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44篇 |
内科学 | 16篇 |
皮肤病学 | 1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36篇 |
预防医学 | 46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45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9篇 |
肿瘤学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22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艳华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1)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疗效。方法 2 0例住院病人 ,用丙种球蛋白 2 0 0mg/kg/d静脉滴注 ,连续 5d对照组 18例用激素治疗 1~ 2mg/kg/d。结果 用丙球治疗组 5d患者临床出血症状明显好转 ,(P <0 .0 5)血小板上升数显著优于激素组 (P <0 .0 1)。结论 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短期疗效好 ,特别适用于重症ITP或急需提高血小板数目的ITP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抽取湖南省8 129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总体视力不良率为64.9%,有随教育阶段(小学44.4%,初中73.2%,高中78.8%)升高的趋势(χ2趋势=702.732, P<0.001);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率分别为6.6%,19.9%和38.5%,其中轻度视力不良率(小学8.1%,初中6.8%,高中4.6%)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减少(χ2趋势=25.452,P<0.001),重度视力不良率(小学17.0%、初中44.2%、高中56.3%)随教育阶段升高而升高(χ2趋势=870.331, P<0.001);各教育阶段学生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65.232,P<0.001),随教育阶段升高,轻度、中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下降,重度视力不良构成比上升。城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县城(χ2=10.013, P=0.002),女生高于男生(χ2=86.021, P<0.001),城区和县城女生分别高于城区和县城男生(χ2=29.891及63.352, P<0.001),城市男生高于乡镇男生(χ2=17.228, P<0.001)。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环境影响因素中,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2 h(OR=0.725,95%CI:0.661~0.796)及监护人和老师经常提醒读写姿势(OR=0.793,95%CI:0.720~0.873)为保护因素,平均每天写作业超过2 h(OR=1.520,95%CI:1.383~1.67)及平均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上网超过2 h(OR=1.358,95%CI:1.224~1.507)为危险因素。 结论 2017年湖南省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及重度视力不良率均较高,且随教育阶段升高。城市为重点地区,女生为重点人群。应采取措施减少中小学生写作业时间及使用电子设备时间,监护人及老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和增加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风I号汤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5例急性脑梗塞病人 ,随机分为中风I号组 (治疗组 ) 71例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组 (对照组 ) 6 4例 ,两组均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 14天 ,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32 39% )、显效率 (87 32 % ) ,均分别优于对照组 (14 0 6 %、5 7 81%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P <0 0 1)。结论 :自拟中风I号汤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 ,减少致残率 ,提高临床疗效 ,对急性脑梗塞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均治疗10d为一疗程,三个疗程结束后对比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80.77%,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通过消除或减少斑块炎症、降低斑块破裂和凝血活性等作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危重新生儿机械通气时进行早期微量喂养与全静脉营养支持的差异,分析早期微量喂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48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24例),全静脉营养组(24例),比较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达全量肠道营养时间、体质量、胃肠道功能紊乱、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达全量胃肠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存在显著差异,t=2.032、2.214,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喂养方式对机械通气和体质量恢复时间无显著影响。全静脉营养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为8.33%,显著高于微量喂养组,χ2=4.093,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早期微量喂养能减少胃肠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且安全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参加文化课学习情况的交互作用与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关系,为制定防控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于2018年9-11月在湖南省抽取8 467名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相乘交互作用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计算交互作用超额危险度(RERI)、交互作用归因比(API)及交互作用指数 S (Index S)探讨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对视力不良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8 467名调查对象中视力不良检出人数为5 612名,检出率为66.28%。学龄前参加过文化课学习者,视力不良的发生风险是不参加学习者的1.500倍(95%CI:1.331~1.689,P<0.001),每日户外活动<2 h的学生发生视力不良的风险是每日户外活动≥2 h者的1.247倍(95%CI:1.103~1.409,P<0.001)。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交互作用项具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03)。在调整相关因素后,户外活动时间与学龄前文化课学习的RERI、API、Index S分别为0.529、0.310、3.973。结论 中小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学龄前文化课学习均与视力不良发生风险相关,并两者对视力不良有交互作用。因此,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户外活动,以预防视力不良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氨酸在偏头痛中发病机制的作用及水平变化。方法抽选珠海市平沙医院门诊或者住院诊断为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预防性药物治疗组(应用西比灵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组,各30例。同时选择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药物治疗。测量所选对象体内血清谷氨酸水平,比较偏头痛及对照正常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8 w血浆中谷氨酸水平及用药前后头痛发作时间。同时对比治疗组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结果药物使用前,治疗组患者谷氨酸水平为(235.6±25.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8 w,治疗组谷氨酸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预防性药物治疗组患者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发作频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偏头痛患者血清内谷氨酸水平明显提高,预防性药物明显能够降低谷氨酸水平,降低头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优质服务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本院12名门诊药房人员进行优质服务培训,检验培训前后门诊药房人员执业能力以及门诊取药患者对药房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过优质服务培训后,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讲解能力和规避纠纷能力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取药患者对门诊药房的服务态度、等候时间、等候环境、方便程度、药品供应以及药师讲解的满意度都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药房人员经过优质服务培训后,执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并且药房满意度明显提高,这为临床药事管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急性脑出血危险因素的对比。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120例,按患者脑卒中的类型分为急性脑梗死组60例,急性脑出血组60例。结果患者入院时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的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喝酒、高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认为吸烟、冠心病、脑卒中史是急性脑梗死区别急性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陈艳华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1999,(4)
本文收集我院内科1995年7月~1999年5月收治的517例贫血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病因、发病特点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17例贫血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40例,女277例,平均年龄42.8岁。以头昏、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表现为首发症状。不包括外科、妇产科、内科疾病中的急性失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1.2 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部分病人进行了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铁染色检查。1.3 统计学方法 用χ2检验。2 资料分析2.1 贫血的类型及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