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究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梗死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急诊入院治疗,且入院后、治疗前均行多模态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AIS患者99例,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46例,心源性栓塞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及二者差值以及后循环血管闭塞率、颅内大动脉闭塞率。结果 大动脉粥样硬化组AIS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低于心源性栓塞组[9.5(2.0,16.0)分vs 15.0(6.0,24.0)分,Z=2.31,P<0.001],GCS评分高于心源性栓塞组[(13.52±2.69)分vs(11.60±3.31)分,t=1.04,P=0.002]。心源性栓塞组梗死核心区和缺血半暗带体积分别为1(0,22)mL和64(30,126)mL,均大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0(0,1)mL和10(0,70)mL;Z=3.85、3.43,P均<0.001];但心源性栓塞组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组缺血半暗带与梗死核心区体积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103)mL vs 10(0,64)mL,Z=1.92,P>0.05]。大动脉粥样硬化组颅内大动脉闭塞率和后循环血管闭塞率分别为30.43%(14/46)和36.96%(17/46),与心源性栓塞组[分别为50.94%(27/53)和9.43%(5/5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6.77,P均<0.001)。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与心源性栓塞AIS患者的临床症状、脑组织改变及颅内大动脉改变不同,基于临床及多模态CT检查的病因学评估有助于精确评估AIS患者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新西兰大白兔腹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基于DANTE预脉冲CUBE序列对管壁成像定量测量的可重复性.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腹主动脉内膜拉伤手术制作8只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同期普通饲料喂养2只作为对照组.运用3.0T MRI仪对兔的腹主动脉进行扫描,扫描序列包括常规2D横轴位FSE T2WI、F...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高分辨磁共振(HR-MRI)管壁成像技术,以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样硬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定性和定量分析斑块的形态学特征,探索MCA斑块与卒中相关的高危HR-MRI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症状性MCA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利用3.0 T MR仪行头颅3D TOFMRA、双侧MCA的HR-MRI和全脑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HR-MRI包括T_2WI、T_1WI、STIR和对比增强T_1WI。将患者分为陈旧性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和急性脑梗死组。对hr MRI的定性分析是以同序列眼外肌信号为参考将斑块分为等、高、低及混杂信号四种类型;定量测量最小管径和斑块厚度,计算斑块负荷、管腔重塑率和斑块强化率。结果有1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53.6±10.1)岁,男96例(68.09%),其中陈旧性脑梗死组15例(10.64%),TIA组86例(60.99%),急性脑梗死组40例(28.37%)。根据HR-MRI,T_1WI、T_2WI和STIR序列中急性脑梗死组的混杂信号斑块的数量和比例均明显多于TIA组和陈旧性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P0.0001;P=0.0006)。定量分析发现,急性脑梗死组的最小管径明显小于TIA组和陈旧性脑梗死组(P0.0001);陈旧性和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厚度显著大于TIA组(P=0.0003);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负荷和管腔重塑率最大(P=0.0021;P=0.0846),且急性脑梗死组的斑块强化率的平均值也大于其他两组(P=0.0413)。结论利用HR-MRI管壁成像技术可实现对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及信号进行无创性评估。急慢性脑卒中相关的MCA斑块在多序列HR-MRI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腔内对比剂的直肠高分辨MRI对直肠癌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搜集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有临床相关症状且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5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直肠高分辨MRI及应用直肠腔内对比剂的高分辨MRI,并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 52例中,pT1 12例,pT2 27例,pT3 13例.高分辨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符合率为75%,Kappa值为0.56,P<0.05;采用直肠腔内对比剂的高分辨MRI能更清晰地显示直肠腔内的较小或多个病灶,对直肠癌T分期的符合率为85%,Kappa值为0.75,P<0.05.结论 高分辨MRI结合直肠腔内对比剂的应用对直肠癌术前诊断及T分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更清晰地显示直肠腔内的较小或多个的病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搜集18例经病理证实的不同类型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患者的MRI资料.18例中,卵泡膜细胞瘤7例,卵泡膜纤维瘤6例,纤维瘤5例(其中1例为细胞型纤维瘤).回顾性分析3种病理类型病灶的MRI信号、强化及退变等表现,比较其差异,并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卵泡膜细胞瘤中,3例(43%)T2WI呈等或低信号,4例(57%)呈稍高信号;肿瘤成分3例(43%)实性为主型,4例(57%)为囊实型;6例(86%)表现盆腔积液.卵泡膜纤维瘤中6例T2 WI均呈等或低信号;肿瘤成分均为实性为主型;未见盆腔积液.纤维瘤中,3例(60%)T2WI呈等或低信号,2例(40%)呈稍高信号;肿瘤成分4例(80%)实性为主型;1例(20%)为囊实型;1例(20%)表现盆腔积液.T2WI信号、肿瘤成分和盆腔积液表现在3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36、0.035、0.001).T1WI信号、强化程度、退变等表现在3种类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不同病理类型的卵泡膜纤维瘤组肿瘤在T2 WI信号、肿瘤成分和盆腔积液具有统计学差异,其MRI特征表现与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3D DANTE-CUBE序列对动脉进行重复扫描及可重复性分析,评价该序列在动物动脉管壁成像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研究对象为8只新西兰大白兔,其中实验组(5只)行高脂饲料喂养加腹主动脉内膜拉伤术造模。