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75篇
内科学   1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32篇
  7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和超声诊断共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儿的主动脉弓畸形发生情况以及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弓畸形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显示55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患儿中16例患儿的降主动脉横断面位置明显右移,13例患儿可见升主动脉分叉,7例患儿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阳性诊断率72.7%,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的阳性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在双主动脉弓畸形的诊断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吸引技术联合带蒂皮瓣转移术在深度创面修复中的运用.方法:对65例有骨、肌腱、重要神经血管外露的深度创面患者分别采用带蒂皮瓣转移术联合负压封闭吸引技术(试验组)和单一带蒂皮瓣转移术(对照组)治疗.结果:试验组在皮瓣存活率及换药次数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带蒂皮瓣转移术联合负压封闭吸引技术联合效果良好,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  研究臭氧O3氧化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所致肾脏慢性纤维化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72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O3氧化后处理组(I/R+O3组)、氧气O2后处理组(I/R+O2组),每组4只。每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2周检测血清肌酐(Scr)和血浆尿素氮(BUN),2和10周取肾脏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  术后2周各组的血清Scr、血浆BUN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0周Masson染色显示,肾纤维化程度,其他3组较S组重(P <0.05),I/R+O3组较I/R组、I/R+O2组轻(P <0.05),而I/R组与I/R+O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S组比较,其他3组TGF-β1、α-SMA的表达增强(P <0.05);与I/R组比较,I/R+O3组的表达减弱(P <0.05);I/R组与I/R+O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O3后处理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的慢性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O3后处理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南京市吸毒人群梅毒及丙肝感染状况。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收集2011—2015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资料,进行毒品种类、梅毒和丙肝感染等情况分析。结果共调查2 000人,男性(70.70%)明显多于女性(28.30%);口吸为主要方式(74.55%);青壮年占80%以上;口吸毒品梅毒感染率(10.73%)高于注射(6.48%);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女性梅毒和丙肝感染率(17.14%,49.65%)均高于男性(6.69%,40.93%),年龄≥25岁丙肝感染率(47.23%)高于年龄<25岁(13.60%)。结论南京市吸毒人群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5.
陈鑫 《抗癌》2016,(1):25-25
脊髓脊柱肿瘤包括脊髓、脊神经、硬脊膜、椎体及附件等部位发生的肿瘤。早期临床表现:颈胸腰骶部疼痛、肢体麻木和无力等,常与很多骨科常见病症状相似,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管狭窄等。很多患者常因自身疏忽或因就诊时医生检查不全面,导致误诊而延误早期诊断。即使很小的肿瘤也可因压迫脊髓或神经而产生严重的症状而造成瘫痪或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全面而仔细的查体和体检是早期发现脊髓脊柱肿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6.
幽门管溃疡(Phloric Channel Ulcer,PCU)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文献报道不多。本文总结我院近10年来内镜诊断资料完整的PCU41例,对其临床表现、内镜所见等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997.
陈鑫 《抗感染药学》2021,18(6):815-817
目的:探究替考拉宁不同剂量的血药谷浓度变化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为合理使用替考拉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4月—2020年9月收治的60岁及以上重症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均予以替考拉宁治疗,并根据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高负荷剂量组(51例)和标准剂量组(45例);高负荷剂量组患者予以替考拉宁10 mg/kg,标准剂量组患者予以替考拉宁6 mg/kg,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药谷浓度、目标血药谷浓度的达标情况.结果:高负荷剂量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标准剂量组(92.16%vs 75.56%,P<0.05),血药谷浓度、目标血药谷浓度达标率高于标准剂量组(74.51%vs 31.11%,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标准剂量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2%vs2.22%,P>0.05).结论:60岁及以上重症肺炎患者,采用替考拉宁10mg/kg治疗可有效提升其血药谷浓度,且疗效显著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98.
我院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142例,其中对32例重症高血压患者(Ⅳ级)进行新的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2例,女10例(比例2.2:1)。年龄:49岁以下9例,50~59岁16例,60岁以上7例,最大年龄70岁,平均52.5岁。临床均有高血压病史。出血至入院时间1~72h不等,平均8.1h。发病前患糖尿病者2例(6.2%),患慢支、长期吸烟者5例(15.6%)。1.2出血量、出血部位及CT中线移位情况1)按多田氏公式计算[2],出血量20ml1例(3.1%),50~80ml8例(25%),80~100ml2…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96例原发g-NENs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201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g-NENs进行病理学分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存活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96例病人中8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80例行完整切除手术,3例行姑息手术。随访42(2~84)个月,行完整切除手术病人预后优于未行完整切除手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80例行完整切除手术病人中,G1级胃神经内分泌瘤(g-NET)8例,G2级g-NET 6例,胃神经内分泌癌(g-NEC)43例,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g-MANEC)23例。g-NET病人预后优于g-NEC(P=0.009)和g-MANEC(P=0.035),而g-NEC与g-MANEC病人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1)。对66例g-NEC和g-MANEC病例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以及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影响病人总体生存时间(OS)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8.411,95%CI 1.140~62.052,P=0.037)与NLR>1.93(HR=4.011,95%CI 1.386~11.612,P=0.010)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NET病人预后优于g-NEC和g-MANEC,而g-NEC与g-MANEC病人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分期Ⅲ/Ⅳ期、术前NLR>1.93的g-NEC和g-MANEC病人的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00.
陈鑫  严晓铭  柯开富 《解剖学报》2018,49(4):431-436
目的 评估不同昏迷量表和中央区95%频谱边缘频率(SEF)预测急性昏迷患者近期死亡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2例急性昏迷患者。在患者发病72 h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格拉斯哥匹兹堡昏迷量表(GCS-P)、全面无反应性量表(FOUR)评分,同时行脑电图(EEG)监测,记录中央区95% SEF数据。随访1个月,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既往史、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和中央区95%SEF,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死亡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和中央区95%SEF对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McNemar χ2检验对GCS评分、GCS P评分、FOUR评分联合中央区95%SEF与单独使用上述评分在预测近期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52例患者中,生存组39例,死亡组13例。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的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以及中央区95%SEF均明显降低(P<0.05, P<0.01,P<0.01和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以及中央区95%SEF均为近期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以及中央区95%SEF对近期死亡均具有中等预测价值。与单独用昏迷量表预测相比,联合G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和中央区95%SEF预测在敏感性上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而特异性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G CS评分、GCS-P评分、FOUR评分以及中央区95%SEF均可用于急性昏迷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联合昏迷量表和中央区95%SEF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昏迷患者的近期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