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31篇
  免费   3253篇
  国内免费   1788篇
耳鼻咽喉   329篇
儿科学   451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828篇
口腔科学   493篇
临床医学   3586篇
内科学   2607篇
皮肤病学   331篇
神经病学   564篇
特种医学   15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893篇
综合类   8262篇
现状与发展   13篇
预防医学   3704篇
眼科学   431篇
药学   3641篇
  49篇
中国医学   3396篇
肿瘤学   1265篇
  2024年   174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1164篇
  2021年   1357篇
  2020年   1215篇
  2019年   699篇
  2018年   649篇
  2017年   910篇
  2016年   670篇
  2015年   1251篇
  2014年   1538篇
  2013年   1971篇
  2012年   2952篇
  2011年   2963篇
  2010年   2719篇
  2009年   2422篇
  2008年   2481篇
  2007年   2242篇
  2006年   2006篇
  2005年   1620篇
  2004年   1045篇
  2003年   917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627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高糖条件下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Müller 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及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0、40和50 mmol•L-1),分别培养1、3和5 d;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及RT-PCR方法对Müller 细胞AQP4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高糖组Müller 细胞AQP4表达的绿色荧光明显弱于正常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波峰位置明显提前,AQP4表达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1),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QP4表达强度逐渐减弱;血糖浓度50 mmol•L-1培养3 d时,RT-PCR半定量分析显示,AQP4 mRNA的表达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糖能降低视网膜Müller细胞AQP4的表达,且随着葡萄糖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AQP4的表达强度也逐渐减弱;高糖时AQP4的表达下降可能是机体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酶标仪测量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项目的重复性性能。方法使用已知浓度的HbsAg质控血清样本进行测试,得到真实的cut-off(临界值)浓度值,然后配制真实cut-off浓度×(1±20%)的样本,进行重复性评价。结果 Cut-off浓度×(1+20%)的样本,其阳性的检出率为100%;cut-off浓度×(1-20%)的样本,其阴性的检出率为97.5%。结论当前使用的酶标仪和HbsAg试剂盒重复性的性能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93.
玉米活性肽对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玉米活性肽对X线照射正常机体造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20只NIH小鼠按对照组(正常饲料)、给药组(含玉米活性肽30g/100g饲料)进行照射3d后血象的改变(能量6mVX线,剂量6Gy,面积30 cm×30 cm),和2周后血象的恢复情况。结果: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3d后对照组与给药组的白细胞均明显降低,并且MDA升高,SOD活性下降。2周后与放疗前比较,SOD活性恢复,MDA降低,给药组与对照组白细胞数得到恢复,给药组白细胞增加明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色素水平于照后3d变化不大,14d后降低明显。试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血小板在照后3d时无明显变化,但2周后下降明显,给药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米活性肽可能通过提高小鼠抗氧化水平,对X线照射小鼠造血功能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在成功制备缺锌小鼠动物模型的基础上,观察缺锌对生长期小鼠肾脏中金属硫蛋白-1(MT-1)定位、定量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锌缺乏影响肾发育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缺锌小鼠肾组织中MT-1的定位表达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缺锌小鼠肾组织中MT-1蛋白表达量变化。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小鼠肾脏MT-1定位表达于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分布较均匀,少量分布在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胞浆,肾小球无明显表达。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锌组小鼠肾脏MT-1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发育期锌缺乏可使肾组织中MT-1蛋白表达降低,从而影响肾脏的发育和功能。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西罗莫司(S irolimous)试剂盒的化学性能测定,评价微粒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的可靠性。方法:用本方法在雅培IMX分析仪上对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的精密度、回收率、线性、相关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本方法的评价表明,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2.4%,6.5%,1.8%,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10.33%,11.9%,在1.5~30 ng/m l范围内,线性良好。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相关性良好(r=0.936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上对肾移植患者西罗莫司药谷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96.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原料,分别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EGD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DA)与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TEGDMA)为交联剂,通过紫外引发合成了聚丙烯酸钠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E)、聚丙烯酸钠缩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AANa-GDA)、聚丙烯酸钠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TE)3种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单体体积分数、丙烯酸中和度、辐照时间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研究了3种不同链长的酯类交联剂制备的树脂吸液率与温度、pH、盐溶液浓度的关系。采用红外、热失重分  相似文献   
97.
猕猴志贺菌感染状况及药物敏感性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志贺菌血清型的分布,针对不同血清型筛选高敏抗生素。方法 采用国标(GB/T14926.47—2001)的检测方法,对537份猕猴粪便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检出74株志贺菌.检出率为13.78%。其中A群占6.76%,B群占71.62%,C群占21.62%。各个血清型分布为:A群1型占6.76%,B群2a型、Y变种、6型、3c型分别占35.14%、32.43%、2.70%、1.35%,C群鲍氏多价(7—11)型、(12-15)型分别占20.27%、1.35%。药敏实验表明志贺菌对氧氟沙星(86.49%)最敏感;对头孢三嗪(77.03%)、头孢他啶(64.86%)也较敏感;2a型志贺菌对头孢唑啉(65.38%)、痢特灵(65.38%)有较强敏感性;鲍氏多价(7—11)型对头孢唑啉(66.67%)、环丙沙星(66.67%)、诺氟沙星(66.67%)敏感性较强。结论 志贺菌2a、Y变种和鲍氏多价(7-11)型是目前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血清型,且对氧氟沙星、头孢三嗪、头孢他啶敏感,其中鲍氏多价(7—11)型对头孢唑啉、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也有较强敏感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延肾1号冲剂抗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各24只.治疗组给予延肾1号冲剂,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灌胃相应量的自来水.检测大鼠肾缺血1 h,再灌注24、48 h后肾功能(BUN、Cr)的变化及肾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的变化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可见微量TNF-α、ICAM-1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治疗组、对照组TNF-α、ICAM-1分子表达增强,在肾缺血再灌注24、48 h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ICAM-1分子表达下调,肾缺血1 h无显著差异(P>0.05),再灌注24、48 h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延肾1号冲剂能够保护肾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肾功能并抑制其肾组织中TNF-α、ICAM-1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
目的:合成一种光反应性聚氨酯(PU)凝胶预聚物IBGBMA,并探讨其对传统树脂基质体积收缩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溶液法,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双酚-A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为原料,以1,4-丁二醇和三羟基甲基丙烷为扩链剂和交联剂合成一种光反应性PU凝胶预聚物IBGBMA,实现其与光固化树脂基质的化学结合,通过傅里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分析儿童下肢截肢及其康复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阐述儿童截肢的原因及截肢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北京博爱医院收治的下肢截肢儿童51例,分析截肢原因与截肢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创伤性截肢占58.82%,主要原因为交通事故(70%);疾病性截肢占41.18%,主要原因为先天性肢体畸形(80.95%)。创伤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高(P <0.05);疾病性截肢后发生残端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预期更低(P <0.05)。结论 交通事故是儿童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其临床特征是不良残端发生率高,主要原因是软组织异常,大部分病例需要通过残端修整术改善不良残端而达到装配假肢恢复行走的目的。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是儿童疾病性截肢的主要原因,往往经历长期的保肢治疗后仍不能避免截肢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