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RI和X线检查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是创伤骨科常见骨折之一.骨折涉及关节面.对关节功能影响大.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膝关节僵直、骨性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并发症。凭普通X线有时不能准确、全面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塌陷、移位情况,同时难以显示关节面软骨、半月板、韧带的损伤。这些损伤处理与否和处理时机的选择.对膝关节恢复的好坏有重要影响。MRI具有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能有效显示骨、关节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在骨、关节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66例胫骨平台的MRI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两者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MRI在诊断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中价值和临床术后病理对照。方法搜集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AAM,回顾性分析AAM的CT、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好发部位、影像特点、生物学行为(生长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 12例AAM患者中,女性11例,男性1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6.3岁;盆腔5例,外阴3例,会阴2例,臀部1例,病灶广泛无法确定具体部位1例,4例跨区生长;球形、椭圆形、哑铃状8例,不规则形状4例;CT平扫9例呈较大或巨大囊实性肿块,8例呈较均质略低密度灶,密度与肌肉相近或略低,12例动脉期较明显强化,边缘强化为著,7例其内"散在细条状强化",9例静脉期、实质期继续强化呈"环状、弧样",12例瘤体边缘呈血管样强化。MRI:8例T_1WI一般呈略低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T_2WI呈略高于同层肌肉信号影,10例肿瘤快速强化、且较均匀,出现特征性"漩涡状"征象,与周围结构关系分界不清;12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例术前行DSA检查及栓塞治疗,占比33.4%,起到缩小肿瘤,减少出血,降低手术切除难度的作用;有5例术后定期随访,提示术后复发征象,复发率为41.7%。结论 MSCT应用方便快捷,虽MRI检查时间长,但MRI可以冠、矢状多方位扫描,还能分析肿瘤成分,二者结合,能更清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解剖关系,尤其MRI特征性"漩涡状"表现,对诊断AAM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为临床提供术前诊断/术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3.
[摘 要] 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IPMN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动态增强三期螺旋CT和MRCP检查,并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病理结果。结果 主胰管型IPMN 25例,表现为主胰管扩张伴管壁结节样突起;分支胰管型IPMN 12例,表现为单发囊性病变或葡萄串样多发囊性病变伴腔内分隔或结节样突起;混合型IPMN 13例,表现为主胰管扩张和囊性病变合并存在。结论 所有类型的IPMN都具有与胰管相通,并引起肿瘤上下游胰管扩张的特点。多层螺旋CT和MRCP对发现和诊断胰腺IPMN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4.
如何促进青年教师提高医学影像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学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临床医学科目之一,也是与各临床科室紧密相关的学科,是临床各学科发展的一个公共平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亚急性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性脑病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例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患者的MR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其MR表现特征.结果:患者均为亚急性起病,有1,2-DCE密切接触史,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腰穿检查示脑脊液压力增高.MR改变十分相似,13例均表现双侧大脑半球脑白质明显的对称性受累,以皮层下U形纤维脑白质区为著,呈火焰样改变;双侧外囊区呈对称条弧形影.深部脑灰质包括双侧苍白球(13例)、上部丘脑区(5例)、小脑齿状核(13例)均对称受累,呈长T1、长T2信号.旁矢正中层面T2WI图像均见典型“双核高信号”(13例).结论:亚急性1,2-DCE中毒性脑病的MR表现具特征性,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CT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下咽癌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并将此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CT判断肿瘤侵犯邻近部位或结构的敏感性为95.0%(113/119),阳性预测值为85.0%(113/133),假阴性率为5.0%(6/119)。术前CT对原发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79.0%(15/19)。结论 CT能准确地反映下咽癌的侵犯范围及其术前分期,这对于下咽癌的临床处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7.
螺旋CT头颅扫描剂量的合理调整及其防护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能充分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且符合图像质量标准的CT扫描参数值,降低扫描辐射剂量。方法:①使用260、200、150、100、80mAs 5种剂量对模拟成人头颅的水模进行扫描,对获得的每幅图像选取相同的5个感兴趣区(ROI)测定并记录CT值的标准差,采用ROICT值标准差(SD)评价图像噪声。对各剂量组CT值标准差的均数和标准差作统计学处理;②随机选取来科全颅脑扫描显示颅内病变的10例,常规剂量260mAs扫描后,经患者同意,对病灶中心层面用200mAs加扫一层,对获取的两组图像质量进行盲式评判,评判标准依据空间分辨率、噪声及伪影将图像分为差、一般、较好、好四级。结果:①水模扫描: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CTDIw(mGy)值明显下降,200mAs组比260mAs组降低13.34mGy;②图像噪声随着扫描剂量的降低而增加,但常规剂量260mAs组与减低剂量200mAs组间不存在差异(P〉0.05);③260mAs和200mAs两种剂量的图像质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Х^2=0.313,P=0.576)。结论:200mAs扫描剂量图像质量不受剂量降低而影响,但能降低辐射剂量,是可以实施调整的扫描参数,具有积极的放射防护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角度法(TALA)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方法 收集2013年1~12月拍摄X线脊柱全长正位片(包括骨盆)的躯干失平衡患者5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2例,年龄12~48岁。由A、B 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独立使用躯干失平衡距离法(C7-CSVL)和TALA进行测量,间隔两周后重复测量1次。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法,分别比较两位医师每种方法的两次测量均数值,以及比较每位医师每种方法的测量均数值。 结果 每位医师采用C7-CSVL法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ALA法测量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医师采用C7-CSVL法所得的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TALA法所得的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比较于传统的C7-CSVL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TALA法所得数值在不同测量者之间、同一测量者的两次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可见TALA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方法简单且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29.
小儿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两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8岁,发热4 d入院.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CT示胰尾一直径约2.6 cm类圆形团块,CT值约40HU,边界清,增强后病灶呈渐进性强化(图1A,1B).MRI示胰尾部一类圆形团块,大小约2.6 cm×2.4cm,在T_1 WI呈低信号,在T_2 WI及STIR序列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中度强化(图1C,1D).术中见胰尾部肿块与胰腺粘连紧密,易出血,大小约3.0 cm×2.5cm,切除肿块和胰腺尾部,术程顺利.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实性及假乳头状排列,部分肿瘤细胞围绕纤细的血管轴心排列,细胞无异型性,灶区偶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孕激素受体PR(+),肌酸激酶CK(-).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螺旋CT容积漫游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在枢椎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04年5月经皮枢椎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共21例,其中枢椎体骨折6例,齿状突骨折5例,枢椎体及齿状突联合骨折10例;同时合并寰枢关节脱位7例.内固定术后均摄X线片、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formatting, MPR)及VRT成像. 结果本组经枢椎体与寰椎侧块钛合金双枚螺钉内固定10例,经枢椎体与齿状突单枚螺钉内固定11例.VRT成像能清晰显示螺钉轨道全径、螺钉位置及固定角度,并优于X线片及MPR成像.多角度VRT成像显示,齿状突与寰椎侧块间距不对称4例,6例经枢椎体与寰椎侧块内固定的单枚螺钉向内侧偏斜,偏斜范围2~5 mm. 结论 VRT成像能消除内固定螺钉伪影,清晰显示螺钉轨道全径,可为枢椎骨折螺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