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539篇 |
免费 | 18026篇 |
国内免费 | 107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77篇 |
儿科学 | 3042篇 |
妇产科学 | 1076篇 |
基础医学 | 10406篇 |
口腔科学 | 3138篇 |
临床医学 | 21244篇 |
内科学 | 15151篇 |
皮肤病学 | 2198篇 |
神经病学 | 3595篇 |
特种医学 | 7117篇 |
外科学 | 15742篇 |
综合类 | 50582篇 |
现状与发展 | 37篇 |
预防医学 | 22028篇 |
眼科学 | 1802篇 |
药学 | 21618篇 |
278篇 | |
中国医学 | 20020篇 |
肿瘤学 | 74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4篇 |
2023年 | 2429篇 |
2022年 | 5872篇 |
2021年 | 7574篇 |
2020年 | 6640篇 |
2019年 | 3563篇 |
2018年 | 3790篇 |
2017年 | 5164篇 |
2016年 | 3876篇 |
2015年 | 7248篇 |
2014年 | 9243篇 |
2013年 | 11605篇 |
2012年 | 16529篇 |
2011年 | 17278篇 |
2010年 | 15837篇 |
2009年 | 14191篇 |
2008年 | 15043篇 |
2007年 | 14179篇 |
2006年 | 12261篇 |
2005年 | 9490篇 |
2004年 | 6740篇 |
2003年 | 5381篇 |
2002年 | 4056篇 |
2001年 | 3892篇 |
2000年 | 2855篇 |
1999年 | 1006篇 |
1998年 | 221篇 |
1997年 | 203篇 |
1996年 | 191篇 |
1995年 | 144篇 |
1994年 | 164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73篇 |
1990年 | 55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1篇 |
1965年 | 12篇 |
1964年 | 13篇 |
1963年 | 11篇 |
1962年 | 11篇 |
1958年 | 11篇 |
1957年 | 11篇 |
1956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71.
海水浸泡踝、膝关节开放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水浸泡踝、膝关节开放损伤的治疗。方法自1986年2月至2003年1月,海水浸泡踝、膝关节开放损伤共41例47个关节均于彻底清创后关节内骨折复位内固定,一期闭合创面,一期行局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缺损。结果皮瓣或肌皮瓣全部存活。创部Ⅱ/甲愈合25个关节(占51.2%),Ⅱ/乙愈合18个关节(占38.3%),仅4个关节出现感染征象(占8.5%)。随访6个月至16年10个月,关节内骨折均愈合,踝、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4例,可1例;踝关节功能优14例,良8例,可1例,差1例。但是,伤后5~7a以上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退变表现。结论海水浸泡时间不超过2h、伤后时间在6~8h以内的踝、膝关节开放损伤均可于彻底清创后一期处理关节内骨折和闭合创面,局部皮瓣或肌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2.
80 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1997年3月至2002年12月期间连续全髋关节置换术80例(92髋)患者,平均随访54个月(14~84个月),分析其中期疗效。结果 翻修率为5.4%(5/92),Harris髋评分为优良以上84.8%(78/92),中等8.7%(8/92),差6.5%(6/92)。结论 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假体生物工程的发展,提高了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关节功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73.
