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降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链(PDGF-B)基因对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与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DGF-B靶向siRNA重组表达质粒pSilencer3.l-Hlhygro-PDGF-B siR-NA,将重组质粒转染HSCs细胞,噻唑蓝(MTT)法测定转染后12 h、24 h、36 h、48 h、60 h的增殖抑制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免疫印迹检测转染后36 h HSCs细胞PDGF-B表达。放免法检测HSCs细胞株上清液中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的表达。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PDGF-B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染重组质粒36 h后,PDGF-B siRNA-1、siRNA-2、siRNA-3干预组的HSCs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质粒转染组(34.04%、14.89%、25.53%VS 3.19%;均P〈0.01~0.05);RT-PCR和免疫印迹显示:各siRNA表达质粒阳性HSCs细胞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空脂质体组及对照质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放免法显示:siRNAs干预组HSCs细胞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表达明显降低,与空脂质体组及对照质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靶向PDGF-B链的siRNA可降低HSCs的PDGF-B基因表达,具有抑制HSCs增殖和分泌细胞外基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2.
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治疗后血清PSA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粒子植入治疗后血清PSA变化规律.方法前列腺癌患者13例.临床分期:T1cN0M08例,T2aN0M05例;Gleason评分:5分4例,6分9例;血清PSA 2.8~14.6 ng/ml,平均8.2 ng/ml.采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剂量D90为140~155 Gy.术后定期复查血清PSA,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13例患者随访3~23个月.术后1、2、3、6、9、12、15、18及21个月血清PSA中位值为6.7、5.0、2.7、1.6、1.2、0.9、0.8、0.8及0.7 ng/ml.分别为术前血清PSA中位数的72%、51%、29%、20%、13%、11%、9%、9%及8%.术后1个月30%患者血清PSA有波动.结论前列腺癌粒子植入治疗后患者血清PSA下降缓慢,早期有波动.术后1年尤其术后3个月内血清PSA下降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103.
王玮  罗福全  张挪富  王敏 《华西医学》2010,(8):1403-1405
目的观察经皮导管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15例,采用经皮导管吸栓术、碎栓术及溶栓术治疗。溶栓术用局部灌注加即刻静脉注射尿激酶,总量100万U。溶栓后给予低分子肝素7~10d,口服华法林3~6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发症、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动脉血氧分压(PO2)的变化,以及肺动脉开通情况。结果 12例肺动脉完全开通,3例部分开通,显效率89%,有效率100%。mPAP从(41.07±6.97)mmHg降到(21.00±5.66)mmHg,PO2从(46.26±9.30)mmHg升到(79.49±8.04)mmHg,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mPAP迅速降低11例。随访3~6个月,疗效持续,未见复发。结论介入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显著,安全可行,对抢救危重患者、改善临床症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标指导下治疗脓毒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比观察目标指导下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和传统经验治疗对息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进行目标指导下的治疗,目标:①中心静脉压(CVP)8~12mmHg(1mmHg=0.133kPa);②平均动脉压(MAP)≥65mmHg;③上腔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0.70;④尿量≥0.5ml/min。同时与经验性指导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人院后6、24和48hMAP、CVP、动脉血气分析、上腔静脉血气分析、静脉血乳酸含量、心脏每搏量、心排血指数、液体总量、血管活性药物总量、受损器官数目、呼吸机使用例数及7d和14d病死率。结果目标指导治疗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纠正休克和组织缺氧状态,24h和48h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vO2、MAP、CVP较经验治疗组明显增高(P〈0.05或P〈0.01),乳酸含量降低(P〈0.01),经静脉输入的液体总量较多(P〈0.01),而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较少(P〈0.01);48hSaO2、SvO2、MAP、CVP的改善更加显著,受损器官数目少,程度较经验治疗组轻;7d及14d的病死率目标指导治疗组也较经验治疗组低(P〈0.05)。结论目标指导治疗脓毒性休克与经验治疗组相比可明显改善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TACE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86例介入栓塞治疗后的大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ox多元回归分析,判断TACE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截止到随访结束日期,86例中,4例(4.7%)完全缓解(CR),40例(46.5%)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CR+PR)为51.2%。所有患者在TACE治疗后,出现低热、右上腹胀痛、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食欲下降等,均可耐受。经过Cox多变量分析,富血供、高中分化者、无肝外转移者、大肠癌原发灶切除者、多次TACE治疗、碘化油沉积良好等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瘤TACE治疗的保护性因素,患者生存期延长。结论:TACE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有效的方法。肝转移瘤为富血供、高中分化者、无肝外转移者、大肠癌原发灶切除者、多次TACE治疗者、碘化油沉积良好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疗效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12月收治的5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TPPA法、胶体金法和TRUST进行筛查,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在500例妊娠期孕妇中,梅毒阳性52例,阴性448例。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56例TPPA阳性标本中,53例TRUST滴度阳性,3例血清原倍为阴性,通过血清64倍稀释后为假阴性。结论三种检测方法在产前筛查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移植椎管成形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应用后路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保留棘突全椎板减压自体髂骨椎管重建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患者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4~58岁,平均41岁.术后通过Frankel分级与影像学检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4年,平均37个月.椎弓根螺钉无松动,无断钉、断棒,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从术前(21.00±12.00)%恢复至术后(95.00±4.20)%,后缘高度从术前(70.00±15.00)%恢复至术后(96.00±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bb角从术前(32.80±8.20)°恢复至术后(4.2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rankel分级除1例A级者外,其余均有1级以上改善.腰痛按Denis分级评估:P1 4例,P2 4例,P3 1例,P4 1例.结论:采用后路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椎管成形是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保留后柱结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9.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术前同期放化疗或术前单纯放疗在T3、T4期或影像学淋巴结阳性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0 -2009年收治的141例局部进展期或影像学淋巴结阳性的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术前同期放化疗97例,术前单纯放疗44例.放疗采用二维或三维技术,化疗采用4种方案.结果 随访率为91.5%,随访满3、5年者分别为106、68例.降期率达59.0% (82/139),保肛手术率达65.5% (91/139).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8%、65.7%,局部复发率分别为9.2%、14.1%,转移率分别为33.8%、45.8%.术前同期放化疗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优于术前单纯放疗(51:31个月,x2=12.88,P=0.000).肿瘤降期患者在远处转移时间上迟于未降期患者(60:29个月,x2=14.65,P=0.000).急性不良反应多为1、2级,伤口愈合延迟及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结论 术前同期放化疗或术前单纯放疗能明显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手术保肛率,不良反应小且绝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Akt和磷酸化Akt1(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4例胰腺癌组织、10例正常胰腺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Akt和p-Akt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和83.8%,而正常胰腺组织均阴性表达,相差非常显著(P<0.05).癌组织中Akt和p-Akt1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274,P=0.018).Akt和p-Akt1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生长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神经浸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p-Akt1蛋白高表达与病理学T分期及TNM分期相关(P=0.002).Akt和p-Akt1蛋白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0±5.7)个月和(23.0±5.5)个月,明显高于低表达者的(9.3±0.2)个月和(11.1±1.8)个月(P分别为0.007和0.004).结论 胰腺癌组织中p-Akt1蛋白表达的程度与良性预后有关,检测胰腺癌中p-Akt1蛋白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