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目的:就消毒供应室回收清洗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与防护进行探讨.方法:分析了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可能引起职业危害的因素,然后再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对策.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患者的分泌物、血液进行频繁地接触,存在着心理、化学、物理等诸多危险因素,使得他们的职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结论:针对这些因素,应该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工作流程,采取安全操作,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来有效地减少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2.
目的 探讨皂角刺颗粒溶液经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的效果。 方法 将30例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皂角刺组和生理盐水组各15例,皂角刺组接受皂角刺颗粒溶液20 mL行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每周5次;生理盐水组接受生理盐水20 mL行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每周5次;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评价两组鼻塞、鼻分泌物鼻后滴漏、前鼻孔分泌物、头/面痛、嗅觉损失5个鼻部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内镜 Kennedy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内镜 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500 6、0.725 7);治疗后皂角刺组患者鼻分泌物鼻后滴漏、鼻塞症状及嗅觉损失的VAS评分改善幅度和鼻咽后鼻孔分泌物潴留、中鼻道分泌物、黏膜水肿的鼻内镜评分改善幅度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3 3、0.046 4、0.018 8、<0.000 1、<0.000 1、<0.000 1)。皂角刺组、生理盐水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 P<0.000 1)。皂角刺组与生理盐水组均仅有1例出现鼻出血,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0 0, P=1.000)。 结论 皂角刺颗粒溶液经鼻窦负压置换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鼻窦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3.
[目的]总结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且影像质量优良,无一例出现严重渗漏和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局部湿敷在桡动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方便取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操作程序,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后进行桡动脉穿刺。实验组在选好桡动脉后先将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以穿刺点为中心,局部用4cm×5cm利多卡因纱布湿敷,其上用透明敷贴覆盖,1h后常规消毒皮肤后穿刺。并对两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在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局部湿敷经济、简便,用于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中桡动脉穿刺的镇痛效果好,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5.
黄桂传  李燕奎 《全科护理》2010,8(4):317-318
[目的]总结双源计算机体层成像(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能一次性成功完成扫描,且影像质量优良,无一例出现严重渗漏和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中的护理配合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救治配合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急诊实施PCI中发生心室颤动的15例AMI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除1例患者死亡外,1例患者因反复心室颤动经5次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9例经1次电击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其余病例均经心前区叩击和胸外心脏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结论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术的过程中,护士做好急救药品及除颤设备的准备,开放高效静脉通路,加强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和救治配合是成功抢救心室颤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7.
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72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2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44例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实施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8.
导管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导管室担负着全院所有介入患者的手术治疗和抢救工作.目前有2间布局合理的大型C臂介入手术室,平均每月进行介入手术约300台,工作任务繁重,其中急诊手术约占10%.  相似文献   
169.
颌面部血管病变的颈外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烂基 《广西医学》2005,27(4):528-529
目的 探讨颌面部血管病变的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对8例颌面部血管病变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病变的血供来源及范围,利用栓塞颗粒超选择性颈外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病变血管。结果 8例经造影显示,病变血供均来源于颈外动脉,其中3例行双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5例行单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栓塞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无并发症发生;追踪临床手术记录,临床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难度大大减小,手术切除率明显提高。结论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治疗颌面部血管病变是一种安全的、临床效果明显的辅助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0.
对比剂追踪DSA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剂追踪DSA技术在下肢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进行32例次对比剂追踪DSA检查,使用系统Interac Bolus程序,图像采集曝光时,用控制手柄控制检查床的移动,使检查床与对比剂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同步,以获得一系列与血流速度一致的实时对比剂追踪下肢血管的影像。结果:32例次造影中,30例次造影图像质量优良,占93.7%,2例次造影图像质量欠佳,占6.3%,但经图像后处理仍能满足诊断要求。结论:对比剂追踪DSA技术能准确显示下肢血管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是上种能连续实时观察诊断下肢全段血管病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