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1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骨形态形成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和Smad4蛋白(drosophila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 protein 4)在C57BL/6小鼠内耳前庭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方法选择从胚胎第10天(E10)到胚胎第20天(E20)每天的孕鼠各两只(共22只),取E10~E17的胚胎头、E18~E20的胚胎内耳,通过冰冻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胚胎内耳前庭发育过程中BMP4/Smad4的表达情况。结果 BMP4从E10开始,在间充质浓聚前就有表达;间充质一开始浓聚,BMP4在其中就有较丰富的表达;早期主要表达在前庭囊及前庭囊周围的间充质,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其在软骨囊及前庭上皮里有广泛阳性表达;Smad4在小鼠内耳前庭的表达情况与BMP4不一致,E10到E12的小鼠内耳Smad4表达阴性,E15时各个壶腹嵴、囊斑里才有较明显的Smad4表达,而内耳周围软骨囊到E16时才有明显的Smad4表达。结论 BMP4与小鼠内耳前庭形态形成及毛细胞分化发育、功能形成有关;Smad4与BMP4的表达时空特征不同,Smad4可能主要参与了小鼠内耳前庭发育后期的形态塑形和功能发育。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联合化疗对手术无法切除的儿童颞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8例手术不可切除的颞骨RMS,病理免疫组化诊断为胚胎性RMS(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4~9岁,平均7.25岁)。其中6例肿瘤为原发,2例为术后复发。7例肿瘤向颅内侵犯海绵窦区域颈内动脉,1例肿瘤既侵犯海绵窦区域颈内动脉又侵犯破裂孔区域颈内动脉。全部患儿采用2周期VIE诱导化疗和11个周期VIE辅助化疗及同步放疗联合VE的治疗方案。放疗采用(Helical Tomotherapy,HT),剂量50~70Gy。结果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8例,有效率100%,2年无瘤生存率100%。随访3~45个月,患儿全部建在。结论 VIE诱导和辅助化疗及同步HT联合VE的治疗方案对手术不可切除的原发或复发儿童颞骨RMS治疗有效。通过治疗使手术无法切除的儿童颞骨RMS的治疗模式从姑息治疗转变为根治性治疗,给予了患儿治愈的机会。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总结原发性颈胸结合部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统计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方法选择及并发症预防进行分析.17例患者的肿瘤主体位于左侧9例,右侧8例.行颈侧切开(阶梯切口)1例,颈胸联合手术3例,颈根部及锁骨上切开6例,颈根部及上纵隔肿瘤切除7例,3例神经纤维瘤患者因肿瘤与局部重要组织结构粘连严重未能全部切除.结果 5例(29.4%)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其中1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破裂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术后伤口感染、皮肤缺损;1例术中椎动脉和颈总动脉破裂,术后出现霍纳综合征伴上肢运动受限和不能耸肩;1例手运动障碍;2例上肢运动受限.术后病理结果:囊肿、静脉血管瘤、节细胞神经瘤、纤维源性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肌纤维母细胞瘤、异位错构瘤性胸腺瘤(腮原基混合瘤)各1例,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6例.随访1.0~4.5年,中位时间2.5年.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访3年8个月和2年,均无瘤存活;3例神经纤维瘤未完全切除患者带瘤生存,其余12例良性病变暂无瘤生存.结论 原发性颈根部肿瘤类型多,其中神经鞘瘤较多;当肿瘤范围广泛、与局部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时,手术难以彻底切除,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qPCR)对全国范围内的耳聋患者进行mtDNA C1494T的筛查,为进一步研究该突变和聋病的临床基因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国内25个不同省市的特教学校和聋哑学校的3 133例双侧重度或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聋患者,提取外周血DNA,设计TaqMan-MGB的引物和探针进行real-time-qPCR,对所有阳性样本和随机抽取的495例阴性样本进行直接测序验证。结果 3 133例中,发现C1494T突变14例(14/3 133,0.45%),经测序验证全部为C1494T突变,495例阴性样本中均无C1494T突变。结论 Real-time-qPCR是进行mtDNA C1494T突变筛查的有效方法,中国耳聋人群中mtDNA C1494T的突变率较低。  相似文献   
75.
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相似文献   
76.
粘连性中耳炎的颞骨组织病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粘生中耳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颞骨火棉胶切片,对338例颞骨切片中有粘连性中耳炎病理特征的20例作了全面观察。结果显示,粘连性中耳炎病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中耳的各部分结构,包括鼓室肌,圆窗及卵圆窗;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包括炎症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77.
粘连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寻求较好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67年~1992年间经手术诊断为粘连性中耳炎患者110例,共120耳。其中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者75例,分泌性中耳炎病史者30例,其他原因5例。全部病例均经1~4次手术,粘连分离或病变清除后,鼓室放硅片或同种异体软骨片以预防再粘连。临床观察发现,所有病例的鼓室内均有不同程度纤维组织粘连和膨胀不全,病变范围广泛,累及中耳各部分结构,甚至圆窗和卵圆窗龛;硅片常被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囊袋所包裹,周围仍有广泛粘连;同种异体软骨片置入耳的病理反应较轻。但全部病例术后听力均未达应用水平,远期疗效更差。可见,采用这些方法治疗粘连性中耳炎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粘连性中耳炎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颞骨火棉胶切片,对338例颞骨切片中有粘连性中耳炎病理特征的20例(26耳)作了全面观察。结果显示,粘连性中耳炎病变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中耳的各部分结构,包括鼓室肌、圆窗及卵圆窗;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包括炎症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的各个阶段。根据26耳颞骨切片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特点可分为4期:即渗出期、炎性肉芽组织期、组织细胞反应期和胶原纤维增生期。从渗出期到胶原纤维增生期,中耳病变组织中炎细胞逐渐减少,炎性渗出物逐渐消散,而纤维母细胞始终增生明显。根据以上病理特征,分析了粘连性中耳炎疗效差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治疗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总结24例颅底脊索瘤,介绍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随访情况。根据其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所见及病变起源部位与扩展方向,分为四种临床类型:蝶鞍型、斜坡型、枕颞型和广泛型。并提出手术进路选择。从本组结果可以看出,颅底脊索瘤临床症状繁杂,又无特异性表现,加之其部位隐匿,检查困难,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影像学检查中MRI无假阴性报告,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0.
线粒体DNA突变与耳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62年发现世界上首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以来,人类已经发现了很多种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导致的疾病。近十年来已经明确了几个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由于人类线粒体的唯一功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参与人体化学能量的产生.因此线粒体突变干扰能量的产生进而导致全身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就不足为奇了.引起听力损害也只是它的特征之一。然而。令人惊奇的是遗传的线粒体突变被发现也是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原因之一.获得性线粒体突变已被提出是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本文在对线粒体遗传作一简单回顾之后,将对与耳聋有关的线粒体突变的轮廓作一描述。这些线粒体突变的临床表达依赖于环境暴露程度及多种核编码修饰基因。本文同时阐明预防和治疗线粒体聋的策略将依赖于个体环境暴露因素的明确及回避.以及明确与其相关的核修饰基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