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21.
癫痫是一种由于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所引起反复发作的短暂大脑机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由于放电的部位、传播途径、所涉及的脑结构及范围和遗传的表型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发作类型,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行为和精神等方面的不同障碍,具有突发性、自限性、反复性三个特点。临床上还有一些发作性疾病。其发作形式与癫痫的表现很相似。也具有突发和反复发作的特点,主要是由一定的心理因素或病理性疾病所致。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习惯性行为或一些生理状态的表现,而非脑电紊乱所致的发作,统称为非癫痫性发作。在诊断时需与癫痫仔细鉴别,需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其中发作期脑电图(EEG)的改变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视频脑电图(Video-EEG)是目前鉴别癫痫性和非癫痫性发作的最可靠的检查方法。以下是常见的非癫痫性发作类型。  相似文献   
122.
广州市越秀区2~12岁儿童睡眠时间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2~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广州市越秀区随机抽取两所小学及两所幼儿园共1734名儿童,在严格质量控制的条件下由专人负责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越秀区小于6岁的儿童睡眠时间明显低于国内报道的同年龄段儿童睡眠基本需求量。影响儿童睡眠时间的主要因素有年龄、睡眠障碍、父母亲打鼾、喂养方式和入睡困难等。结论目前广州市越秀区低年龄组儿童睡眠时间偏少,其主要影响因素以社会家庭环境因素为主,应引起家庭及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比较盐酸哌甲酯控释片(专注达)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不同临床亚型儿童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按照ADHD的DSM-Ⅳ诊断标准,分别收集注意缺陷为主型(IT)患儿、冲动为主型(HT)患儿以及混合型(CT)患儿各20例,分成三组,分别接受治疗各7天,并于治疗期末评定主要疗效评定指标:家长评定的Conners量表、教师评定的Conners量表.次要疗效指标:儿童行为量表.结果 疗效:哌甲酯控释片治疗7天后,不同临床亚型患儿的主要疗效评定指标和次要疗效指标均出现明显改善,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IT)患儿在学习问题、不注意-被动以及注意力的改善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冲动-多动为主型(HT)患儿在品行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以及多动指数的改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同时对于CBCL中的交往不良、多动、攻击性和违纪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儿童(P<0.05);混合型主要在多动指数和焦虑方面呈现较大改善.结论 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于不同亚型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4.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成分即P3波与神经心理学评分来研究失神发作患儿的认知功能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失神发作的患儿22例,并设立正常对照组.应用ERP的P300检测,同时选用韦氏智力量表(C-WISC)测试对受试者言语智商(VIQ)和操作智商(PIQ)进行综合评估.通过统计学将病例组与对照组P300潜伏期、波幅及智商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再将P300潜伏期、波幅与C-WISC各项测评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失神发作患儿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明显长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②失神癫(痴)患儿组在C-WISC测试的各项得分均值均低于对照组,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③P300潜伏期与VlQ、PIQ、总智商(FIQ)值呈负相关,而VlQ、PIQ、FIQ与P300波幅之间则不存在相关性.结论:①失神发作病例组的患儿P300各项参数均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差异,而且病例组患儿VIQ、PIQ及FIQ得分均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且存在显著差异;②失神癫(痫)伴认知损伤患儿ERP具有特征性,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同龄正常儿童,而P300波幅明显低于同龄正常儿童;③P300波幅与各智商(IQ)评分不存在相关性,P300潜伏期与IQ评分则呈负相关,IQ评分越高,其P300潜伏期越短.  相似文献   
125.
正发育性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是一种儿童时期发生率较高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运动障碍影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学习能力为主要特征,常伴发心理行为的异常,如学习障碍、语言和言语障碍、注意力障碍等。DCD儿童运动学习能力较差,如不及时干预治疗,其障碍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还会继发心理、情绪障碍等问题~([1-2])。本病例共患DCD及功能性构音障碍~([3]),但与既往文献记载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比较~([4-5]),除了表现口腔运动功能协调障碍及构音异常外,还伴有声调韵律的异常,语言的可懂度差。本文旨在运用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功能机制,探讨学习能力低下的儿童的构音障碍的语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纠正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尖足步态的疗效。方法 78例以尖足步态为主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均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靳三针疗法。在治疗前、治疗2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肌张力、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观测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注射结合靳三针疗法治疗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疗效显著,靳三针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7.
目的:了解痉挛型脑瘫(SCP)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的现状、特征及其与年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价患儿的严重程度,应用有中国常模的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154例1—12岁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并通过非参数秩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确定不同性别、年龄、瘫痪类型和严重程度的患儿社会生活能力状况。结果:社会生活能力边缘以上(≥9分)的患儿占63%,幼儿期分别与学龄前期、学龄期比较,不同瘫痪类型、GMFCS组别比较,边缘以上的患儿数量比例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社会生活能力各项分值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瘫痪类型比较,社会生活能力中的独立生活、运动、作业和参加集体活动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GMFCS组别间比较,社会生活能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儿的标准分与其年龄(r=-0.223,P=0.005)和GMFCS分级水平(r=-0.479,P=0.000)呈负相关。结论: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与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相比,其差距却更加明显;活动受限程度越重的患儿,其社会生活能力表现越差,但在交往和自我管理领域方面的能力表现可能很不错。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外部性脑积水对婴幼儿脑电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对82例2—3岁外部性脑积水儿童行视频脑电图检查及分析。结果有18.29%的患儿脑电图中出现癫痫样放电,余均出现脑电软征象。结论外部性脑积水儿童的脑电图会出现癫痫样放电和脑电软征象,视频脑电图为评估其预后和制订合理的干预方案提供依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联合运动疗法对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站立姿势平衡控制功能的影响。 方法67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BTX-A组35例,对照组32例。BTX-A组患儿采用BTX-A注射下肢痉挛肌群和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仅接受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每天1次,每次约90 min,每周治疗5次,连续2周,每隔3个月治疗2周,共治疗20次。指导家长于其它时间实施家庭康复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平衡测试仪对患儿进行站立平衡功能评定。 结果2组患儿睁眼、闭眼状态下的身体重心动摇大小的幅度(轨迹长和外周面积)和身体稳定性(摆幅指数),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身体重心动摇的幅度均有减小,身体稳定性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组间比较,BTX-A组患儿身体重心动摇的幅度减小更明显,身体稳定性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对照组比较,在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痉挛肌群给予BTX-A注射,能明显提高患儿的站立姿势平衡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30.
高危儿社区早期干预内容及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儿社区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模式,研究高危儿在社区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将高危儿分成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干预组根据0~3岁早期干预大纲干预训练,未干预组未进行系统干预,另设正常对照组,3组定期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评价。结果:早期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在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行为、语言和个人-社会性行为5大能区发育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早期干预内容及模式有助于促进高危儿智能的发育,有效减低残疾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