西地那非对狗股骨头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西地那非选择性增加股骨头血流量的可能性。方法 a)狗 16只 ,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 10只用于经静脉用西地那非实验 ;B组 6只用于经髋关节外周动脉用西地那非实验。b)氢廓清技术用于定量测定股骨头血流量。结果 a) A组 :高剂量组血流量从 (0 .16 89± 0 .0 2 80 ) m L· min- 1 · m L- 1 增加到 (0 .2 0 39± 0 .0 90 7) m L·min- 1 · m L- 1 ,差异不显著 ;中剂量组血流量从 (0 .15 4 1± 0 .0 4 2 1) m L· min- 1 · m L- 1 增加到 (0 .1783± 0 .0 84 7)m L·min- 1 ·m L- 1 ,无显著差异。b) B组 :低、中、高剂量用药后股骨头血流量增加 ,但仅高剂量用药后血流量 (0 .2 2 92± 0 .0 84 7) m L· min- 1· m L- 1与用药前的 (0 .1330± 0 .0 6 6 1) m L· min- 1· m L- 1比较有显著差异 ;血流量与药物剂量间存在回归关系 ,其回归方程为 :Y=4 .184 X 12 .933。结论 西地那非能增加狗股骨头血流量 ,为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疾病临床前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腰背疼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1年半内33例有1周~3个月腰背疼痛体活动受限需镇痛治疗的老年患者(男9例,女24例)年龄为56~87岁.经临床CT、MRI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在C臂X光引导下完成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结果31例(92.9%)患者24h内疼痛消失,2例(16.1%)疼痛减轻。治疗效果采用WHO标准CR PR率为100%。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有价值的治疗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技术,能迅速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所致的疼痛.加固椎体,增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5.
976.
腹腔镜下输卵管分级在输卵管性不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育的诊断与治疗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178例输卵管性不育患者临床资料。在腹腔镜下按输卵管病变外周粘连情况 ,有无其他合并症等不同程度分 4级 ,比较不育年限与输卵管分级的关系 ,随访不同级患者手术结果。 结果 输卵管分级随不育年限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术后宫内妊娠率与输卵管分级明显相关 ,输卵管分级I、II、III、IV级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 5 6 .2 %、19.8%、10 .3%及 0 ;IV级者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后的宫外孕发生率较高 ,但经输卵管近端结扎后再行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可明显减少宫外孕的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分级可评价输卵管损害的严重程度和整形术的预后。 相似文献
977.
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检测指标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大鼠去势后不同时间体重、骨载荷、骨密度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研究中动物模型和实验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5月龄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两组分别于造模后3、9、13个月检测体重、骨密度和骨载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模型组体重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腰椎载荷和骨密度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时间均早于股骨;股骨骨密度出现明显下降的时间早于载荷;模型组骨密度低于正常组并与体重的增长呈负相关,模型组载荷低于正常组但与体重的增长呈正相关。结论: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变化可对载荷和骨密度产生不同影响,且不同部位的骨组织和不同年龄大鼠,骨量丢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8.
中药复方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 ,造模组 (n =2 0 )。造模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 0 32mg/kg·d) 8周。分别在第 6、8周处死每组动物 2只。 8周后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 2组 :骨复生组 (A组 )及模型组(B组 )。原空白对照组剩余动物组成空白组 (C组 )。A组给予骨复生煎液灌胃 ,B组和C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 4周后 ,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骨复生组较模型组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TNF α水平升高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 ,中药复方骨复生可降低TNF α水平从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979.
980.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胰肠吻合方式与术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行PD的5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526例PD患者行胰肠吻合的方式:胰管空肠端侧黏膜对黏膜吻合(简称黏膜对黏膜吻合)359例,其中149例硅胶引流管内置(简称引流管内置),130例硅胶引流管引流至体外(简称引流至体外),80例硅胶引流管未放置(简称引流管未置);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165例(简称套入式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胰肠侧侧吻合2例(简称侧侧吻合),均未放置硅胶引流管。结果526例PD患者术后共发生胰漏34例(6.46%),胰肠吻合口出血8例(1.52%),死亡32例(6.08%)。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胰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4.18%(15/359)比11.52%(19/165),χ2=10.029,P=0.002〕;黏膜对黏膜吻合与套入式吻合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7%(6/359)比1.21%(2/165),χ2=0.159,P=0.691〕。②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式中,引流管内置者和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低于引流管未置者〔2.68%(4/149)比11.25%(9/80),χ2=7.132,P=0.008;1.54%(2/130)比11.25%(9/80),χ2=9.410,P=0.002〕;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胰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引流管内置者与引流至体外者的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结论黏膜对黏膜吻合方式胰漏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套入式吻合方式,但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胰管内硅胶引流管内置或引流至体外均能降低术后胰漏的发生率,但是对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