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13篇 |
免费 | 403篇 |
国内免费 | 20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9篇 |
儿科学 | 90篇 |
妇产科学 | 68篇 |
基础医学 | 317篇 |
口腔科学 | 69篇 |
临床医学 | 522篇 |
内科学 | 398篇 |
皮肤病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110篇 |
特种医学 | 144篇 |
外科学 | 471篇 |
综合类 | 1176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673篇 |
眼科学 | 36篇 |
药学 | 548篇 |
5篇 | |
中国医学 | 443篇 |
肿瘤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88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106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174篇 |
2013年 | 287篇 |
2012年 | 468篇 |
2011年 | 529篇 |
2010年 | 482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450篇 |
2007年 | 377篇 |
2006年 | 332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157篇 |
2002年 | 107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弓形虫主要表膜P30抗原免疫小鼠所诱导的免疫性保护作用及免疫保护机制。方法 将单克隆抗体免疫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的P30抗原免疫C57BL/6纯系小鼠,然后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和Fukaya株包衰攻击感染,观察P30抗原免疫对急性弓形虫感染鼠死亡时间及慢性感染鼠脑内包囊形成的影响,同时对感染后不同时间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IL-2及IFN-r细胞因子水平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 显示P30抗原免疫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减少脑内包囊的形成数量,增强小鼠抵抗急慢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在感染后不同时期免疫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休还清瘃IFN-r、IL-2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鼠,而且免疫鼠脾CD4^ t CD8^ T淋纠细胞尤其是CD8^ 细胞的数量在感染早期升高较快,至感染后4周达高峰,两者的比值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 P30抗原免疫对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是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细胞免疫可能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视黄酸影响斑马鱼胚胎心脏房室分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外源性视黄酸对斑马鱼心脏前后轴发育即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在斑马鱼胚胎发育至12.5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给予5×10-8mol/L和10-7mol/L外源性视黄酸处理1.5h。应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观察视黄酸对心脏特异基因vmhc,amhc,nkx2.5和nppa表达的影响。结果vmhc,amhc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视黄酸处理会导致斑马鱼胚胎心脏的前后轴发育异常,表现为vmhc表达细胞的范围缩小,amhc表达细胞的范围明显增大。视黄酸可以明显增强nppa在心脏的表达。视黄酸对心脏房室分化的影响在48hpf后表现得明显。结论5×10-8mol/L和10-7mol/L视黄酸在12.5hpf处理斑马鱼胚胎对斑马鱼心脏早期发生没有影响。斑马鱼发育过程中,视黄酸对心脏的房室分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视黄酸支持心房的分化和发育,同时抑制心室发育。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血脂、血压水平以及肝脂酶基因(LIPC)-514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其亚型在表型不一致同胞对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先证者引荐的方法,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系统收集家系.用广义估计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 GEE)对表型不一致同胞对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并采用以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检验(family 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的方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对71个缺血性脑卒中患病家系所组成的107对表型不一致同胞对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GEE分析,均提示血压和血脂水平增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存在相关性(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比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更高的血脂水平;而小动脉闭塞型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具有更高的舒张压水平.采用FBAT方法发现在加性遗传模型中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舒张压水平之间存在关联(Z=2.366,P<0.05),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程度等变量后,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舒张压水平仍然存在关联(加性遗传模型Z=-2.277,P<0.05;隐性遗传模型Z=-2.244,P<0.05),但并未发现其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各亚型之间的关联.结论:在所收集家系的表型不一致同胞对中,血压和血脂异常均可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增加,不同亚型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可能存在差异.LIPC基因-514T等位基因与LDL-C以及舒张压水平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5.
目的:构建Cdh1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染至Hela细胞进行鉴定.方法:根据pENTRTM/H1/TO中间载体要求,设计Cdh1小干扰RNA载体的干扰序列及无干扰作用的对照序列,合成相应的DNA单链,退火后连接到pENTRTM/H1/TO线性载体,形成完整载体,进行测序鉴定.分别将测序鉴定成功的Cdh1小干扰RNA载体及对照载体采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转染后48 h提取细胞总RNA及细胞总蛋白,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h1的表达.结果:经测序鉴定成功构建Cdh1小干扰RNA载体和对照载体,分别命名为pENTR/shCdh1和pENTR/shcontrol.与未转染及转染pENTR/shcontrol的Hela细胞相比,转染pENTR/shCdh1的Hela细胞Cdh1表达降低(P《0.05).结论:成功构建Cdh1小干扰RNA载体,并能下调Hela细胞Cdh1的表达. 相似文献
86.
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O型孕母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溶血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122例产前检测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出生时做血型血清学检查,胆红素和血红蛋白的检测,综合评价产前检查孕母血型抗体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系.结果 孕母的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溶血病有显著相关性(r=0.385).血型抗体滴度愈高发生溶血病的机会愈大(P<0.01),同时血型抗体滴度与新生儿血红蛋白下降有关(r=0.563,P<0.01),并且滴度愈高新生儿24 h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愈明显(P<0.01).结论 孕母血型抗体的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有明确监测作用,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发展有良好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87.
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手术成功率和视功能改变.方法 连续观察38例38眼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并行玻璃体手术治疗患者.其中局部应用激素组(A组)11例,术前应用醋酸强的松龙眼液点眼每小时1次,用药(4.91±1.51) d;全身激素治疗组(B组)27例,术前地塞米松静脉滴注15 mg,3 d后剂量递减,术前用药(5.67±1.88)d.结果 一次手术视网膜脱离复位率A组为54.5%,B组为63.0%;再次手术成功率A组为80.0%,B组为100%.A组70%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0%视力保持不变,B组68%患者术后视力提高,24%视力保持不变.初次手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15例患者中,14例系因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形成所致.结论 伴脉络膜脱离的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前局部激素治疗组的手术成功率趋势上低于全身激素治疗组.两组的最终视功能改善结果无差异.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系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构建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中进行表达。方法先将pGH19-HERG通过限制性酶SacⅠ和EcoR Ⅰ酶切得到HERG cDNA,将pIRES2-EGFP用SacⅠ和EcoRⅠ进行双酶切,把HERGcDNA定向克隆到pIRES2-EGFP中,即构建了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然后利用电穿孔法将pIRES2-EGFP-HERG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卵母细胞异源表达载体pGH19-HERG基础上,获得了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进行了表达。结论在HERG基因卵母细胞异源表达载体的基础上,构建了HER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HERG,利用电穿孔法将其转染至HEK293细胞中并成功地进行了表达,为下一步进行膜片钳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0.
目的通过测定疼痛模型大鼠下丘脑和脊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含量变化,以探讨疼痛产生机制。方法动物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疼痛模型组,左足跖皮下注射5%甲醛50μl建立大鼠疼痛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股动脉血、下丘脑和脊髓中CGRP的含量。结果疼痛模型组SD大鼠血浆中及下丘脑和脊髓CGRP含量分别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5%甲醛可致疼痛症状产生;提示皮下注射甲醛所致疼痛可引起下丘脑和脊髓组织中的CGRP释放增加,结果导致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引起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