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4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13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00篇
内科学   310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214篇
综合类   1072篇
预防医学   53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24篇
  6篇
中国医学   497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前列环素F1α(Prostaglandin F1α,PGF1α)、TXB2/PGF1α比值变化和人参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家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人参多糖组(GP组)。分别检测三组缺血前10min、缺血45min及再灌注45min后血浆中TXB2、PGF1α、ALT及TXB2/PGF1α比值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IR组血浆TXB2各对应时间点浓度均较C组明显升高,PGF1α含量再灌注45min时较缺血前显著下降,TXB2/PGF1α比值明显增高,肝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异常。使用人参多糖注射液后,血浆TXB2浓度较IR组同期水平降低,PGF1α再灌注45min显著高于IR组同期水平,TXB2/PGF1α显著低于IR组,尤以再灌注45min为著,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较IR组有所减轻。结论:人参多糖可通过调节TXB2/PGF1α之间的平衡,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防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8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实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法,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标、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3.
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万胜化风丹中雄黄和朱砂的肝肾毒性作用,探讨目前对其毒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方法 成年昆明种小鼠分别一次性ig给予万胜化风丹(原方药)3g.kg-1、雄黄和朱砂减量的万胜化风丹(减量方药)3g.kg-1、不含雄黄和朱砂的万胜化风丹(减方药)3g.kg-1、雄黄0.3g.kg-1、朱砂0.3g.kg-1、亚砷酸钠36mg.kg-1和氯化汞0.07g.kg-1,8h后检测肝及肾组织中砷和汞的含量,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尿素氮(BUN)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肝和肾中金属硫蛋白基因(MT-1)的表达。结果亚砷酸钠、原方药及减量方药组肝和肾组织中砷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亚砷酸钠>原方药>减量方药。亚砷酸钠组ALT显著升高,其他各组略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氯化汞和朱砂组肝肾组织中汞的蓄积量明显增加(P<0.05),且氯化汞组>朱砂,氯化汞组同时伴Cre、BUN显著升高(P<0.05)。亚砷酸钠组、氯化汞组肝肾病理损伤明显,MT-1mRNA在肝肾组织的高表达。结论万胜化风丹、雄黄和朱砂的急性肝肾毒性远低于亚砷酸钠和氯化汞。  相似文献   
74.
目的:考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以HPLC法测定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的含量,并考察微粒数和pH值的变化。结果:在1.5h时哌拉西林钠含量90.13%。他唑巴坦钠含量99.8%,2.0h叶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钠的含量下降至83.34%,98.83%。结论: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宜与乳酸钠林格氏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在健康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7例以健康检查为目的的受检者进行全身18F-FDGPET/CT显像检查.结果:96.02%(314/327)的受检者有阳性发现,3.98%(13/327)的受检者为阴性发现.阳性发现的病种有炎症、形态或(和)结构改变性疾病、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各自检出率分别是85.32%(279/327)、63.30%(207/327)、20.80%(68/327)和1.22%(4/327).所检出炎性疾病的发生部位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主.扁桃体炎或(和)咽炎的检出率高达79.5l%(260/327).检出恶性肿瘤4例,其中3例无远处转移,l例有广泛的远处转移.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普查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20世纪80年代,我执教于上海铁道医学院(今同济大学医学院),与裘老时相过从。铁路中医事业得到裘老的扶持,医教研各方面都得到他的帮助,深深印在全路30余家中心医院与十万铁医大军的心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怀念故人,时有所失!1984年在苏州铁路太湖疗养院举行年会,裘老和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与铁道学会成员合影,记下了裘老的铁路情。  相似文献   
77.
气血与衰老     
人体衰老是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机制极为复杂,至今人类衰老机制之谜,仍未完全揭示。自古以来,长寿是个永恒的话题,早在《诗经》中有“永锡难老”、“万寿无疆”、“如南山之寿”等美好祝词,表达了人们对长寿的渴望。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哺乳类动物的最高寿命,为其完成生长时限的5—7倍。而人类完成生长期需要20—25年,按此推算,人类最高寿命为100—175岁。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探索人类衰老之奥秘,寻求有效的延缓衰老之药物,已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8.
内伤咳嗽以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苦辛通降助肺法”即借助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以使肺气宣降复常的治法,用于治疗内伤咳嗽可通过苦辛配伍来助肺宣降、调节气机。张之文教授为全国温病学泰斗,提出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以张老医案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来管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的应用规律,为内伤咳嗽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9.
采用多波长HPLC-DAD,同时测定栀子不同部位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羟异栀子苷、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竹节参皂苷Ⅳa 7种化合物的含量,比较各成分在栀子不同部位的分布。结果表明栀子中各成分在各部位分布不同,且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栀子苷主要分布在果实和叶中,竹节参皂苷IVa主要分布于根和茎中,西红花苷类成分主要存在于果实中,绿原酸以叶和茎含量较高,羟异栀子苷在叶和根中含量较高,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在根和茎中含量较高。通过分析栀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为栀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复方罗红霉素氨溴索片中两药在体内是否存在药动学上相互作用。 方法 24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 4 × 4 交叉试验设计,每组 1 人,交叉服用复方罗红霉素氨溴索片、罗红霉素片加氨溴索片、罗红霉素片、氨溴索片,服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肘静脉血 4~5 mL ,血药浓度采用 HPLC/MS 测定。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方差分析,以 90% 的可信区间进行药物发生相互作用是否具临床意义的判定。 结果 复方制剂、合用药物以及单用药物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复方或是合用 2 种药物,均未产生有临床意义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结论 罗红霉素氨溴索片中 2 种成分在体内不产生统计学上和临床意义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