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87篇
  免费   8992篇
  国内免费   5658篇
耳鼻咽喉   818篇
儿科学   1381篇
妇产科学   592篇
基础医学   7170篇
口腔科学   1629篇
临床医学   11999篇
内科学   9397篇
皮肤病学   1291篇
神经病学   2475篇
特种医学   3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544篇
综合类   24012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预防医学   9774篇
眼科学   1594篇
药学   11355篇
  128篇
中国医学   8156篇
肿瘤学   5026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201篇
  2022年   3042篇
  2021年   4017篇
  2020年   3493篇
  2019年   2069篇
  2018年   2211篇
  2017年   2746篇
  2016年   2148篇
  2015年   3791篇
  2014年   5131篇
  2013年   5579篇
  2012年   8406篇
  2011年   9007篇
  2010年   7395篇
  2009年   6509篇
  2008年   6941篇
  2007年   6889篇
  2006年   6210篇
  2005年   5056篇
  2004年   3687篇
  2003年   2902篇
  2002年   2343篇
  2001年   2057篇
  2000年   1661篇
  1999年   931篇
  1998年   424篇
  1997年   410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67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91.
大咯血的急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 4 4a急诊手术治疗大咯血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5 8~ 2 0 0 1年在本院急诊手术的 89例大咯血患者 ,收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原发病因、治疗和结果等相关资料。结果  85 4 %病例的X线表现与出血部位一致 ,其它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CT、血管造影术等 )作为重要补充。由于 1982年后的早期外科干预 ,术前咯血总量、咯血平均量和低血压、休克发生比例较前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从 1982年前的 2 2 2 %降至 17 1% ,围手术期死亡率从 9 3%降至 0。急诊全肺切除术并发症 ( 2 3 3% )高于肺叶切除术 ( 15 2 % )。在过去 4 4a肺结核一直是大咯血的主要原发病因。结论 符合新的外科治疗标准的患者应及早手术 ;选择切除范围要保守 ,首选叶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AMACR(P504S)、P63、34βE12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PCa)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即用型组合式单克隆抗体和双酶标记的免疫组化MaxvisionTM一步法检测42例PCa、12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变(HGPIN)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穿刺活检标本中AMACR、P63、34βE12的表达情况。比较Glea-son评分各组中AMAC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AMACR、P63、34βE12抗原在PCa和BPH穿刺标本中的表达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PCa组织中AMACR阳性表达率为100%,无P63和34βE12表达;BPH组织中均无AM-ACR表达,P63和34βE12均高表达。HGPIN中AMACR的阳性表达率(91.67%)与BPH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PCa差异无显著性(P>0.05);P63和34βE12阳性表达率HGPIN(100%)与PCa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与BPH差异无显著性(P>0.05)。AMACR表达强弱与PCa的Gleason评分无关(P>0.05)。结论:AMACR是PCa高度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P63和34βE12联合标记基底细胞的特异性高,3者联合检测能增加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诊断的准确性,在PCa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甲壳素作为骨骼肌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2-06/12在南方医科大学应用解剖学研究所完成。大鼠成肌细胞株L6与甲壳素医用缝合线体外复合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情况。并分别在体外复合培养的第1,2,3,4,5,6天,取出细胞支架复合体,扫描电镜观察成肌细胞的形态和排列情况。 结果:①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甲壳素医用可吸收缝线的表面比较粗糙。②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大鼠L6细胞与甲壳素制备的医用可吸收缝合线间黏附良好,细胞沿缝线排列呈现串珠样,并可以见到细胞聚集现象。③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接种24h后,细胞主要为圆球形,随后细胞迁移、伸展、并见突起;第3天,成肌细胞主要为梭形,并见融合趋势;4d后,细胞沿材料纵轴排列并相互融合,并见肌小管样结构形成及细胞外基质分泌。 结论:甲壳素具有作为支架以构建组织工程化骨骼肌的潜能,支架的平行排列有助于工程化骨骼肌纤维良好方向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
西医院校在中医学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育,在学时、教材、师资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要全面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必须摆正其教育地位,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逐步建立健全全新的中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5.
郁沁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59-60
卫生保健课程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的一门重要学科。笔者根据数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课堂调查结果,总结卫生保健课程教学中常见的误区,以期同行在教学中避免走进误区,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96.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郑应  谭明生 《中国骨伤》2007,20(4):283-285
复习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的设计原理、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等相关文献,与传统的脊柱融合术相比,应用非融合系统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并可以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中的价值。方法用高频超声检查和诊断6例创伤性臂丛神经损伤与3例臂丛神经肿瘤,随机选择1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臂丛神经的正常超声图像。结果高频超声显示斜角肌间隙和锁骨下动脉是臂丛神经检查的重要解剖标志,正常臂丛神经长轴显示多条线性平行回声,短轴呈圆形中等回声,内有点状弱回声,C5-7和上、中干显示率为100%(12/12),C8、T1和下干显示率为83.3%(10/12)。6例臂丛神经损伤显示神经增粗水肿,部分正常束状回声消失或不连续,内部点线回声不清,呈略低回声与周围软组织粘连。3例臂丛神经肿瘤显示为实性瘤样低回声与臂丛神经相连续,其内有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超声检查最早诊断。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检查臂丛神经闭合性损伤和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支气管动脉(BA)灌注化疗前的定位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前的的肺癌病例,中央型13例,周围型2例。15例均行螺旋CT增强扫描,后传至工作站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观察支气管动脉。结果13例中央型肺癌均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重建图像清晰显示肿瘤性支气管动脉的起点、分支情况及走行特点;其中2例右侧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共干。2例周围型肺癌中有1例由肿瘤性支气管动脉供血,1例找不到明确发自支气管动脉的供血血管。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显示肺癌特别是中央型肺癌的肿瘤性支气管动脉并能为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提供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99.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Ⅱ型胶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Ⅱ型胶原的实验研究方法。方法利用β1转化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Ad—TGFβ1)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观察转染后的Ⅱ型胶原表达。结果细胞转染后Ⅱ型胶原在免疫印记和免疫组化检测下均呈强阳性表达。结论Ad—TGFβI转染兔骨髓MSCs可使其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阳性。  相似文献   
100.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batroxobin in treating hyperfibrinogenemia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were measured for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 Selected participants had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plasma fibrinogen > or = 3.0 g/l). Patients enrolled between 1 July 2003 and 31 December 2004 were treated with batroxobin; patients enrolled between 1 January 2002 and 30 June 2003 were treated without batroxobin. Batroxobin was administered intermittently via intravenous injection at 3-monthly intervals.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followed for 1 year. Any cerebrovascular events and suspected adverse events were recorded. In total, 112 ischemic stroke/TIA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were enrolled, 52 being treated with batroxobin and 60 without batroxobin. Six patients (11.5%) with batroxobin and 16 patients (26.7%) without batroxobin had recurrent cerebral ischemic events during follow-up. Stroke/TI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out batroxob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batroxobin (P < 0.05). Two patients with batroxobin and two patients without batroxobin developed hemorrhagic stroke during follow-up. There were five deaths (9.6%) in the batroxobin group, and seven deaths (11.7%) in the nonbatroxobin group during follow-up (P > 0.05). Intermittent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batroxobin can efficiently reduce the risk for stroke/TIA re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concomitant hyperfibrinogenem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