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22篇
  免费   6818篇
  国内免费   4327篇
耳鼻咽喉   1283篇
儿科学   1001篇
妇产科学   410篇
基础医学   5139篇
口腔科学   1682篇
临床医学   8301篇
内科学   6789篇
皮肤病学   628篇
神经病学   1890篇
特种医学   30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6009篇
综合类   17895篇
现状与发展   1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827篇
眼科学   1091篇
药学   7678篇
  97篇
中国医学   6549篇
肿瘤学   3873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891篇
  2022年   2222篇
  2021年   2879篇
  2020年   2453篇
  2019年   1571篇
  2018年   1570篇
  2017年   2030篇
  2016年   1550篇
  2015年   2850篇
  2014年   3671篇
  2013年   4365篇
  2012年   6356篇
  2011年   6760篇
  2010年   5580篇
  2009年   5036篇
  2008年   5416篇
  2007年   5169篇
  2006年   4411篇
  2005年   3575篇
  2004年   2552篇
  2003年   2256篇
  2002年   1767篇
  2001年   1517篇
  2000年   1135篇
  1999年   587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90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2篇
  1972年   14篇
  1968年   13篇
  196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估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EM)治疗直肠腺瘤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共32例术前诊断为直肠腺瘤的患者接受TEM治疗,总结其治疗结果.结果 全组患者肿瘤直径0.6~10.0(2.31.2)cm.手术时间为20~180(平均7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小于10 ml,无中转开腹手术.22例(68.8%)行创面缝合,其中全层切除14例;有2例上段直肠肿瘤行全层切除时切穿至腹膜腔,予腔内连续缝合修补破损,术后均未发生肠漏.R0切除31例(96.9%).术后病理示单纯腺瘤12例;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腺瘤局灶癌变5例,均为T1期.术后并发肛门出血、急性尿潴留和肺部感染各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4.5(3~8)d;平均随访23(2~43)个月,2例出现复发.结论 TEM手术创伤小、切除精确,是一种对直肠较大腺瘤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2.
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三角皮瓣预扩张后,带蒂转移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治疗方法.方法 据颈部瘢痕范围,采用单侧(18例)或双侧胸三角皮瓣(2例)预扩张,成人选用600~800 ml扩张器,儿童选用200~450 ml扩张器.瘢痕面积:8 cm×5 cm~12 cm×13 cm.单侧胸三角皮瓣的面积最小9 cm×16 cm,最大12 cm×18 cm,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切口均选择在锁骨下,根据修复面积设计皮瓣,同时要兼顾断蒂时修复剩余瘢痕所需皮瓣的面积.皮瓣转移3周后行延迟术,4周断蒂修复剩余的颈部瘢痕.结果 2007至2009年采用扩张后胸三角皮瓣修复20例颈部瘢痕挛缩,仅1例皮瓣扩张不充分,但未影响手术效果,余皮瓣术后均成活,效果满意.6例6个月后复诊,1例患者切口瘢痕明显,5例效果良好.结论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是修复颈部大面积瘢痕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利用自行设计的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的疗效.方法 自2007年以来,应用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对50例下颌角肥大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50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术后正、侧面效果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仅1例术后发生局部血肿,予以清创处理,恢复良好.结论 下颌骨可变定位截骨器治疗下颌角肥大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分泌的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在耳垂瘢痕疙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为瘢痕疙瘩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线索.方法 利用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检测伤后3、6、12、24个月耳垂瘢痕疙瘩组织边缘区和中央区SFRP2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耳垂瘢痕疙瘩组织中,边缘区伤后12个月组SFRP2的表达显著高于3、6个月组(P<0.01),而24与12个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央区伤后12个月SFRP2的表达出现下降(P<0.01);边缘区SFRP2的表达均高于同一时期中央区的表达(P<0.05,P<0.01).瘢痕疙瘩表皮和血管内皮及周围组织SFRP2的表达也增强.SFRP2 mRNA和蛋白质的变化相似,只是中央区SFRP2蛋白质的衰减较SFRP2 mRNA延后.结论 SFRP2的高表达可能参予了瘢痕疙瘩的生长发展,而且瘢痕疙瘩表皮及边缘区SFRP2的高表达对其浸润性、持续性生长作用强于中央区.血管内皮细胞及周围组织SFRP2的高表达也发挥了作用.降低SFRP2的表达可能是基因治疗瘢痕疙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2um激光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经腰开放手术下使用功率50w的2um激光对5例无症状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7岁,均为单侧,左侧4例,右侧1例。结果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5~12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80~400ml,均未输血,未出现术中集合系统损伤、术后尿瘘、术后出血及急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4~5d。术后病理示5例患者均为肾脏透明细胞癌。结论2um激光用于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止血效果佳,出血少,切除完整,是对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方式的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腺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启动子驱动的CDglyTK融合双自杀基因系统(以下简称为AdVEGF-CDglyTK)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并结合研究结果进行作用机制的分析.方法 采用培养细胞移植法,将人大肠癌细胞系Lovo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建立裸鼠人大肠癌移植瘤模型.将20只裸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分组方法:Ⅰ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VEGF-CDglyTK与前药5氟胞嘧啶(5-FC)/丙氧鸟苷(GCV);Ⅱ组,仅注射前药5-FC/GCV;Ⅲ组:仅注射重组腺病毒AdVEGF-CDglyTK;Ⅳ组,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处理.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仅在Ⅰ组、Ⅲ组扩增出融合双自杀基因CDglyTK的片段.