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7篇
  免费   1118篇
  国内免费   635篇
耳鼻咽喉   237篇
儿科学   267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953篇
口腔科学   182篇
临床医学   2999篇
内科学   1672篇
皮肤病学   222篇
神经病学   296篇
特种医学   6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127篇
综合类   6190篇
预防医学   2775篇
眼科学   286篇
药学   2602篇
  27篇
中国医学   2623篇
肿瘤学   544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42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85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25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1138篇
  2013年   900篇
  2012年   1184篇
  2011年   1209篇
  2010年   1235篇
  2009年   1226篇
  2008年   1109篇
  2007年   1175篇
  2006年   1136篇
  2005年   1072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781篇
  2001年   797篇
  2000年   669篇
  1999年   557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413篇
  1996年   417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87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90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170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123篇
  1984年   117篇
  1983年   109篇
  1982年   105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53篇
  1979年   46篇
  1978年   21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7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目的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排痰进行护理。方法我院收治97例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针对排痰进行护理。结果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排痰护理对治疗老年肺结核有很好的疗效。结论及时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进行排痰护理对治疗该病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2.
0500862 心外膜电位重构中边界条件不完全的仿真研究,0500863 麻醉期心率变异性的复杂性研究,0500864 锥形血管内血液脉动流的数值模拟,0500865 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肿瘤治疗中的焦域模型,0500866 骨骼肌介电行为的理论模型仿真。  相似文献   
43.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肺组织结构和功能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因此,做好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肺部感染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2004年1月-2005年10月笔者对59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各种手术患者因病情危重收治于ICU病房,不仅身体陷于危机状态,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病人一般都有强烈而复杂的心理反应,而这些心理反应和状态与病人康复密切相关。不正常的心  相似文献   
45.
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0只SD大鼠建立疝缺损(3cm2)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使用聚丙烯补片(12 cm2)采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进行修复。甲组为补片固定组,乙组为补片不固定组。大鼠于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记录补片的挛缩度、腹壁抗张强度以及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所有大鼠术后腹腔均无粘连。2组大鼠在术后7 d、14 d、30 d、60 d和90 d补片的挛缩度分别为6.7%±1.3%vs 7.3%±1.5%、12.3%±1.3%vs 12.4%±1.6%、14.0%±2.0%vs 14.5%±1.3%、17.4%±2.1%vs 18.4%±1.5%和18.9%±2.2%vs19.5%±2.6%(P>0.05);2组大鼠的腹壁抗张强度分别为(288.4±8.4)mm Hg vs(286.6±10.2)mm Hg、(300.4±11.2)mm Hg vs(298.8±11.4)mm Hg、(305.0±11.7)mm Hg vs(303.3±16.1)mm Hg、(309.0±10.8)mm Hg vs(307.6±8.9)mm Hg和(311.8±9.8)mm Hg vs(310.0±8.6)mm Hg(P>0.05);2组大鼠的组织细胞学变化一致。结论当补片面积是大鼠疝缺损的4倍以上时,不固定的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DR)诊断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DDR胸片的影像学资料。结果:常规DDR胸片26例中有异常表现24例(92.3%),无异常表现2例(7.7%)。病变跨肺叶20例,肺野透亮度增强14例,肺纹理增多6例、纹理增粗19例、纹理紊乱13例、纹理模糊16例、纹理僵直13例,肺野内粟粒状或斑点状阴影6例,絮状阴影19例,肺门增大9例,肺门结构模糊19例。结论:通过分析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DDR胸片表现,加强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提高对该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7.
CT导引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CT~PEI)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骨转移瘤患者(25个病灶)采用CT—PEI治疗,使用无水乙醇和超化碘油10:1的混合剂,用CT精确定位、准确穿刺瘤灶并密切监控无水乙醇弥散情况及用量,以减少并发症。对接近椎管及椎间孔的病灶,采用利多卡因实验性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定期CT检查,3例病人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与治疗前检查进行对照研究。对患者随访3~30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次CT—PEI治疗后,疼痛即明显减轻,经2~3次CT-PEI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CR)16例(24处病灶),疼痛部分缓解(PR)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时,23处病灶内肿瘤组织均发生坏死,被高密度碘油混合液均匀浸润。其中,9处病灶体积缩小。随访3~30个月,除1例因周边出现新的肿瘤浸润灶而再次出现疼痛,其余病例转移瘤处止痛效果无反复。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PEI是一种治疗骨转移瘤有效、微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使骨转移瘤内肿瘤组织坏死,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接触镜与泪液形态关系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配戴不同种类接触镜后眼表面泪膜的形态、稳定性及泪液量的变化。方法 :对日戴SCL、RGPCL和Ortho KCL的 2 14名近视患者 4 2 8只眼 ,利用表面泪膜观察装置 (DR 1)观察戴镜前后眼表泪液膜和戴镜状态下镜上泪液膜的形态分级 ,同时测定泪膜破裂时间 (BUT)。利用酚红染色棉丝测定SCL戴镜前后的泪液量 ,并用折射仪 (AtagoCL 1)测量SCL含水量的变化。结果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BUT明显缩短 (P <0 .0 1) ,RGPCL和Ortho KCL配戴者戴镜 5年以内 ,BU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戴镜后RGPCL ,Ortho KCL和非戴镜正常眼三组间眼表泪膜分级比例差异无显著性 ,SCL组Ⅰ级比例为 6 .5 % ,显著低于其他组(16 .1%~ 2 3.0 % )。镜上泪膜 ,SCL、RGPCL和Ortho KCL三组均以Ⅳ级为主 (分别占 5 4 .4 %、5 3.4 %和 5 1.5 % ) ,SCLⅠ级比例仅 1.9% ,显著低于另二组 (分别占 6 .2 %和 12 .4 % )。SCL配戴者随戴镜时间延长 ,泪液量轻度减少 ,SCL含水量在戴镜 1w后即显著降低。结论 :科学配戴接触镜对泪液膜质量无明显影响 ,但SCL长期使用可能对泪膜有一定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49.
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时c-fos bcl-2 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c -fos、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细胞间粘附分子- 1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内及川芎嗪干预后c -fos、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表达的分布及强度变化。结果 c -fos蛋白分布于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细胞浆内 ,再灌注后 1h表达明显增强 ,3h达高峰 ,6h锐减。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蛋白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 ,再灌注后 1h表达明显增强 ,6h达高峰 ,2 4h仍有较强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分布在肾血管、肾小管等部位 ,其中以肾血管为著 ,其表达增强于再灌注后 1h ,直到 2 4h仍有增高趋势。川芎嗪干预后c -fos、细胞间粘附分子 - 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1 )。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 2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1 )。结论 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菌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ICU内近三年VAP的病原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降低ICU内VAP的发生率。方法将2006年5月。2009年8月间收住在ICU行机械通气并符合VAP标准的54例患者的标本分离所得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4例患者中培养出致病菌株10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占71.4%,革兰阳性菌15株占14.3%,真菌15株占14.3%。结论根据VAP致病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