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4390篇 |
免费 | 13387篇 |
国内免费 | 82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81篇 |
儿科学 | 1762篇 |
妇产科学 | 1094篇 |
基础医学 | 12900篇 |
口腔科学 | 2069篇 |
临床医学 | 17196篇 |
内科学 | 16983篇 |
皮肤病学 | 1366篇 |
神经病学 | 5761篇 |
特种医学 | 495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5篇 |
外科学 | 13141篇 |
综合类 | 27235篇 |
现状与发展 | 31篇 |
一般理论 | 14篇 |
预防医学 | 11601篇 |
眼科学 | 3387篇 |
药学 | 14550篇 |
185篇 | |
中国医学 | 10232篇 |
肿瘤学 | 101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1898篇 |
2023年 | 2517篇 |
2022年 | 5206篇 |
2021年 | 6526篇 |
2020年 | 5601篇 |
2019年 | 4404篇 |
2018年 | 4190篇 |
2017年 | 4505篇 |
2016年 | 4006篇 |
2015年 | 6192篇 |
2014年 | 7911篇 |
2013年 | 7915篇 |
2012年 | 11155篇 |
2011年 | 12013篇 |
2010年 | 9008篇 |
2009年 | 7391篇 |
2008年 | 8211篇 |
2007年 | 7895篇 |
2006年 | 7379篇 |
2005年 | 6447篇 |
2004年 | 4482篇 |
2003年 | 4207篇 |
2002年 | 3518篇 |
2001年 | 2764篇 |
2000年 | 2199篇 |
1999年 | 1737篇 |
1998年 | 998篇 |
1997年 | 956篇 |
1996年 | 738篇 |
1995年 | 653篇 |
1994年 | 500篇 |
1993年 | 373篇 |
1992年 | 409篇 |
1991年 | 394篇 |
1990年 | 290篇 |
1989年 | 245篇 |
1988年 | 228篇 |
1987年 | 200篇 |
1986年 | 137篇 |
1985年 | 114篇 |
1984年 | 78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30篇 |
1979年 | 56篇 |
1978年 | 23篇 |
1977年 | 21篇 |
1975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 克隆表达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牙龈素中黏附素区域的Hgp44基因,并纯化目的蛋白.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得到PgATCC33277的Hgp4基因,插入到克隆载体pMD18-T中并测序鉴定.经过酶切后将目的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22b相连,构建出表达质粒pET22b-Hgp44.将重组质粒转化到感受态细胞BL21(DE3)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法进行分析.用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法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结果 目的基因片段约为1100 bp,与预期大小相符,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ATCC33277国际标准菌株的RgpA的等位基因序列U15282一致.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形成一个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44 000的融合蛋白.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用镍离子金属螯合层析柱纯化出了目的蛋白,最后得到约3.5 mg/L的目的蛋白.结论 成功克隆表达了PgHgp44基因,并纯化出了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52.
髁突骨折55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髁突骨折患者的资料,其中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40人,手术治疗15人,经随访1~5年,观察髁突骨折后成角和恢复情况与远期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行保守和手术治疗者的平均髁突骨折移位角度分别为27°和56°,平均年龄分别为23岁和36岁。结论:根据髁突骨折移位角度和年龄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其远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我国在慢性乙型肝炎防治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基层医生也逐渐参与到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中华医学会组织肝病、感染专家和全科专家共同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2020年)》,现对该指南的特点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体检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者8059例,按TyG值四分位数分为Q1、Q2、Q3、Q44组,比较各组NAFLD的患病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NAFLD的发病风险,采用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NAFLD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检出NAFLD患者3062例,其年龄、血压、空腹血糖、ALT、ALP、GGT、UA、TG、TC、LDL-c水平均高于未检出者(P<0.001),HDL-c水平低于未检出者(P<0.001).按TyG值四分位数分组,各组NAFLD的患病率随TyG值的增加而升高(x2=1561.2,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NAFLD的发生风险随着TyG值的升高而增加,且进一步校正性别、年龄、血压、各生化指标等混杂因素后Q2组、Q3组、Q4组患NAFLD的风险分别为Q1组的1.8、2.8、4.4倍.ROC曲线分析显示TyG预测NAFLD时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其最佳诊断切点是8.59.结论 TyG指数对NAFLD的诊断预测价值较高,是一种NAFLD的新型简易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纤维桩和黏结剂的弹性模量对纤维桩修复应力的影响,为临床上合理选择纤维桩和黏结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下颌第二前磨牙纤维桩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纤维桩弹性模量(Ep)在15~50 GPa之间、黏结剂弹性模量(Ea)在2~20 GPa之间变化,以牙体组织和黏结剂层的Von Mises应力峰值为观察指标,应用Ansys Workbench DesignXplorer分析软件,研究纤维桩和黏结剂的弹性模量对纤维桩修复应力的影响.结果:一定载荷下,牙体组织的Von Mises应力峰值随着Ep和Ea增大而减小,减小幅度为4.45%;黏结剂层的Von Mises应力峰值随着Ep和Ea增大而增大,增大幅度为158.68%;与Ep相比,黏结剂层Von Mises应力峰值改变对变量Ea的敏感度更高.结论:当纤维桩弹性模量在15~50 GPa之间、黏结剂弹性模量在2~20 GPa之间变化时,纤维桩和黏结剂的弹性模量改变对牙体组织应力无明显影响;黏结剂层应力随着纤维桩和黏结剂的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黏结剂的弹性模量改变对于黏结剂层应力的影响更大;选择低弹性模量的纤维桩和黏结剂对保护纤维桩黏结界面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56.
