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NF-κB通路在大鼠急性结肠炎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结肠炎应激模型,固定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髓内I-κB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脊髓内COX-2 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L5-S1和C2-4脊髓内COX-2蛋白水平.结果结肠内灌注6%醋酸可产生明显局部炎症反应;急性结肠炎0.5 h后L5-S1脊髓内I-κ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急性结肠炎3 h后L5-S1脊髓内COX-2 mRNA表达开始增加,24 h后达到高峰;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结肠炎24 h后胞浆内COX-2蛋白表达增加.结论大鼠急性结肠炎时,NF-κB通路可能通过调控COX-2的表达而介导炎症反应,I-κB有可能成为急性结肠炎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52.
术后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虽有一定自限性,但是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术后房颤可能使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急性肾损伤、脑卒中,甚至死亡,增加患者医疗负担。术后房颤的早期预防在疾病发展环节中十分重要。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关于术后房颤的研究文献,以详细阐述术后房颤危险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早期识别术后房颤高危患者提供理论支持,并通过分析围术期药物对术后房颤的影响,为围术期早期预防术后房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确定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全凭吸入麻醉时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方法 择期全凭吸入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矫正胎龄小于37周的早产儿29例,ASA分级Ⅱ级.吸入6%七氟烷进行全麻诱导,手术过程中全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将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调整至预定值,维持15 min不变,然后拔除喉罩.根据Dixon上下法进行试验,初始呼气末七氟烷浓度为1.4%,拔除喉罩时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升高一个浓度梯度,拔除喉罩时未发生体动反应,下一例降低一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梯度为0.2%.将无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到体动反应时呼气末七氟烷浓度的中点设为平衡点,计算所有平衡点七氟烷浓度的平均值即为MAC.结果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结论 矫正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拔除喉罩无体动反应的七氟烷MAC为(1.17±0.19)%,低于足月儿童的参考值,这可能是归因于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对开胸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后外侧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E组,n=20)和肋间神经冷冻组(C组, n=20).术毕E组接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泵.C组于关胸前行切口、上下各一肋间以及胸引管处肋间神经冷冻(-70℃,90秒).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时FVC、FEV1和PEF.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FVC、FEV1、PEF均下降.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5天、第7天E组优于C组.结论 硬膜外镇痛可明显改善术后肺功能,是一种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寻求较佳的EBUS-TBNA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60例择期EBUS-TBNA手术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舒芬太尼组(S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组(SR组),每组20例.麻醉方式采用静脉输注丙泊酚全麻复合TCI舒芬太尼和或瑞芬太尼辅助2%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术中维持双频谱指数( BIS)50 ~60.记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T0)、手术开始后30min( T1)和术毕定向力恢复时(T2)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手术开始后30min动脉血气、术中呛咳次数、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用量、术毕至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R组T1时呼吸频率下降明显(P<0.05),S组和R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SR组(P<0.05).(2)R组和SR组术中呛咳次数、术毕至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减少(与S组比,P<0.05).(3)三组患者丙泊酚、利多卡因用量、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小剂量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同时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并辅助局部麻醉可以满足EBUS-TBNA的手术要求,安全、有效,可作为EBUS-TBNA的常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初次免疫(初免)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成人初免后9年的抗体持久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成人按照0-1-6程序不同种类HepB初免后的正常应答和高应答者[初免后1月(T1)抗-HBs≥100 mIU/ml],于初免后9年(T2)采血定量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采用多...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规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疼痛管理,以提升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实施规范化镇痛管理之前的胸腔镜术后自控镇痛患者作为对照组(n=206),将实施多学科团队规范化镇痛管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181)。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有效按泵的次数、镇痛满意度以及镇痛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两组疼痛评分呈下降趋势,观察组评分相对低于对照组,仅术后第3天观察组静息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除术后3 d),恶心呕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学科合作的规范化镇痛管理模式整体提升了胸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管理质量,为护士的疼痛护理实践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8.
59.
不同浓度同等剂量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与插管时的循环反应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赵志丹*李树人*冯艺*表1插管前后各组收缩压(kPa)(x±s)插管前插管后1min差值P值Ⅰ16.1±1.715.5±2.0-0.7±1.1P>0.05Ⅱ17±1.316.7±1...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预测老年患者非神经外科非心血管手术围术期死亡风险的危险指数评分.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非神经外科非心血管手术治疗的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的住院患者11 144例,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疾病、术前化验室检查、手术麻醉情况.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Bootstrapping法行内部校验,通过校正方程的偏回归系数确立危险指数评分的参数权重.结果 围术期病死率为1.0%(111例).通过回归分析获得8个独立预测因素,并定义危险指数评分:美国医师协会分级(工级0分,Ⅱ级3分,Ⅲ或Ⅳ级4分)、BMI(<24 kg/m2 0分,≥24 kg/m2-1分)、肾功能不全(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3分)、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2分)、低清蛋白血症(1分)、低钠血症(1分)、实施全身麻醉(1分).危险指数评分:<6分的患者为低危,6~7分的患者为中危,>7分的患者为高危,高危患者围术期死亡的实际预测风险大于10%.围术期死亡危险指数评分展现出了较好的诊断识别能力(c-statistic=0.878).结论 老年患者非神经外科非心血管手术的围术期死亡风险可以通过危险指数评分进行预测,这一评分可以帮助筛选围术期死亡的高危人群,以便针对性的给予更精细化的围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