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848篇
  免费   44998篇
  国内免费   21490篇
耳鼻咽喉   3941篇
儿科学   6552篇
妇产科学   2332篇
基础医学   25100篇
口腔科学   7368篇
临床医学   48584篇
内科学   33152篇
皮肤病学   4794篇
神经病学   7588篇
特种医学   15590篇
外科学   33927篇
综合类   116464篇
现状与发展   93篇
预防医学   48449篇
眼科学   4772篇
药学   50512篇
  669篇
中国医学   44956篇
肿瘤学   17493篇
  2025年   57篇
  2024年   6134篇
  2023年   6911篇
  2022年   13976篇
  2021年   17089篇
  2020年   15263篇
  2019年   8392篇
  2018年   8291篇
  2017年   11566篇
  2016年   8612篇
  2015年   15919篇
  2014年   20393篇
  2013年   25966篇
  2012年   37213篇
  2011年   39827篇
  2010年   36071篇
  2009年   31594篇
  2008年   32411篇
  2007年   31191篇
  2006年   27300篇
  2005年   21397篇
  2004年   15112篇
  2003年   12162篇
  2002年   9249篇
  2001年   8400篇
  2000年   6279篇
  1999年   2248篇
  1998年   503篇
  1997年   397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21篇
  1994年   320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99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51篇
  1965年   16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36篇
  1957年   36篇
  1956年   23篇
  1955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的对称性及矫治后髁突位置(R)的变化。方法:21例成功矫治的单侧后牙反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8~23岁,平均21.8岁。21例安氏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9~23岁,平均22.1岁。实验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双侧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结果:实验组两侧髁突高度(CH)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CH的不对称指数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非反侧髁突相对位置由前位趋于正中位(R由13.52减小为9.48)。结论: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的髁突形态存在不对称性,而髁突位置相对对称,颞下颌关节可随咬合关系和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建;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72.
牙周病患牙根面的细胞附着和细胞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对牙周病患牙和健康牙牙根面的早期附着和扩展,以及脂多糖(LPS)对其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和制备22例牙周病患牙牙根组织切片,20例健康牙牙根组织切片。PDL取自健康的牙周膜。将培养的PDL接种于牙根组织切片,孵育lh37℃,作细胞计数,检测细胞的早期附着;接种培养的PDL于牙根组织切片,孵育48h37℃检测细胞扩展。用血细胞计数器计数扩展细胞。用涂布LPS的组织培养孔试验LPS对细胞附着、细胞扩展的影响。结果: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牙周病患牙和健康牙牙根表面的早期附着没有差异,而两者间细胞的扩展有显著差异,健康牙高于患牙。患牙根面的LPS可能是抑制根面细胞扩展的因素之一。结论:牙周病患牙和健康牙的根面均可发生PDL的早期附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牙根面的细胞不能发生扩展。  相似文献   
73.
贵金属烤瓷合金反复多次熔铸后金相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反复多次铸造 对贵金属烤瓷合金金相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倒置式金相显微镜观察Bio Herador N金烤瓷合金熔铸前、后及再反复熔铸3次后,各代铸件金相组织;侧重观察组织致密程度及铸造缺陷产生情况。结果:厂商产品之金相明显不同于铸态组织金相;从Ⅰ-Ⅳ代,随着反复熔铸次数增加,铸件铸态组织呈松散化趋势,表现在缩孔松数量分布逐代增多增广,至Ⅲ、Ⅳ代晶界逐渐模糊、消失,晶粒形态不清。结论:对BioHerador N合金而言,反复多次熔铸会使铸件铸态组织产生明显改变;提示废旧合金单纯重熔利用会导致铸件在性能方面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4.
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在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就诊的21例无牙颌患者,采用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修复。共28件修复体,其中上颌全颌覆盖义齿13件,下颌全颌覆盖义齿15件。共植人种植体139枚,其中Camlog 74枚,IMZ 28枚,Frialit-2 37枚。种植体修复基台切削后直接作为套筒冠内冠,套筒冠外冠分别采用金沉积技术和失蜡铸造技术加工。修复后平均追踪26.5个月(12-39个月)。以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至最后一次复查,21例患者临床检查未见修复体松动、折断、损坏,修复体固位好、稳定,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19例患者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无吸收。仅2例在修复3年后发现少量骨吸收,约1 mm。修复后至最后一次复查未见种植体脱落。结论种植套筒冠覆盖义齿稳定,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可用于无牙颌修复。  相似文献   
75.
成人下颌升支应用解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成人下颌升支后份及髁突的应用解剖。方法 对 16个成人离体下颌升支后缘高度、升支后份厚度 ,下颌孔后缘至下颌升支后缘的距离、髁突高度、髁突颈前后径、内外径测量分析。结果 下颌升支后缘前方 15mm范围内由后向前逐渐增厚 ,部分下颌升支在下颌孔上方 10mm处无松质骨。结论 应用拉力螺钉进行髁突骨折复位固定时应参照以上解剖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76.
微小RNA调控靶基因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RNA是一类通过转录后调控机制对基因进行调控的非编码的短链RNA。研究发现微小RNA的功能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多种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就微小RNA形成过程及对靶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微量元素锶在骨基质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含锶羟磷灰石生物材料在临床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此类骨替代生物活性材料在骨质缺损修复中的降解性,骨诱导性以及对细胞的毒性等生物学特征一直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采集35个家庭(119个样本)口腔牙菌斑,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并记录龋失补(DMFT)指数。结果18个家庭(18/35,51.4%)、34个样本(34/119,28.6%)中检出白色念珠菌,其中11个家庭存在家族传播(11/18,61.1%)。呈垂直传播、垂直-水平传播和水平传播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一致率分别为0(0/5),66.7%(2/3),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71,P<0.01)。念珠菌感染与DMFT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传播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念珠菌感染与龋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老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的变化.方法:对57例70岁以上行口腔癌根治术的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比较,并与同期其他年龄段行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糖进行对比,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口腔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血糖均较术前升高,而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较其他年龄段患者血糖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腺功能和肾功能的减退,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术后严密的血糖监测和合理,适量的应用胰岛素,是避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血糖升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较小的后牙牙槽脊增宽,同期植入CDIC种植体的方法。方法:通过使用后牙骨挤压骨膨胀的技术获得初期固位。结果:两例病例获得成功,近期成功率达100%。结论:上颌后牙区骨挤压骨膨胀技术结合上颌窦闭式提升术植入CDIC种植体是一种解决后牙区骨萎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