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目的筛选成人大骨节病的主要诊断指标,为进一步制定成人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大骨节病流行病学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分析了陕西省大骨节病病区16岁以上与16岁以下大骨节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结果(1)16岁以下组及16岁以上组临床指征阳性率比较的单因素分析显示,21项指标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仅有3项指标(指末弯、干骺端与骨骺X线征)是16岁以下组高于16岁以上组,其余18项均为16岁以上组高于16岁以下组;(2)16岁以下组及16岁以上组大骨节病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6岁以下组检出大骨节病指末弯、X线干骺端、骨骺征象的概率显著高于16岁以上组,而关节痛、指粗、腕障碍、肘障碍和骨端五项临床指征的概率则显著低于16岁以上组。结论16岁以下年龄组,指末弯、骨骺、干骺端的X线征象等指征较为特异,而在16岁以上年龄段,关节痛、腕障碍、肘障碍、指粗、骨端等五项指征较为特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陕西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于2010年对汉中市18~80岁农村常住居民的膳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2958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50.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8年。因子分析提取4个主要因子,反映4种膳食结构类型,分别定义为均衡模式、素食模式、饮酒模式和节俭模式。各类食物中,调查人群谷类、豆类、油脂类和食盐的平均每标准人日摄入量均高于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P<0.05),并且除豆类外,均高于推荐摄入量;动物性食物、蛋奶类和新鲜水果则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各类营养素中,调查人群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钾、钠、镁、铁、锌等每标准人日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P<0.01);脂肪、钙和部分维生素则显著高于全国水平(P<0.01)。仅脂肪、维生素C和E、钠、铁和锰达到或超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RNI)(88.8%~315.3%),其他营养素均未达到RNI标准。近51%的能量来自谷类,动物性食物只提供了7.1%的能量和11.4%的蛋白质,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58.9%的铁来自谷类。结论汉中农村居民的膳食中虽然包含了中国膳食指南推荐的主要食物种类,但食物摄入量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43.
数据库是一个通用的综合性的数据集合,它可以提供各种用户共享且具有最小的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1].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寻求一种创伤小、方便操作的乳腺癌术后积液引流方法。方法将乳腺癌术后引流管拔除后皮下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和实验组。对照组A采用注射器穿刺抽积液。对照组B采用重新切开置管引流。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引流。观察三组积液持续时间,患者的满意度,医护人员换药工作量有无差异。结果三组积液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B操作前恐惧、疼痛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O.05),对照组A生活不便感高于其他两组(P〈0.05),实验组换药工作量比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引流,简单易行,减轻患者痛苦,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5.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婴幼儿就诊现状以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户,共计14 112户,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患感冒儿童中86.6%的儿童去医疗单位就诊,患腹泻儿童中有76.9%的儿童去医疗单位就诊;就诊单位以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为主,其中在村卫生室就诊的比例接近50%;就诊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和家庭经济状况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未就诊的原因,超过80%的母亲报告是因为自感病情轻,而报告因费用问题未就诊的比例不足3%.结论 3岁以下儿童患病后对医疗服务的利用水平较高,其就诊行为受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就诊与否更多地取决于看护人对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 检索1980-2014年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关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符合条件的研究。研究指标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心肌梗死及中风,效应指标为反映发生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CI。运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效应综合,并做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采用Jadad评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含26 395名研究对象。有8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无显著影响(RR=1.00,95%CI:0.94~1.07);9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对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影响(RR=1.03,95%CI:0.94~1.13)。9项研究综合显示3种B族维生素联合使用可使中风的发生风险降低14%(RR=0.86,95%CI:0.78~0.95)。维生素B合剂组与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联合服用叶酸、维生素B12和B6能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2.53 μmol/L(95%CI:-3.93~-1.12);亚组分析显示,随访时间、维生素剂量、疾病史均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研究结论无显著影响;而中风的亚组分析显示,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补充B族维生素能降低中风的发生风险,叶酸和维生素B12在小剂量下预防中风的作用更为显著,而维生素B6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显著,有心脑血管病史者联合补充B族维生素降低中风风险的效果较好。结论 联合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B6对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心肌梗死的发生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中风发生的风险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公共卫生专业医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伦理问题。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412名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基线调查。结果该专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得分较高,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个别知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于艾滋病患者/感染者,89.6%的大学生感到恐惧,45.8%的大学生愿意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进行治疗。结论公共卫生专业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仍有误区,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相关知识和职业道德及伦理学教育。  相似文献   
48.
血红蛋白(Hb)水平是评价儿童的营养状况重要指标,Hb具有携氧的特殊生理功能,其含量受到外界环境氧分压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环境氧分压逐渐降低,这势必促使人体发生适应性的生理变化,研究表明随着海拔上升,特别是海拔超过10 0 0m以后,Hb含量明显增加。明确两者间的关系,对于正确估计高海拔下人群的贫血患病率重要意义。为此作者调查了西藏自治区3岁以下儿童Hb水平,初步探讨了该地区高海拔对儿童Hb的影响及贫血患病率的估计。本文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采用B -Hemoglobin血红蛋白仪,取指末梢血10 μl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产前检查(产检)次数与双胎新生儿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年7至12月在陕西省30个区(县)对30 027名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怀孕且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回顾性收集人口学信息、孕产史、孕期生活方式、疾病史、营养素补充及孕期保健等资料。通过查阅出生证明获取新生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等资料,按出生胎次登记为双胎A和双胎B。最终将资料完整的356名育龄妇女及其双胎新生儿纳入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分析产检次数与SGA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 育龄妇女年龄为(27.44±4.68)岁;农村居民占79.49%(283名);产检≥7次者占44.38% (158名)。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分别为(37.64±2.51)周和(2 510±497)g,双胎A和双胎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51.40%(183/356)和53.37%(190/356),其中产检≥7次者双胎A和双胎B的SGA发生率分别为44.30%(70/158)和42.41%(67/158),低于产检<7次者[分别为57.07...  相似文献   
50.
宁夏六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为了解宁夏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宁夏6县进行了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并同时调查有关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该地区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5.0%、11.7%、2.7%。回族高于汉族,经济好的县高于经济差的县。与NCHS/WHO标准分布比较,提示宁夏6县3岁以下儿童整体的营养状况较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数,喂养及辅食添加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加强 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提高孕妇和乳母的保健知识,在重点干预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整体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