表型及各项病理指标的检测均显示第Ⅰ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较其他3组显著受到抑制,而第Ⅱ、Ⅲ、Ⅳ组移植瘤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第Ⅰ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38.65%±4.20%,较其他3组显著增加(F=397.530,P=0.000);第Ⅰ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计数为3.08±0.79,较其他3组显著减少(F=34.081,P=0.000).结论 AdVEGF-CDglyTK联合前药5-FC及GCV在体内可明显抑制大肠癌肿瘤的生长.其机制有二:首先该治疗系统可诱导裸鼠体内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凋亡;其次该治疗系统在体内可明显抑制裸鼠体内大肠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获得稳定阻断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核因子[NF-κB(p65)]表达的shRNA序列,并构建蔓病毒载体.方法 根据p65基因信息,设计siRNA1、siRNA2、siRNA3 3条针对p65基因cds区的siRNA序列,组建shRNA对应的4对互补的单链DNA,包括siRNA的正义链和反义链;正义链序列按5'向3'顺序依次为:酶切位点(BamH Ⅰ)、干扰序列(19bp)、loop环(TTCAAGAGA)、干扰序列的反向互补序列(19 bp)、中止信号(TTTTT)、酶切位点(EcoR Ⅰ).将合成的序列插入空载体pSI H1-H1-copGFP shRNA Vector中,转染前列腺癌细胞后,通过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不同序列片段对p65的mRNA抑制效果,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对p65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从而获得可以稳定高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中p65表达的shRNA序列.结果 设计的3条针对p65的序列中第3条的抑制效果最好,目的序列位于p65(NM_021975)的1096~1113,茎环序列为5'-GATCC GCCCTATCCCTTTACGTCA TTCAAGAGA TGACGTAAAGGGATAGGGC TTTTT G-3'.其对前列腺癌细胞株中p65的mRNA的干扰效率为59%,对其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81%.转染细胞后,细胞可以稳定低表达p65.结论 成功获得稳定阻断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中p65表达的shRNA序列,并构建蔓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化学分子伴侣4-苯基丁酸(4-PBA)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糖尿病肾病组(DN)和4-PBA治疗组(4-PBA),每组各18只。在治疗第4、8及12周末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质量指数(KI)、24 h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p47phox和硝基酪氨酸(NT)的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在4、8和12周时,DN大鼠的KI显著增高(P < 0.05),UAER(mg/24 h)也显著增高(4.92±0.70 比 0.26±0.07、 5.29±0.83 比0.28±0.08、5.54±0.81比0.29±0.04,均P < 0.05)。12周时病理显示DN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基质积聚;而与DN组大鼠比较,4-PBA治疗组大鼠KI显著降低(P < 0.05),UAER(mg/24 h)亦显著降低(4、8和12周分别为3.71±0.37、3.47±0.36和3.28±0.40,P < 0.05),4-PBA能显著减轻肾脏的病理变化。在4、8和12周,与NC组大鼠比较,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表达分别升高了154.72%、148.60%和91.95%(均P < 0.05);p47phox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118.00%、140.10%和177.82%(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分别升高了45.29%、59.13%和89.28%(均P < 0.05);尿MDA含量分别增加了2.05倍、2.26倍和2.43倍;尿SOD活性分别下降了64.78%、71.29%和79.32%。与DN组比较,在8和12周时,4-PBA治疗组DN大鼠肾组织p47phox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 < 0.05);硝基酪氨酸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 < 0.05),且与NC组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在4~12周,4-PBA治疗可显著减少DN大鼠尿中MDA含量,增加尿SOD活性(均P < 0.05)。 结论 4-PBA能显著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以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紫癜性肾炎(DEP-HSP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10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8例DEP-HSPN患儿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并分别与同病理级别或具有同等蛋白尿水平(肾病水平蛋白尿)的非DEP-HSPN患儿进行比较。 结果 (1)DEP-HSPN起病急,临床表现重,8例患儿中,4例临床表现为肾炎性肾病,3例表现为肾病水平蛋白尿伴血尿,1例呈急性肾炎综合征,4例患儿合并有肉眼血尿。病理分级均为Ⅲ-b级,光镜主要表现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常合并毛细血管袢坏死及肾小球内炎性细胞浸润,4例患儿合并细胞性新月体。(2)与病理为Ⅲ-b级的非DEP-HSPN患儿比较,DEP-HSPN患儿病程较短,临床多见肉眼血尿,24 h尿蛋白量高,更多呈肾炎性肾病表现。病理上,DEP-HSPN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更常见。与具有肾病水平蛋白尿的非DEP-HSPN患儿相比,DEP-HSPN合并新月体的比例较低。(3)8例患儿均采用口服泼尼松联合静脉滴注环磷酰胺(CTX)冲击,病程早期给予2个疗程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方案。平均随防(7.00±2.20)月,1例临床痊愈,5例持续镜下血尿,2例微量蛋白尿及持续镜下血尿。两组患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DEP-HSPN起病较急,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炎性肾病为主要表现,并且常合并肉眼血尿。病程早期给予积极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常能取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血清致痛物质5-羟色胺(5-HT)、P物质(PS)和肾上腺素(E)的影响。方法全麻手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吗啡组(M组)和对照组(D组)。B组布托啡诺浓度0.006%,给药速率为0.0024 mg.kg-1.min-1,负荷剂量为0.005 mg/kg,每次有效按压给药0.003 mg/kg,锁定间隔时间10 min。M组吗啡浓度为0.025%,给药速率为0.005 mg.kg-1.min-1,负荷剂量为0.05 mg/kg,每次有效按压给药0.03 mg/kg,锁定间隔时间10 min。D组在患者需求时给予肌注吗啡10 m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12 h(T1)、24 h(T2)、36 h(T3)、48 h(T4)采集肘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中5-HT、PS和E水平。结果B、M组T1~T4时5-HT、PS和E水平均低于D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能抑制术后血清致痛物质5-HT、PS和E水平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痛觉信息传递,减轻机体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