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81篇
耳鼻咽喉   21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134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4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222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78篇
  5篇
中国医学   166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6篇
  1970年   4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7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失血性休克复苏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LTB4、LTC4和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孟鲁司特的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失血性休克复苏致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和孟鲁司特治疗组。制备失血性休克复苏急性肺损伤模型。模型组休克1 h后开始复苏并回输全部血液和2倍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治疗组大鼠在放血前30 min接受孟鲁司特7mg/kg腹腔内注射,在复苏之前同样的剂量再注射一次。复苏后2 h处死大鼠分离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测定BALF中LTB4和LTC4,使用双缩脲法测定总蛋白含量;肺组织取样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为中度肺损伤(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为轻度肺损伤(P<0.05)。结论:孟鲁司特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BALF中LTB4、LTC4水平及总蛋白含量,从而减轻肺损伤,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刺山柑是一种山柑属植物,在多个国家药用。传统用作驱虫药、泥敖剂、利尿剂、通便剂、止痛剂和滋补剂。在我国新疆、西藏地区被广泛用于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现代研究发现该植物含有挥发油、芥子油苷类、生物碱、萜类、黄酮类等多种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现对该植物化学成分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利于该植物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阻滞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性低氧诱导剂氯化钴(CoCl2)和物理性低氧培养箱两种方法对体外培养的卵巢癌SW626细胞诱导低氧,用诱骗法(decoy)阻断HIF-1α功能,Western blotting、RT-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HIF-1α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和细胞周期比率。结果: B1组(3.75±1.31)和C1组(3.48±1.01) 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1组(0.97±0.31)(P<0.05), decoy法对HIF-1α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0.05);A1组(0.65±0.32)和B1组(0.64±0.34)HIF-1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1组(1.28±0.62)(P<0.05),decoy法对HIF-1α mRNA 表达没有明显影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B1组(81.78±24.33)和C1组(77.62±22.76)G0/G1期细胞比率显著高于A1组(49.49±18.54)(P<0.05);B2组(61.54±20.84)明显低于B1组(P<0.05),C2组明显低于C1组(56.03±21.42),而A1组和A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oCl2或物理性低氧均能明显诱导卵巢癌细胞SW626 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和HIF-1α的表达,HIF-1α在低氧引起的卵巢癌细胞SW626的细胞周期阻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Histological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extract of Aspilia africana, used in ethno medical practice in Africa for the management of various ailments, on the ovarian tissues of matured female Wistar rats were studied. The rats (n=24), average weight 182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to two treatment (n=16) and a control (n=8) group. The ra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s received 0.5g/kg and 1g/kg of aqueous extract of Aspilia africana orally through orogastric tube for fourteen days, while the control rats received equal volume of distilled water without the extract of Aspilia added. The rats were fed with growers'' mash and were given water liberally.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on day fifteen of the experiment. The ovary was carefully dissected out and quickly fixed in 10% formal saline for routine histological study after H&E method. The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ed sections of the ovary showed cellular hypertrophy of the theca folliculi, distortion of the basement membrane, degenerative and atrophic changes in the oocyte and zona granulosa. There were marked vacuolations appearing in the stroma cell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spilia africana consumption may probably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ovaries by its deleterious effects on the oocytes and stroma cells of ovary of adult Wistar rat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further studies aimed at corroborating these observations be conducted.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2012年3 879例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和GN鉴定卡进行菌株鉴定,AST-GN16药敏卡进行药敏试验,并对产ESBLs耐药表型的菌株用双纸片法进行确证。结果 3 879份尿培养标本检出病原菌1 066株,检出率为27.5%;其中革兰阴性菌765株占71.8%,革兰阳性菌215株占20.2%,真菌86株占8.0%,检出率最高的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51.3%、11.3%、7.6%和5.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检出率分别为64.4%、64.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99.0%,对其余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78.0%;肠球菌属耐药增长迅速。结论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是主要病原菌,产ESBLs菌检出率较高且呈多药耐药特征,临床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基于人机工程学和生物力学仿真技术,对人体肌肉进行生物学评价,研究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康复策略。方法在Any Body中建立人体和摆幅可调型足部康复机器人的人机耦合模型,并对耦合模型进行运动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验证耦合模型的可靠性;再利用Any Body中的参数研究机制对验证后的耦合模型进行生物力学仿真,以足部康复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和摆幅为变量,分析在不同变量组合下的肌肉活动度和肌肉力。结果在康复运动中足部相关肌肉的拉伸性能得到有效训练,不同的运动速度和摆幅对肌肉的影响不同,并得出运动速度和摆幅调节的安全范围。结论实现了不同运动速度和摆幅下肌肉活动度和肌肉力的组合分析,研究结果对足部康复机器人的临床应用和被动康复模式下康复策略的制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48.
目的 探讨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对急性胃肠炎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某院的86例急性胃肠炎患者,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与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腹泻、呕吐、腹痛症状改善时间为(16.68±4.22)h、(14.28±3.50)h、(21.39±5.63)h,短于对照组的(20.87±5.01)h、(19.97±5.77)h、(28.49±6.11)h;干预3 d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1.62±0.47)分,低于对照组的(2.28±0.49)分;干预3 d后,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热奄包联合耳穴压豆及针刺干预可促进急性胃肠炎患者腹泻、呕吐等症状的改善,减轻疼痛症状,增强其身心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EG)的体内外遗传毒性,并比较体外细胞试验及大鼠体内实验评价结果的差异。方法:采用体外二维(2D)、三维(3D)细胞培养法分别构建2D、3D HepaRG细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将2D、3D HepaRG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0.5%二甲基亚砜(DMSO)]、丝裂霉素C组(阳性对照,0.1μg/mL)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50、200μg/mL),然后检测各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甲磺酸乙酯组(阳性对照,200 mg/kg)和EG低、中、高剂量组(100、300、1 000 mg/kg),每组6只,连续灌胃给药15 d,每天1次;15 d后检测各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结果:在体外2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D HepaRG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丝裂霉素C组HepaRG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尾DNA百分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EG高剂量组HepaRG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在大鼠体内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磺酸乙酯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肝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均显著升高(P<0.01),EG高剂量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尾DNA百分含量显著升高(P<0.01),EG各剂量组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肝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肝细胞尾DNA百分含量、尾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剂量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在2D细胞模型中,EG未导致染色体断裂及DNA损伤,但3D细胞模型长期给药和体内重复给药结果均显示EG存在一定DNA损伤风险,故3D HepaRG细胞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接近大鼠体内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比较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心源性猝死的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PP)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SP),在植入前、植入后1周以及植入后1个月对患者情绪的不同影响。方法选择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PP,15例患者应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源性猝死的SP,应用描述性横断面调查法,利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C),特质状态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和生活目标量表(the Life Orientation Test,LOT-R),通过晤谈行半结构访问。结果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前,两组患者的MUIS-C分值都较高(PP=67.67±13.36;SP=70.27±6.80,P=0.507);LOT-R分值为PP=15.67±3.8,SP=16.47±3.6,P=0.557;STAI分值为PP=37.40±10.0,SP=37.73±13.6,P=0.940。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后1个月,PP患者的MUIS-C分值明显低于SP患者(PP=62.33±4.17,SP=67.87±4.61,P=0.002)。结论利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SP的患者护理时更应该引起护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