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7篇
  免费   2092篇
  国内免费   1200篇
耳鼻咽喉   308篇
儿科学   345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1251篇
口腔科学   522篇
临床医学   2892篇
内科学   1767篇
皮肤病学   178篇
神经病学   367篇
特种医学   835篇
外科学   2282篇
综合类   6238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2701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2885篇
  27篇
中国医学   1970篇
肿瘤学   949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774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55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1128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2119篇
  2011年   2150篇
  2010年   2079篇
  2009年   1873篇
  2008年   1842篇
  2007年   1784篇
  2006年   1673篇
  2005年   1225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691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520篇
  2000年   38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顽固窦性心动过速抢救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12例,经合理氧疗、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解痉平喘、祛痰等综合基础治疗2 h后,按照基础综合治疗2 h后心率情况分为3组: 心率仍超过120次/min者191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A组,112例)及对照组(B组,79例);治疗2 h后心率降至120次/分以下者为缓解组(C组,121例). A组在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监护下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分别记录给药前即刻、给药后即刻、30 min, 1 h时上述监护指标,记录B组及C组相应时间段的上述指标;记录A组给药前、后1 h以及B组及C组相应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分析参数. 结果: A组在静注胺碘酮后1 h,心率及呼吸频率较给药前均显著减低(142.6±18.3 vs 97.4±17.4;35.2±7.6 vs 23.8±5.4; P<0.05),血气分析结果均明显改善;B及C组相应时间段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 所有对象血压变化均不明显(P>0.05). 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顽固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并可使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992.
成人毛囊干细胞分选及β-连环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快速简便的分离毛囊干细胞的方法,探讨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分子在毛囊干细胞增殖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毛囊干细胞黏附性强的特点,通过将毛囊细胞悬液黏附于包被有人胶原的平板而使富集毛囊干细胞分离.利用毛囊干细胞标志物Keratin 19(K19)及体外集落形成能力进行鉴定.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分选后的毛囊干细胞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毛囊干细胞悬液黏附于人胶原20 min后,K19的表达增加1.6倍,集落形成能力增加3.5倍.β-catenin在细胞核中的蛋白表达增加. 结论快速黏附法可以使富集毛囊干细胞分离,β-eatenin参与了毛囊干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调控.  相似文献   
993.
广东汉族的指纹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晓燕  邱捷 《解剖学研究》2006,28(4):288-292
目的为了给体质人类学和临床医学提供基础皮纹学参数。方法印泥法采集指纹,放大镜和体视显微镜下鉴定计数。结果报道了广东地区18~21岁314例(男155人,女159人)汉族大学生的指纹参数正常值。调查和计算了指纹类型、指纹指数、指纹组合、各型指纹在各指的递减顺序和指嵴纹计数等项参数,指纹各型频率是L>W>A,其中Ws男>女(P<0.01),Wd和A女>男(P<0.01),而L则无明显性差异(P>0.05)。与其他汉族群体进行了比较,显示有不少统计学差异,在民族和人种间进行比较,显示广东汉族与其他蒙古人种(如日本人)有小的差异,而与高加索人种和尼格罗人种有极大差异。本文还对差异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结论广东汉族有自己的皮纹特点,又显示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994.
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是一组细胞外蛋白原纤维在心肌沉积,导致限制性心功能障碍的疾病.CA患者临床上可出现多种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目前,临床上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CA相关心律失常的治疗,多根据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制定决策.本文结合最新的文献资料、相关的专家共识及指南建议,对CA相...  相似文献   
995.
用免疫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普氏立克次体N端和C端重组蛋白,发现2个重组蛋白除与普氏立克次体免疫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外,并与立氏立克次体免疫血清发生反应,这2种立克次体也被这2个重组蛋白免疫血清所识别,提示这2个重组蛋白含有普氏和立氏立克次体的共同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建立腹达康微丸中盐酸小檗碱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3 mol/L磷酸(三乙胺调pH至3.5)(38 ∶ 62),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5.04~60.44 μg·min-1,平均回收率为100.8 %,RSD为2.0 %。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腹达康微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7.
邱方泓  张桂菊 《药学研究》2023,42(7):517-525
肥胖是长期能量摄入与消耗不平衡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脂肪组织的异常增殖与肥大密切相关,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也是抑制肥胖的一种方法。近些年,小檗碱(BBR)被发现具有抑制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脂质积累的能力,并通过PI3K-AKT、Ucp1、AMPK、AMPK-PGC1α轴影响脂肪细胞分化的进程。本篇综述介绍了BBR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脂质积累和脂肪产热的影响,从而为BBR如何通过脂肪产热帮助预防和管理肥胖的干预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发展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作为未来医疗工作者的医学生,学好影像学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影像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效果并不尽人意。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影像学知识,是值得每位任教老师深思的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并针对中医院校医学生西医知识相对薄弱,课时少这一特点,认为PBL联合CBL教学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临床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影像知识,并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明确甘草种子携带真菌及其致病性,对产自不同地区的4个批次甘草种子进行种子外部、内部携带真菌的检测与致病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不同形态的真菌进行分离纯化、显微形态学观察、以及16 S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比对等方法确定分离真菌的种属,并将分离菌株回接到甘草幼苗确定其是否为致病菌。结果: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芽枝状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毛霉属Mucor spp.、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内部携带的真菌主要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曲霉属Aspergillus sp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不同批次甘草种子外部携带的真菌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和内部带菌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通过甘草种子外部带菌量推测甘草种子内部带菌率。通过致病性测试确定具有致病性的真菌有立枯丝核菌R.solani、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结论:结果可为甘草种子药剂处理预防种传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PubMed及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筛选出自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18年7月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根据系统评价标准依次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18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伴抑郁在降低HAMD评分、提高QLOIE-31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癫痫发作频次改善率效应值合并量OR=3.53,95%CI(1.73,7.17),Z=3.48(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安全性效应值合并量OR=0.59,95%CI(0.35,0.98),Z=2.03(P=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足疗程治疗癫痫伴抑郁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临床安全性良好,但因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尚待高质量的RCT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