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金明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1)
出血性脑卒中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导致的综合征,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占30%~40%,其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小脑和脑干占20%,其致病因素相对复杂。目前,临床认为,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而患者多于情绪激动时发病,早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而幸存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和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喉癌Hep-2细胞中组蛋白H3-K9甲基化与DNA甲基化及抑癌基因MGMT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去甲基化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处理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药物作用前后MGMT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K9甲基化、DNA甲基化和MGMT表达情况。结果:①在Hep-2细胞未经药物干预前,MGMT表现为DNA甲基化,组蛋白H3-K9高甲基化,MGMT低表达。②在5-Aza-dC的作用下,Hep-2细胞中MGMT的组蛋白H3-K9甲基化状态被降低;MGMT的DNA甲基化状态得到了逆转;原来低表达的MGMT表达上调。结论:喉癌细胞系中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是导致其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DNA甲基化可能导致组蛋白H3-K9高甲基化。应用5-Aza-dC能够通过逆转MGMT的DNA甲基化水平从而降低MGMT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来使抑癌基因表达上调,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4.
25.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标准治疗方式;部分渴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可经咨询后行保守治疗,待生育后进行手术。1983年,Bockman提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型,将其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1994年,Poulsen将子宫内膜癌按组织病理学分为腺癌、浆液性腺癌、黏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混合性癌和未分化癌;2013年,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根据不同突变方式和拷贝数将子宫内膜癌分为4种,即POLE(DNA polymerase epsilon)突变型、微卫星不稳定高突变型、低拷贝数型和高拷贝数型。该分子分型对不同亚型患者的精准化治疗与预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子宫内膜癌的3种分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及其临床意义。子宫内膜癌分型的不断完善,将有助于理解其预后的个体差异,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为精准医疗时代规范化、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6.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标准治疗方式;部分渴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可经咨询后行保守治疗,待生育后进行手术.1983年,Bockman提出子宫内膜癌临床分型,将其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雌激素依赖型);1994年,Poulsen将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喉癌细胞中RASSF1A基因表达水平与基因组蛋白修饰的关系。方法:应用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分析喉癌Hep-2细胞系在以下药物: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eytidine,5-Aza-dC,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曲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A,TS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用前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H3-K4甲基化、H3-K9乙酰化和RASSF1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TSA能轻度降低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H3-K9甲基化水平、轻度提高H3-K4甲基化水平、明显提高H3-K9乙酰化水平。5-Aza-dC明显降低启动子区域H3-K9甲基化程度、明显提高H3-K4甲基化水平、提高H3-K9乙酰化水平,联合给予5-Aza-dC和TSA起协同增效作用。H3-K9甲基化水平降低、H3-K4甲基化和H3-K9乙酰化水平提高可使RASSF1A基因表达上调。结论:喉癌细胞中RASSF1A肿瘤抑制基因表达下调与其启动子区H3-K9甲基化、H3-K4甲基化和H3-K9乙酰化相关。甲基化抑制剂及乙酰化制剂均可使表达下调的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