部分缺乏症4例.其中2例合并中枢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合并外周性甲状腺功能低下.20例中15例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垂体CT显示垂体正常7例,垂体发育不良10例,空蝶鞍3例.空腹血糖低于正常水平12例.结论生长激素缺乏症除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外,易伴发性腺及甲状腺功能受损.空腹血糖水平较易低下.提示对这类患儿应综合评估.垂体CT提示患儿垂体可有不同程度异常,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8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听力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不同病因 (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 )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由溶血和感染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明显。母乳性黄疸所致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无变化。结论 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力损害 ,应及早干预 ,并注意远期随访。  相似文献   
85.
刘小红  张杨 《北方药学》2021,18(2):84-85
目的:探究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50例,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与甲硝唑注射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妇科千金片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清炎症因子改善明显(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头孢曲松及甲硝唑注射方案,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患者疗效显著,且有助于恢复月经正常.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PDCA在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学习中的效果,为进一步有针对性提高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科研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4月~7月在儿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22名住院医住院师为研究对象,应用PDCA循环对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进行临床科研基础知识课程培训,培训时间为3个月。使用均数、频数、构成比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比较培训前、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及对培训课程的满意度。 结果 ①儿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培训前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总成绩为54.14±23.06分,培训后总成绩为73.63±21.05分,培训后规培医师的临床科研基础知识较前有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部分临床科研基础知识点有欠缺,培训前后成绩相差无统计学差异; ③ 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对临床科研基础知识培训课程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满意,但对培训时间安排不满意。结论 基于PDCA循环的培训方法可明显提高儿科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科研基础知识水平,值得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中推广。  相似文献   
87.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0例,分别予以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与尼莫地平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三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A组、B组、C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09.12±14.71)cm/s、(104.78±15.11)cm/s、(96.22±11.52)cm/s,均较治疗前的(165.79±25.82)cm/s、(167.35±24.79)cm/s、(166.28±23.96)cm/s明显降低,GCS评分分别为(11.18±2.01)分、(11.24±2.14)分、(13.93±2.94)分,均较治疗前的(7.24±1.81)分、(7.43±1.75)分、(7.34±1.52)分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地平、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CT及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经病理证实的FNH结节,分析其CT及MRI影像资料.结果 9例FNH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共有10个病灶,其中肝右叶6枚,跨左右叶2枚,肝左叶2枚.5例患者CT及MRI资料完善,1年轻女孩仅行MRI检查,3例患者仅行CT检查.CT表现:8例FNH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5个见裂隙状、星芒状低密度中央或偏心瘢痕.动脉期7例明显均匀强化,1例中度强化,所有病灶中心瘢痕均未见强化,4例肝门侧见增粗迂曲血管影.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不均匀降低,呈相对高和等密度,强化特点呈"快进慢出"强化模式.5例肿块中央或偏心裂隙状瘢痕呈缓慢渐进性强化.MRI表现:T1WI示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个病灶呈等信号;T2WI示6例患者均呈稍高信号.MRI增强扫描示,6例患者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呈稍高信号及等信号,5个病灶出现中央瘢痕,瘢痕组织在T1WI上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表现为延迟强化.结论 FNH多见于青中年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靠近肝包膜下,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全面、准确显示FNH的血供特点.病灶明显富血供高强化及裂隙状纤维瘢痕延迟性强化是其特征性影像表现,病灶多无包膜,两者均能对其做出准确诊断.二者结合可提高FNH的诊断准确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分析泸州市50岁以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发生病毒学失败的耐药影响因素和耐药特征,为抗病毒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 对2021年泸州市50岁以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且病毒学失败的患者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采用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学失败患者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招募575研究对象,成功获得序列550例(95.65%),其中281例(51.09%)耐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病程为艾滋病患者是HIV感染者的1.49倍(95%CI:1.04~2.61);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200个/μl组是≤200个/μl组的0.68倍(95%CI:0.47~0.97);治疗时间≥36个月是治疗时间<12个月的1.96倍(95%CI:1.06~3.64);感染CRF08_BC亚型毒株是CRF07_BC亚型毒株的1.71倍(95%CI:1.11~2.65)。耐药突变位点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中的M184V/I和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中的K103N、V179D...  相似文献   
90.
刘小红 《上海医药》2016,(13):40-43
目的:观察和评估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清IL-6、hs-CRP,血脂水平和E-选择素,SICAM-1、SVCAM-1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TG、TC、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TG、TC、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IL-6、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亦能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减轻内皮细胞的损坏,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逆转血管重塑,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