运用3D DANTE CUBE的TIWI和T2WI序列对腹主动脉扫描,2周后重复扫描一次。“观察者1”测量两次扫描图像,以计算重复扫描的一致性;针对第二次扫描,“观察者1”前后测量2次、“观察者2”测量1次,以计算组内和组间的一致性。定量参数为管腔面积(AL).血管总面积(Ay)和管壁面积(Aw)。最后对目标血管行病理检查。结果:最终6只兔(实验组3只)纳人统计,DANTE-CUBE的T1WI和T2WI序列均可清晰显示管壁病变和斑块成分,实验组的管壁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1),重复扫描的一致性T1WI的AL,T2WI的A,和AW的一致性都非常好(ICC>0.75,CV<15%)。观察者内的一致性:TIWI的所有参数的一致性都非常好(ICC>0.75,CV<15%);T2WI的AL和Aw的一致性非常好(ICC>0.75,CV<15%)。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分析:T1WI和T2WI的所有参数的一致性都非常好(ICC>0.75,CV<15%)。结论:本研究3D DANTE-CUBE管壁成像序列可以精准且稳定地评价动物的动脉粥样硬化管壁,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3.0 T高分辨磁共振(HR-MRI)研究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形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责任血管为大脑中动脉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其中初发患者36例(初发组),复发患者41例(复发组),所有患者均行3.0 T高分辨磁共振斑块成像(扫描序列包括TOF-MRA,头颅常规DWI,责任血管轴位T1WI、T2WI及T1WIGd-DTPA增强)。对比分析初发组与复发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责任血管管腔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斑块强化率、T1WI及T2WI斑块信号强度指数。结果复发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管腔狭窄率(P=0.002)、斑块负荷(P=0.005)、斑块强化率(P=0.037)均明显高于初发组,最小管腔面积(P=0.001)明显小于初发组。复发组斑块T2WI信号强度指数大于初发组(P0.001),而T1WI信号强度指数两者无明显差异(P=0.245)。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可以有效评估复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大脑中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综合评价斑块特征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以助于预防脑卒中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患者高危斑块的价值。方法 选取88例症状性MCA粥样硬化患者(症状组)和23例无症状狭窄者(无症状组),行头颅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覆盖MCA的M1段的轴位T1WI、T2WI和对比剂增强T1WI(CE-T1),以及脑DWI。定量分析狭窄率、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以及各序列中斑块的信号强度指数。结果 症状组中,责任斑块88个,非责任斑块20个;无症状组非责任斑块23个。症状组责任病变的狭窄率和斑块负荷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非责任病变者(狭窄率:63.61%±24.13% vs 55.61%±24.83%,P=0.002;斑块负荷:86.24%±13.83% vs 75.40%±17.08%,P<0.0001);且责任病变的最小管腔面积明显低于非责任病变[(0.95±0.70)mm2 vs (2.22±0.65)mm2,P<0.0001]。责任斑块与非责任斑块间斑块的T2WI和T1WI信号强度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责任斑块呈混杂信号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责任斑块(P均<0.05),症状组责任病变的CE-T1信号强度指数也明显高于无症状组非责任斑块(1.66±0.59 vs 1.37±0.62,P=0.0002)。结论 与单纯应用狭窄率对MCA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评价相比,HR-MRI的MCA管壁成像能够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评价MCA粥样硬化责任斑块时除了狭窄率,还应结合斑块负荷、斑块信号和强化等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梅尼埃病的诊断过去一直缺乏客观依据,钆增强颞骨MRI检测内淋巴积水技术的应用使得在临床上确诊梅尼埃病成为可能。本文描述了钆增强MRI检测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的研究背景与相关基础、临床操作方法、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对梅尼埃病临床研究的影响,还介绍了其他内耳疾病的内淋巴积水检测情况。钆对比剂投放的方法包括鼓室注射法和静脉注射法,前者药物从鼓室经过卵圆窗的镫骨环韧带和圆窗膜、以及从血液经中轴的Schwalbe耳蜗血管球等通道进入内耳外淋巴腔隙。图像采集一般采用基于3T磁共振成像仪的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脉冲序列,图像重建采用实部数据或幅度重建算法。经鼓室注射投放钆效果较好,临床适用人群广泛,但对操作要求较高;静脉注射钆对比剂的操作方便,但是内耳增强效果总体欠佳,且有潜在的肾脏毒副作用,肾脏功能不良者无法接受该检查。内淋巴积水程度的评估方法包括半定量的各个分区面积或体积比值法和形态学判定法,其中半定量法存在较大误差,形态学判定法使用较为简便,但是,前提条件是要排除潜在的技术性问题导致的假阳性。近期报道的新的形态学判定法有较大改进,其临床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钆增强MRI检测内淋巴积水的研究工作促进了国内外梅尼埃病的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自发性未破裂头颈动脉夹层(CCAD)患者药物治疗前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特征变化。方法 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8月至2022年12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在药物治疗前后行HR-MRI检查的30例CCAD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图像上夹层血管管腔狭窄的改善情况,将患者分为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减轻1个级别及以上的患者)与未改善组(随访时管腔狭窄程度较基线加重1个级别及以上或无变化的患者)。分析改善组与未改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HR-MRI管腔及管壁特征差异。结果 30例CCAD患者共计30处夹层,其中改善组14例(11例完全恢复正常,3例管腔狭窄程度改善)、未改善组16例。改善组患者的年龄小于未改善组[(37.86±9.83)岁vs(56.94±9.86)岁,P=0.001],其余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改善组患者中基线壁内血肿比例高、管腔狭窄程度相对较轻,而未改善组患者的基线管腔狭窄程度较严重,内膜瓣与双腔征、假腔内血栓形成更常见(P均<0.05)。治疗后随访时,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