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对患者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在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患者家属可起辅助治疗作用.因此,在加强对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应注重对其家属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2.
刘伶  王风  林英忠 《广西医学》2002,24(9):1340-1342
目的 :评估心肌梗死后梗死相关血管 (IRA)晚期再灌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2 4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 12小时~ 4周和 1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IRA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和 或冠脉支架术后进行临床随访 ,设同期住院的 30例心肌梗死患者做对照组。结果 :左室射血分数 (EF) :介入治疗组中AMI组由 4 4 5 %± 3 0 %增加至 5 3 3%± 5 8%(P <0 0 1) ,OMI组由 4 2 8%± 4 4 %增至 4 9 9%± 5 4 % (P <0 0 5 ) ;对照组由 4 9 6 8%± 18 2 %降至 4 6 72 %± 16 2 % (P >0 0 5 )。 8例合并房室传导阻滞 (AVB)的下壁心肌梗死者经血管成形术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心律。结论 :心肌梗死后 ,恢复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对改善左心室功能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壁心肌梗死并发的AVB绝大多数是由房室结动脉供血中断使房室传导系统处于顿抑状态 ,故应尽早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83.
林英忠  王风  徐广马  刘伶  林虹 《广西医学》2003,25(11):2112-2113
目的 :观察经肱动脉途径冠脉造影 (CA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 :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 ,我院经肱动脉途径共对 2 0 3例患者行CAG ,与同期经股动脉途径行CAG的 5 0 0例患者比较 ,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冠状动脉造影时间、X光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结果 :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 98 5 %和 10 0 % ,X光透视时间为 (6 5± 3 5 )min和(5 9± 3 6 )min ,并发症发生率为 1 4 8%和 5 2 % ,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 (31 5± 16 2 )min和 (30 2± 15 7)min。两组手术成功率 ,X光透视时间和手术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肱动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 (P <0 0 1)。结论 :经肱动脉行CAG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责任病变斑块性质、管腔大小与冠心病类型、血管重塑的关系,评价支架术后高压球囊再扩张的意义,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 方法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临床诊断的44例冠心病病例,其中男3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1±9.9岁(40~78岁);稳定型心绞痛2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责任病变为前降支32例,右冠6例,回旋支6例.  相似文献   
85.
笔者对近期本院157例均有乙型肝炎病史或HBV血清标志物阴性的患者进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测定。其含量可有效的辅助诊断各型乙肝并有助于判断病情的发展程度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乙肝疾病组是本院1998年1月~1998年6...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肝X受体(LXR)激动剂T0901317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 μmol/L)T0901317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不同时间(0、12、24、48 h),用Hoechst 33342染色及流式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cleaved caspase-3和LXRα的表达,RT-qPCR检测Bcl-2和LXRα的mRNA表达。结果:随着T0901317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凋亡现象逐渐明显。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发现,T0901317可下调Bcl-2 蛋白表达,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多,而LXRα的表达上调;RT-qPCR检测结果也显示,T0901317可下调Bcl-2 mRNA表达,而上调LXRα表达。结论:T0901317能上调LXRα表达,从而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7.
经皮肱动脉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肱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冠脉内支架术的可行性。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肱动脉途径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100例),另一组经股动脉途径行PCI(100例)。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结果经肱动脉途径手术的成功率为98.35%,股动脉为99.21%。两组的透视时间分别为8.98±3.62min和8.57±3.43min,手术时间分别为43.6±10.1min和42.8±10.4min。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肱动脉途径行PCI术安全有效且可靠。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救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参照中国胸痛中心的要求建立胸痛中心并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和救治流程.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观察组,选取未建立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之前2012年1-12月收治的STEMI患者为对照组,共入选患者624例,观察组374例,对照组250例.采用回顾性非同期队列研究方法,观察组入院后采取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进行救治,对照组在胸痛中心成立前入院进行常规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完成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2B)、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出院患者随访1年,分别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壁瘤形成、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心脏事件(心力衰竭、死亡、再次入院)发生率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后首份心电图平均完成时间缩短(P=0.001),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院内病死、心力衰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LVEDD、pro-BNP、CRP、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室壁瘤形成率和Scr水平在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LVEF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LVEDD、pro-BNP、CREA、CRP、室壁瘤形成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痛救治快速反应体系建立不仅有效缩短了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能改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网络的异常与骨髓瘤发病密切相关 ,其中IL 6及其受体的表达异常更为引人注目。我们选用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为研究对象 ,观察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常用药物地塞米松 (DEX)、IFN α、IFN γ对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的IL 6及其受体 [IL 6R ,包括膜表面受体 (IL 6Rα)和可溶性受体 (sIL 6R) ]表达的影响。为解释IL 6及其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线索。材料和方法1 材料和试剂 骨髓瘤细胞系SKO 0 0 7,特淋巴瘤细胞系Raji,DEX磷酸钠 (相对分子质量为 5 1…  相似文献   
90.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其受体(interleukin-6receptor,IL-6R,包括细胞膜受体IL-6R,可溶性受体sIL-6R,信号传导链GP130)与人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用MTT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原位杂交及RT-PCR方法检测了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上清及其骨髓单个核细胞IL-6和IL-6R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人比较,患者骨髓上清中有较高水平的IL-6及sIL-6R,并且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有IL-6、IL-6R、GP130mRNA的异常表达.结论IL-6及其受体的异常可能参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