CAI Ying LIU Yan Ping ZHENG Kai LEI Yuan Di WANG Ye XU Xin Yun ZHANG Zhao Hu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21,34(11):926-930
Beryllium (Be) is a non-radioactive element with carcinogenic properties, and presents serious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from its resulting toxicants, which could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health of the occupational population[1-3]. Beryllium and its compounds can cause diseases such as acute chemical pneumonia, lung cancer, and chronic beryllium disease, which predominantly occurs alongside either lung granuloma or pulmonary fibrosis[4,5]. Furthermor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beryllium is toxic has not been fully elucidated; therefore, studies on its health hazards as well of its compounds are important.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beryllium toxicity is especially essential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ts associated health hazards. Tandem mass tag (TMT) technology is a reliable technology in quantitative proteomics, which can be implemented to perform relative quant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of proteins, peptides, nucleic acids, and other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相似文献
57.
YE Cheng Yin LI Jin Mei WU Jing Hua LI Zheng XIAO Juan YIN Xiao Yu WANG Da Hui XU Guo Zhang YANG Le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21,34(8):641-645,中插6-中插12
With a global prevalence of 7.7 million, ischemic stroke (IS)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worldwide. In China, IS alone contributed to 69.6%? of stroke events and accounted for 37.1%? of the mortality/disability rate[1]. IS is a complex disease that is known to be associated?with?various?genetic?variants?and?clinical and lifestyle risk factors[2].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provided evidence for the?occurrence?of?more?than?160?IS-associated?single 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In?terms?of?clinical risk factors,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chronic diseases like hypertension, dyslipidemia, and diabetes mellitus, display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IS. Among the various lifestyle components, leading a sedentary lifestyle, smoking, and having an unhealthy diet are known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IS. Thus, integration of various genetic, clinical, and lifestyle variables might prove to be highly beneficial in th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of IS?at?the?individual?level[3].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究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脓毒症患者并发应激性高血糖(SHG)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治的13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脓毒症患者发病24 h内是否发生SHG将其分为SHG组(56例)和正常血糖组(7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RAGE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HbA1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28 d死亡率;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并发SHG患者血清sRAGE、HbA1C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RAGE、HbA1C水平对脓毒症并发SHG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血糖组相比,SHG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定量表Ⅱ(APACHE Ⅱ)评分、血清sRAGE、HbA1C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28 d死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脓毒症并发SHG患者血清sRAGE、HbA1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sRAGE、HbA1C预测脓毒症并发SHG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6、0.859,截断值分别为1.70 ng/mL、9.47%,相应敏感度分别为76.7%、73.3%,特异度分别为80.8%、84.6%;两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并发SHG患者死亡的AUC为0.904,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7%、80.2%。结论血清sRAGE、HbA1C水平升高均与脓毒症并发SHG患者不良预后关系密切,检测血清sRAGE、HbA1C水平有利于临床判定脓毒症并发SHG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S?Detect技术与常规超声不同联合方案在乳腺结节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0年4月175个乳腺结节的常规超声图像,术前由低、中、高年资的超声医师各自进行常规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并分别以4种不同方案联合S?Detect结果进行调整,术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S?Detect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不同年资医师联合不同方案前后的诊断效能。结果:单用S?Detect的诊断特异性高于超声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低、中年资医师联合诊断的AUC值显著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方案三、四显著优于方案一、二(P<0.05);高年资医师联合后AUC值降低。结论:S?Detect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低、中年资医师联合S?Detect技术进行BI?RADS分类可以提高诊断效能,其中联合方案三、四较优。 相似文献
6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妇女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影响妇女健康状态的因素,为中医药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设计统一科研调查表,采用改良Kupperman Index(KI)及四诊信息采集表为每一例观察对象建立档案。结果:情绪波动、疲乏、失眠为围绝经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影响改良Kupperman Index积分的病位证素是肝、脾,病性证素是湿、阴虚、阳虚、血瘀、血虚。结论:综上所述,围绝经期女性病性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肝郁”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病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