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近年来围产医学在围内外许多国家已迅速发展,但围产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较高,故要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首先降低围产新生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提高对围产新生儿疾病与死因的认识,现将我科1985年1月至1989年12月收治的3119例住院围产新生儿病例提出分析。其病例数为同期住院新生儿30.31%,病死率为同期住院新生儿的53.11%。  相似文献   
103.
择期剖宫产术中输糖量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剖宫产术中输注不同糖量对母婴的影响,寻找适宜输糖量,选择56例择期待产产妇,根据术前输糖量的不同分为0g(对照)、6g、12g、24g、40g五组。观察结果表明,当母体输入糖达40g时,不但可使母体血糖和胰素水平明显上升,而且还可出现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和黄疸的发生率增加。提示剖宫产术前不可不输糖或限量在12g之内(5%葡萄糖液速度为10ml·kg^-1·h^-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通过比较吸入全身麻醉和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的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探讨硬膜外麻醉对全身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20例因食管癌需开胸单肺通气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异氟醚吸入全麻组(GI组)和异氟醚吸入复合硬膜外组(GIE组)。每组各10例。GI组采用异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麻醉。GIE组采用异氟醚/维库溴铵/胸部硬膜外0.5%罗哌卡因麻醉。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排指数(CI)、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SVRI)。分别于清醒时,侧卧双肺通气30 min,单肺通气15、30、60和120 min,侧卧再次双肺通气30 min抽取动脉,混合静脉血血样,测定血气,并计算氧供(DO2)、氧耗(VO2),以及氧供氧耗比(DO2/VO2)。结果 GIE组MAP低于GI组(P<0.05),SVRI不但低于GI组,也低于基础值(p<0.05)。单肺通气后30、60、120 min两组CI均高于基础值(P<0.05),GIE组各时间点CI与GI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各时间点DO2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肺通气15、30和60min时GIE组SvO2明显低于GI组(P<0.05),而VO2明显高于GI组(P<0.05),同时DO2/VO2明显低于GI组(P<0.05)。结论 以单纯全麻相比,胸段硬膜外联合全麻可能会使单肺通气早期全身氧耗增加,DO2/VO2降低。  相似文献   
105.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重要的DNA肿瘤病毒.潜伏膜蛋白1(1atent membrane protein 1,LMPl)编码基因是EBV永生化基因中惟一能够转化体外培养的人和啮齿类动物细胞并使之具有致瘤性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6.
肋间神经走行于肋间肌之间,在靠近胸骨的位置发出前皮支分布在皮肤表面,支配前胸壁区域的皮肤感觉。超声引导下胸肋间筋膜阻滞(PIFB)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筋膜平面区域阻滞技术,通过将局麻药注射在胸大肌与肋间肌之间,在肋间神经移行途中将其阻断从而实现前胸壁区域的麻醉与镇痛。PIFB以其有效的镇痛效果、操作安全且易于学习的特点应用于乳腺、胸科、心脏等手术领域中,得到了患者和医师的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对PIFB的解剖情况、操作技术、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方面进行论述,为PIFB的更多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探讨了麻醉科住院医师临床麻醉思维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麻醉科住院医师在临床麻醉思维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自身缺乏兴趣、理论和实践脱节、与患者沟通能力差、培养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频繁更换培养教师以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问题.北京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麻醉与疼痛医学教研室采取增加住院医师病例讨论发言机会、提高培养教师水平、推行住院医师导师制度和增加住院医师与患者交流机会等方法,提高了麻醉科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能力和整体麻醉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预防性给予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rhTNFB:Fc,抗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药)对大鼠坐骨神经冷冻(SCN)后机械缩足阈变化以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5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9),制模组(n=38)和试验组(n=9)。在制模前及制模后7,14,28天(每时间点随机取6只),进行机械缩足阈和自噬评分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膨大处的脊髓TNF-α表达水平。结果在制模后早期,制模组和试验组术侧后足机械缩足阈,显著高于正常组和术前水平(P<0.01);随后逐步下降。至术后28天,试验组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制模组机械缩足阈显著降低(P<0.05);与制模组比较,试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机械缩足阈呈不同程度增高(P<0.05或P<0.01)。术后28天,试验组机械痛敏发生率,较制模组显著降低(P=0.013)。术后只有制模组于术侧后足出现自噬现象。与制模组比较,经rhTNFB:Fc处理后,试验组术侧脊髓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03)。结论预防性给予rhTNFB:Fc可显著缓解SCN后的机械痛觉过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冷冻(SCN)后行为学及脊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变化。方法:7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n=9),假手术组(S组,n=27)和造模组(C组,n=38),C组根据术后3周时机械缩足阈测定值又分为机械痛敏组(C28+)和未出现机械痛敏组(C28-)。各组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2和4周进行机械缩足阈和自噬评分测定。每时间点随机取6只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脊髓腰膨大处的TNF-α表达。结果:术后1周时,C组术侧后足机械缩足阈较术前和S组显著增高(P<0.01),随后逐渐下降,至术后4周时,机械缩足阈明显低于术前和S组水平(P<0.05),而对侧后足机械缩足阈术后持续低于术前和S组(P<0.05或P<0.01)。仅造模组出现机械痛敏,术后4周时,术侧痛敏发生率达35%,远高于对侧的5%(P=0.013)。自噬仅发生于造模组术侧后足,在术后1周至2周内最为严重(术后1周发生率为18.4%,术后2周为24%)。与S组和N组比较,C组术后各时间点双侧脊髓TNF-α表达均呈不同程度增加(P<0.05或P<0.01),尤以出现机械痛敏大鼠增加最为显著(P<0.01)。结论:脊髓TNF-α表达可能在冷冻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和硬膜外术后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 法46例I~Ⅲ级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E组,24例)和肋间神经冷冻镇 痛组(C组,22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1d(T3)、3 d(T3)、5 d(T4)抽取静脉血进行 血栓弹性描记图检测[包括R—time(反应时间)、K—time(凝血时间)、α角、MA(血栓最大幅度)、CI(凝血 指数)]和凝血功能筛选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 并于术后4、24、48、72 h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进行疼痛评分。术后7~10 d行双下肢B超检查,检测 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间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T3,4 时K—time缩短,MA、α角增大,FIB升高,T2~4时R—time缩短,CI增大;与E组比较,C组T2-4时CI升高, T3,4时FIB升高(P<0.05),术后各时点PT、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C组 (3/20)、E组(1/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镇痛和硬膜外镇痛对开胸手术患 者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与肋间神经冷冻镇痛相比,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