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168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术中分离或离断部分提睾肌,清楚显露内环及其周围间隙,根据腹股沟管后壁不同程度的缺损分别于腹膜外及精索后放置合适大小的网片。结果168例共行无张力疝修补185例次,术后恢复良好,切口下积液2例,切口区红肿7例,阴囊积液4例。151例获随访0.5-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符合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和"个体化"要求,操作简便、安全和经济,易于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以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的一种周围神经疾病。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8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1例,女34例;年龄,平均42.6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3天。 1.2 诊断标准:大腿前外侧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无明显诱因,可有麻木、蚁走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出现,但肌肉营养及生理反射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改良Lichtenstein法与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改良Lichtenstein法手术,术中分离或离断部分提睾肌,清楚显露内环,分别于腹膜外及精索后放置修整后网片,缩小内环。对照组采用Lichtenstein法手术。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7 a,研究组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是治疗腹股沟疝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4项病例筛选标准,将2002年1月 ̄2005年3月4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比较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残石率、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20例,开腹组22例。腹腔镜组较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更快,手术并发症更少。结论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在选择合适的病例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