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6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4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颈外静脉移植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注射毒品致假性股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颈外静脉移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2006年2月,对注射毒品所致的20例假性股动脉瘤行手术治疗,并移植颈外静脉重建股动脉缺损。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无缺血坏死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伤口一期愈合9例,余11例出现淋巴漏,二期愈合4例,再次手术行局部皮瓣转移修复7例。1例因吻合口破裂出血而结扎股动脉,1例有股神经损伤的表现。16例随访1~24个月,无复发,足背动脉可扪及搏动,10例术后血管彩超显示移植的颈外静脉通畅。结论手术是治疗注射毒品所致的假性股动脉瘤唯一有效的方法;在瘤体切除后大隐静脉往往因炎症而不能利用,移植颈外静脉修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解剖型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4—2013-07采用胫骨平台解剖型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6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测量术后即刻和术后1年患肢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后倾角(PA)及胫股角(FTA)。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59.0±14.2)min,术中出血量(96.0±16.7)ml,住院时间(13.6±4.5)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6.8±4.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3.6±2.8)周。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9.7±5.6)分,优良率93.5%。术后即刻与术后1年的患肢TPA、PA及FTA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具有内固定放置方便、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2005年8月,对16例注射性假性股动脉瘤切除后出现股动脉缺损的患者,应用颈外静脉行修复重建术.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保存肢体,13例患者获1~24个月的随访,动脉瘤无破裂或复发,足背动脉均可扪及搏动,有1例出现股神经损伤表现,6例患者复查血管彩超示股动脉连续性良好.结论颈外静脉移植重建股动脉缺损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确切,缺点是颈外静脉切取后于颈部形成疤痕,影响外观.  相似文献   
114.
目的了解武汉市职业超重和肥胖现状及体重控制的认知、行为情况,为体重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武汉市2880名18—55岁的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大学生4类职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卫生部《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标准判断职业人群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武汉市职业人群体重超重率为22.65%,肥胖率为4.80%;男性超重率(32.45%)、肥胖率(7.36%)均高于女性超重率(12.77%)和肥胖率(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对体重控制主要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仅为42.56%;对超重肥胖产生心理问题多的知晓率为69.14%。有信心控制体重者为72.88%,主动学习体重控制知识者为64.45%。4类职业人群平均每天静坐6-9h者均大于46.36%,每周锻炼1或2次者均大于31.05%。结论武汉市4类职业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应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工作场所和工作性质的特点,制定相应体重控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5.
黄远  黄红星  杨立  秦可心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36-3237
目的:探讨老年人鼻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非外伤性老年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鼻出血患者多伴有全身基础性疾病,出血部位多数在鼻腔后份,经鼻内窥镜下微创填塞,同时处理全身疾病后均达到治愈效果.结论:老年人鼻出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治疗需作综合性处理,应当根据其病情作仔细分析,以采取相应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02—2013-02对356例累及后柱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与否、关节面塌陷程度、膝关节周围合并伤、手术时机、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359例患者获随访18个月~3年,平均2.1年。共有内固定失败19例。骨折类型(χ~2=4.573,P=0.026)、骨质疏松(χ~2=63.256,P0.001)、关节面塌陷程度(χ~2=6.521,P=0.010)、膝关节周围合并伤(χ~2=7.263,P=0.009)、术中骨折复位(χ~2=72.32,P0.001)、术中植骨(χ~2=17.403,P0.001)、术后并发症(χ~2=16.572,P0.001)、术后康复治疗(χ~2=19.149,P0.001)方面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术中植骨、术后并发症、术后康复治疗是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内固定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分析影响Pilon骨折内固定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至我院骨科进行Pilon骨折治疗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行内固定治疗。对于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疗效评价,包括性别、年龄、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有无腓骨骨折、有无植骨。将疗效进行秩和检验对该因素是否对疗效有所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经过8个月随访发现患者治疗结果为优10例,良的18例,差的9例,优良率为75.68%。对可能影响骨折的各个因素使用秩和检验后发现,性别、年龄、腓骨是否损伤单个因素本身无差异性(P>0.05),而软组织损伤程度、骨折类型以及有无植骨单个因素对于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视骨折部位软组织的保护,正确判断骨折类型并进行恰当处置以及选择正确植骨方案对改善Pilon骨折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绿茶糖苷类黄酮对酒精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及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其余5组采用50%浓度的酒精灌胃,每天5 ml,连续4周,制作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每天按1 mg/kg、2.5 mg/kg、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绿茶糖苷类黄酮,秋水仙碱组按0.15 mg/kg剂量灌胃给予秋水仙碱,灌胃容量均为5 ml/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ALT水平,选取小鼠肝左叶上缘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绿茶糖苷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肝组织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发生变形、坏死、凋亡和肝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肝纤维化Ishak评分显著下降(P0.01)。结论:绿茶糖苷类黄酮在保肝护肝、延缓肝纤维化上有一定的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正颌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者对10例唇腭裂术后继发上颌骨发育障碍的成年患者行正颌外科治疗,并提出一种改良的Le Fort Ⅰ型分块截骨前移术。即在不影响腭咽闭合功能和不产生口鼻瘘的条件下前移上颌,通过术前、术后的正颌外科电脑模拟系境预测,牙髓活力的测定、腭咽闭合功能评价,面貌外形的对比,作者认为采用该术式是可行的,术后可获得功能与形态兼顾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0.
目的:实现眼微血管分析系统及其在结膜眼病等的应用研究。 方法:将高速摄像头与视频采集卡等数字图像采集装置集成到标准裂隙灯平台上,开发一种临床友好型多功能眼表微血管成像平台;研发图像分析软件对时差影像解析和图像分形分析,对血管形态学包括血管形态改变及密度、复杂程度进行分级定量。 结果:整套系统功能完备、工作稳定,建立快速分析结膜微血管血流参数及血管形态参数分析模型,可分析患者致病因素与微血管功能的相关性。 结论:血管网络的分形、形态学和人体结膜血流动力学可以使用功能性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轻松可靠地测量。分形维数差别可能反应一定的疾病,进行非接触性指标和分析,探讨检测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眼科微血管功能相关疾病及全身疾病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