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70例, 随机分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组 (T组, n=35) 和单纯全身麻醉组 (G组, n=35) .T组患者于全麻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行开胸侧切口所在胸椎旁间隙注射0.5%罗哌卡因0.25 m L/kg.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 h、12 h、24 h、48 h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BP) 、吸空气状态下氧饱和度 (SpO2) 值及安静及咳嗽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和镇痛泵按压总次数、相关并发症, 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和首次下床时间.结果 与T组比较, G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时的HR、MBP增高, 安静及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 (P<0.05) , 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 (P<0.05) ;T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减少, 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及下床时间缩短 (P<0.05) .结论 超声引导下行胸椎旁神经阻滞定位准确, 效果确切, 用于开胸手术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不良反应少, 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是目前开胸手术术后镇痛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2.
汪珺  苏晓三  乔飞  杨柳  王益寅  尹燕锋  洪志鹏 《肿瘤》2016,(4):452-458,473
目的:检测肺癌围手术期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的变化,并探讨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FCM和血细胞分析技术检测98例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蛋白芯片和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浓度。将围手术期CD11b~+CD33~+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细胞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接种至裸鼠皮下,观察其对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CD11b~+CD33~+HLA-DR-细胞百分比和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外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5(CXC chemokine ligand 5,CXCL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 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MIP-1β和MIP-3α等趋化因子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浓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裸鼠致瘤能力观察结果显示,术后MDSCs促肿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较术前MDSCs显著增强(P值均<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PBMCs中MDSCs较术前增加,且其促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作用增强,提示MDSCs可能成为预防肿瘤术后转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3.
1 病案摘要 患者女,41岁.于2001年2月23日上午行清洁灌肠后,先后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头昏、呼吸困难、紫绀,当时疑为呕吐物引起误吸,即予气管插管吸氧,上述症状未缓解,转入ICU.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肝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预后差。中医药在防治原发性肝癌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简述了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和中医对肝癌的辩证治疗,总结了中医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根治术、放化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等综合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以期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及改善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5.
泌尿系结石是多种原因共同影响的结果,诊断包括结石的病因及并发症的诊断,其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适应证不同。本文将对泌尿系结石的病因、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杞菊地黄丸结合雷火灸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不足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杞菊地黄丸联合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黄褐斑面积、颜色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皮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斑块面积评分、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9个月时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杞菊地黄丸结合雷火灸治疗肝肾不足型黄褐斑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且长期治疗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羌藿祛湿清瘟合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COVID-19患者,中医辨证均属湿毒郁肺或寒湿阻肺证,其中常规治疗联合莫西沙星静滴的35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联合羌藿祛湿清瘟合剂口服的35例为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7 d后体温、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肺部影像学表现、中医证候总积分改善情况,并评价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33例7 d内解热,对照组28例7 d内解热,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回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有33例具有完整的治疗前后肺部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组31例肺部炎症吸收改善,占93.9%,对照组为25例(75.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结论:羌藿祛湿清瘟合剂对COVID-19患者有明显的解热和消退抑制炎症作用,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加,几乎占围手术期危重患者的一半以上。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显著高于接受同种手术的其他患者。本研究旨在探讨硬膜外和静脉两种镇痛方式对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循环系统的影响,以提高其术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评价术中静脉输注美托洛尔对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拟行胸部手术或腹部手术的心脏病患者87例,年龄55~78岁,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试验组(n=45).试验组切皮前5 min静脉注射美托洛尔20 μg/kg负荷量,随后以0.1~1.0 μg·kg-1·min-1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控制HR较术前降低15%~20%,但维持HR≥50次/min、平均动脉压≥60 mm Hg.分别于术前24 h内(术前)及术后24 h内(术后)持续监测心电图,记录平均HR、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7 d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对照组平均HR增快(P<0.05),而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试验组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肌缺血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心脏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静脉输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负荷量20 μg/kg后以0.1~1.0 μg·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可降低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Kikuchi病又称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是近年来才逐渐被认识的一种良性免疫性淋巴结炎。主要累及年轻女性,表现为持续发热伴局限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减少,抗生素治疗无效,可反复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到目前为止,未见该病并发严重肝损害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