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40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3篇 |
肿瘤学 | 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侵及颅底肿瘤的并发症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颅底肿瘤患者,均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结果40例患者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全部患者获1~70个月随访,平均30.7个月。1例术后第30天行面部创腔冲洗吸引时突发颈内动脉大出血休克死亡,因肿瘤复发死亡7例,与肿瘤无关死亡2例。带瘤生存5例,其余25例均无肿瘤复发。手术并发症包括:转移组织瓣部分坏死2例,腭小瘘3例,脑脊液漏3例,创腔感染2例,患侧听力下降、耳鸣5例,手术侧眼球运动障碍3例,张口受限5例,1例术后出现咽喉部肿胀致阻塞性通气困难,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7d后好转,脱机拔管。无1例出现上颌骨坏死。结论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肿瘤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疗效满意,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大,可作为较广泛浸润颅底肿瘤手术的一种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2.
手术切除从颅底侵犯海绵窦的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的指征及手术要点。方法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5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合作,连续切除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32例,其中鼻咽纤维血管瘤7例,脊索瘤5例,鼻咽癌和鼻咽囊腺癌5例,副鼻窦癌5例,神经鞘瘤3例,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颞下翼腭窝低分化癌2例,颞下翼腭窝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23例曾经1次或多次手术切除后复发。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根据肿瘤主体的部位分别选用经上颌骨入路、颞下耳前入路、或额眶入路。全部病例术中显露满意,肿瘤均得到肉眼切除,受累的颅神经一并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无偏瘫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辅以放射治疗。随访3—50个月,平均19个月,失访3例,4例术后3—6个月死亡,4例带瘤生仔,21例健在。结论由下向上侵犯海绵窦的颅底肿瘤可以手术切除,近期效果满意。对颅底正常和病理性解剖结构的熟练掌握以及多学科医生的密切协作是手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静脉输注氟碳化合物乳剂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氟碳化合物乳剂能否减轻外伤后继发性脑缺血损害。方法 杂种狗16条,自由落体法制作重型颅脑损伤模型,致伤后实验组立即静脉输注氟碳化合物乳剂1.35g/kg,以后每4小时追加0.67g/k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连续监测动物颅内压48小时,处死后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对照组死亡率30%,实验组无死亡。致伤后24小时实验组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证实在距出血灶距离相同的部位,实验组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侵及颅底肿瘤的颅底修补与重建。方法38例颅底侵入瘤患者,均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缺损采用9种不同方法修补。结果38例患者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或次全切。全部患者获1~7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3.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6例,与肿瘤无关死亡2例,带瘤生存5例,其余25例均无肿瘤复发。与颅底修补与重建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转移组织瓣部分坏死2例,脑脊液漏3例,1例术后第30天行面部创腔冲洗吸引时突发颈内动脉大出血死亡。结论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侵入瘤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根据肿瘤切除后颅底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修补,重建颅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5.
颅内原发Burkitt淋巴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59岁.1985年1月10日因头痛,呕吐行脑CT扫描示右小脑占位病变.2月2日手术见右小脑肿物约4×3×4cm,肉眼全切.病理为小脑颗粒母细胞瘤.术后BCNU化疗,125mg/次,共3次.3月20日行瘤床局部放射治疗,~(80)CO外照射,DT40Gy/24次/34天.1987年1月后病人生活自理,上班.9月17日病人再次头痛,呕吐.9月28日脑CT扫描见左额叶4×5cm占位病变,右基底节处也有一小占位病变.检查见表情淡漠,走路欠稳,语言欠流利,右侧肢体共济运动稍差.10月4日再次手术切除,术后第10天开始用BCNU化疗3次,125mg/次.病理报告:左额叶淋巴瘤(小无裂,生发中心细胞).同时复习1985年2月病理切片,诊断更正为:脑原发恶性淋巴瘤,小无裂,FCC(Burkitt氏瘤).1987年10月20日病人嗜睡,呕吐.11月5日复查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建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方法以RT-PCR扩增GDNF基因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质粒pEGFPN1构建重组质粒pEGFPN1一GDNF,经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以FuGENE HD转染试剂介导转染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鉴定GDNF的表达,诱导分化后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分化能力.结果 RT-PCR产物为650bp的特异片段,重组质粒pEGFPN1-GDNF经酶切产生650bp和4.7kb的片段,序列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表明GDNF基因修饰细胞能正确表达GDNF且基因修饰不影响其增殖与分化.结论建立GDNF基因修饰大鼠胚胎中脑神经干细胞,为进一步应用其开展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7.
28.
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基础实验研究的深入,使神经外科学正朝着高效、微创方向发展。目前的手术病死率在多数病种已接近于零。当代神经外科所追求的,是如何改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诊疗手段的发展,使手术操作日臻完美,患者获益许多。 相似文献
29.
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导致患者死亡的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科自1985年1月~2002年5月间,对18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乳突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早期手术报道的疼痛缓解率达到91%。自开展此项手术以来有5例患者术后死亡,其中包括2名我科医师院外会诊手术时死亡病例,病死率为0.27%,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48,自引:2,他引:148
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治疗的若干问题郭京赵雅度重型颅脑损伤(GCS=3~8)的死亡率和病残率远高于轻、中型病人。国内大宗病例报告,死亡率在17.6%到41.7%之间(1~2)。近年来,随着对颅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临床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手段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